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貴州省酒用高粱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方濤帶隊赴仁懷市、金沙縣調研高粱標準化基地建設、高粱倉儲和高粱科研、生產等情況。
對此, 江南大學副校長、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徐巖曾表示,在影響中國白酒質量的三大要素中,糧食是最核心的根本,解決釀酒專用糧的品質和產量問題,直接關系到白酒行業的發展。因此,推行釀酒專用糧產業發展,擴大專用糧品種規模支撐勢在必行。
保證茅臺酒釀酒原料供給
據悉,貴州目前正在全力推動建設4個茅臺酒有機高粱高標準種植示范基地。仁懷市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市建成30萬畝茅臺酒釀造用有機高粱高標準種植示范基地。
調研中,方濤表示,有機高粱產業是貴州白酒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要聚焦建設高標準有機高粱種植基地,做強、做優、做特有機高粱產業。未來,貴州省將從五個方面助推高粱產業發展。
首先,要以有機標準為前提牢牢抓好有機高粱生產,建立與茅臺酒相匹配的科研團隊,加大原料科研力量,保障茅臺酒有機原料供給。其次,做好高粱有機種植基地固化保護工作,上圖入庫,建卡管理。再次,提高整治土地的土壤肥力,保障有機土地肥力供給。還有,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將高粱種植收入保險納入保險類別,力爭做到酒用高粱種植全覆蓋。最后,做好高粱草地貪夜蛾防治工作,保障高粱優質供給。
其實,自2008年起,茅臺公司就開始在釀酒糧上下大功夫,將粒小、皮厚、堅實飽滿、耐蒸煮的“紅纓子”高粱指定為自己唯一的酒用高粱。
2019年,茅臺公司更是實施《規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計劃三年內總投資600億元全力打造一批符合品牌形象和戰略發展需求的精品工程、陽光工程。其中,就包含有機高粱高標準示范基地建設。茅臺集團稱,此舉是著眼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增強后勁、助推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引擎。
推動釀酒糧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已有不少酒企加速產業鏈上游布局,建設自有糧食基地,并開始注重提高釀酒糧品質。
以汾酒為例,其釀酒專用糧基地橫貫松嫩平原、內蒙古、甘肅、山西等地,規模接近20萬畝。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表示,汾酒要建國內一流的原糧種植基地,到2020年達到50萬畝,年產量達到25萬噸。
對于向上游滲透,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常建偉表示,建設綠色原糧基地有助于企業打造綠色產品,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此外,為打造千億白酒產業,瀘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團相繼規劃建設高粱種植基地,大力推廣優質高產釀酒專用高粱品種,以“公司+農場+農戶”的模式為基礎,通過上下聯動、資源整合、模式創新等方式,建立高粱基地,保障酒業原料供應。
作為白酒生產大省,四川省在2020年4月14日更是印發了《優質白酒產業2020年重點任務》,持續推進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圍繞“六朵金花”“十朵小金花”等企業建設釀酒專用糧基地,力爭2020年四川全省繼續推進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100萬畝以上。
在全國知名白酒企業紛紛加碼釀酒糧基地建設之時,如何提高釀酒糧的品質,成為白酒龍頭企業關注的焦點。
2019年9月19日,國內首家省級以上釀酒專用糧研究平臺——四川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宜賓掛牌成立。
據了解,該中心由五糧液集團、四川輕化工大學、西科種業共建。著力解決釀酒專用糧重大關鍵性、基礎性和技術性問題,進一步提升白酒品質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推動構建從一粒糧食到一滴美酒的全生命周期、可溯源的產品安全體系。
對此,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四川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成為中國白酒行業重大科技基礎平臺,為釀酒專用糧的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奠定基礎,指引方向。
2020年4月27日,瀘州產區舉行了不同類型高粱釀造試驗出酒儀式。瀘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吳燕暉在致辭中表示:“開展不同類型高粱釀造試驗是瀘州市堅守品質傳承、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市委市政府搶抓產業政策機遇、科學謀劃產業發展的重大部署。一方原糧釀造一壺好酒,一穗紅粱撐起千億產業!”
尚有諸多短板亟待補齊
雖然全國釀酒糧市場總量為3594萬噸,但長期以來,我國工業用糧受重視的程度不高,尤其是釀酒專用糧存在品種單一、產量低、效益差、不抗倒伏等多種問題。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一系列短板亟待補齊。
而且,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響,一些國家已經開始轉變糧食進出口政策,控制糧食用途。對此,宜賓學院郭五林教授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目前高粱等釀酒原料并不依賴進口,但糧食間的替代效應必將推高國際糧價,現在糯米漲幅已經高達50%。”
面臨諸多“短板”,如何力促釀酒專用糧穩產提質已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好糧生產要有好的品種。”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表示,釀酒專用糧要根據釀酒需要進行育種,此外還需要實地考察適合釀酒專用糧的生產基地。
談到生產,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表示,糧食生產要綠色、安全,保證糧食品質,通過生物防治和生態控制預防病蟲害,農戶按照要求進行種植,生產出高質量的釀酒專用糧。
“這種保質保量按要求的糧食種植,是需要有相對更專業的人才來把關、管理并進行過程評估。要有相應的科研團隊,不斷地在糧食種植和品種上進行持續的優化,達到增產增量增值的效果。同時,要加大對糧食在釀酒過程中作用的研發。當然,還要有當地政府的農業政策支持。”和君咨詢高級合伙人、酒水事業部總經理李振江分析到,釀酒專用糧產業布局是要形成產區化、產業化規模,將種植一產、釀造二產、服務三產形成融合并發揮和酒企的聯動作用,未來建設成為工業游和消費者體驗基地。
對于處在生存邊緣和發展過程中的中小企業來說,有營銷專家建議其合伙經營糧食基地,通過分級制度、價格保護等措施,調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逐步緩解釀酒原料緊張問題,實現白酒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