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燕歌蝶舞,一派蓬勃盛景。
2019年3月24日,“因為專注,所以極致”——2019中國國際酒業發展論壇在酒城瀘州召開。作為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的主題論壇,來自國內外的酒業專家、學者以及業界大咖匯聚一堂,就如何在生產、銷售、裝備制造、研發、品牌等各方面做到“專注”,實現消費者的“極致”享受,推動酒業高質量發展,展開智慧碰撞和激情交流。
如何專注?又如何極致?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釀酒行業整體穩定并呈現良好發展勢頭。1~12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5631.93萬千升,同比增長1.17%;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8122.7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0.20%;實現利潤總額1476.45億元,增幅23.92%。
漂亮數字的背后,是酒業正在向著高質量發展堅定前行。對此,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表示,困難不可低估,信心不可動搖,干勁不能松懈。對酒業來說,表面上看是勃勃生機,實際仍面臨著嚴峻考驗。
王延才建議道:“酒類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我們專注品質、專注需求、專注服務的極致意識”。第一,要專注質量品質提升,釀造極致化的產品;第二,要專注消費需求,塑造極致化的品牌文化;第三,要專注渠道營造,提供極致化服務。用“專注”的精神來應對機遇和挑戰,是當下所有酒業人應該思考和踐行的。
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愈發迫切,而美好生活離不開美酒相伴。釀造美酒,提升品質,滿足消費者對美酒的需求就是中國白酒產業的新時代。
“生活更美好,美酒質更高的美酒需求時代已經來臨,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環境。中國名酒,中國高品質白酒是稀缺中的稀缺,因為稀缺,所以未來的需求會更大。”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表示,縱觀世界酒林,唯中國人釀酒的信仰是為釀造完美而釀,講究道法自然、歲月陳釀、追求人神共釀、體現君子之德。
可以說,中國白酒是因為專注之釀,成為最有歷史感,也最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極致美酒。作為中國著名的酒城,瀘州是連接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四省市的區域重鎮。是四川最大的港口城市和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所在地,也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發源地、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和“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之一。
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林興介紹,近年來,瀘州在全面鞏固“中國酒城”的發展基礎上也下了一番“專注”的功夫:首先,專注于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科學編制綠色發展規劃及系列配套措施,著力打造釀造高品質白酒的天然之地;其次,執著堅守瀘酒千年文化精髓,專注傳承傳統技藝,不斷提升瀘酒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還進一步發揮國家酒類及加工食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國家酒類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功能,專注于嚴格把控產品質量。未來,瀘州將從產品創新、產業鏈打造等方向入手,推動三次產業聯動發展,按照“酒城+”的發展戰略,“專注匠心、追求極致”。
酒業論道,打造極致者聯盟
在論壇最后一個重要環節,由技術研發、生產制造、渠道銷售、裝備制造等國內外酒業“大咖”組成的“極致者聯盟”共同登臺,圍繞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是如何專注,又是如何做到極致的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酒業論道。
作為傳統產業,白酒釀造無疑是追求極致釀造技術的行業代表。由于受條件影響,很多問題及現象目前還無法用科學技術來闡釋。并且,在酒類科技宣傳上,存在術語晦澀難懂等問題,造成社會普遍認為白酒釀造科技含量不高。
對此,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張五九表示,在下一步宣傳中,應該注重科技宣傳,讓普通消費者對酒的科技含量擁有充分的認識,進而改變酒類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傳統印象,要讓消費者一端起這個酒就知道它是一個高科技產品,甚至是超高科技產品。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鋒則從企業的角度發表觀點,他認為,做酒就要做到極致化,讓消費者體驗到工匠精神、體驗到經過仔細推敲后的優質產品就是極致化的體現。2019年,瀘州老窖將繼續工匠極致化、產品質量極致化的發展之路。
啤酒目前是全球飲料酒中消費量最大的,也是消費者最青睞的。來自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樊偉說:“在做啤酒的過程中,追求的是啤酒的新鮮、成熟、平衡、協調、干凈,每一個過程都需要專注極致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的研究做支撐,才能做到極致。”用極致的精神和專注的精神來制作,啤酒就不再是廉價產品,而是一個給消費者帶來生活愉悅感的高貴產品。
光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上做出好的酒品是不夠的,還需要專注的渠道端、平臺上做好極致的服務。1919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陵江表示,在渠道端要做到極致,就要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完善銷售渠道和升級基礎設施,把酒類產品最完美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今日頭條營銷全國負責人付玉東認為,專注和極致就是專注于消費者體驗,制造一種極致的消費,通過利用數據搭建一個平臺,把極致的科技、極致的品牌、極致的產品、極致的渠道,極致的工藝傳遞出去,最后讓消費者能夠產生這種觀念的轉變,從而做到極致的消費體驗。
在今天,發揚工匠精神,助力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路上,以嚴謹著稱的“德國制造”一直是我們學習的目標。論壇上,來自德國KHS集團中國區總經理尤根分享:“德國制造如何能逆襲的原因就是契合了今天的主題‘因為專注,所以極致’。”德國制造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質量要符合最高要求。目前,德國的一些中小型企業,一直專注于某一個細分行業或者某一類產品,通過專注持續提升產品質量,直至做到最好,這也使他們能夠在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下保持相應的生存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