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
5月22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貴州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在發言中,介紹了茅臺如何逆勢而上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雙加強”“兩不誤”,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3%,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5%,實現了兩位數、雙增長。
高衛東明確表示,茅臺在確保全年目標任務“不降不減”的基礎上,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能快則快,把全年任務完成得更多更好一些,在全省國有企業中做表率走前列,為奪取全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最后的勝利,作出茅臺更大的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
全國人大代表、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提出:建立健全市場監管“最前一公里”的建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作為“過程安全”,需要從源頭治理,“抓大不放小”,建立“最前一公里”獎懲制度。第一,將小市場主體納入食品安全紅黑名單制度,加大監管力度;第二,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質量檔案和食品監管信用檔案,對重點人員實施動態監控;第三,將重點人員納入整體社會信用體系,將制假人員申請列入失信人名單;第四,在全社會范圍內宣揚制假售假即誠信缺失的概念,打造“誠信教育”的大眾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生產基地副總經理余東余東
5月22日,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生產基地副總經理余東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鼓勵中國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建議》以及《關于鼓勵企業以生態發展理念建設產業園區的建議》。這兩項建議不僅囊括了關于中國白酒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應如何找準方向,更涵蓋了企業生態化建設和發展過程中需要何種支持。
具體來看,在《關于鼓勵中國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建議》中余東建議,文化依然要先行。中國的飲食文化以及白酒釀造工藝、口感、品牌認知等與洋酒存在較大差異,白酒想要在國際市場得到認可,需要在文化上進行深入挖掘。因此,中國白酒在海外的文化傳播活動需要得到大力扶持,尤其是在組織安排、資金補貼、媒體傳播等方面予以幫助;與此同時,企業需要在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得到支持,推動企業向年輕化、藝術化、時尚化方向發展,用中國的、民族的藝術語言向世界講述中國酒文化。另外,余東還建議,國家相關部委聯合行業協會,在標準制定上,幫助企業在釀酒生產和產品標準上與國際對標,解鎖中國白酒海外銷售的標準障礙。
在《關于鼓勵企業以生態發展理念建設產業園區的建議》當中余東提出,企業作為生態化建設和發展的主體之一,應該鼓勵企業以生態發展理念建設產業園區。這種鼓勵首先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進一步制定、細化企業打造生態產業園區的指導意見及配套制度、政策,例如在稅收、補貼、技術等方面予以傾斜,尤其鼓勵企業結合生態經營及中國特色文化進行園區的打造;其次,政府和行業要引導分類制定特色生態產業園區標準的制定,引導企業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另外,選擇優秀的生態企業標桿案例在全社會推廣,加大樣板宣傳和展示力度。
余東表示,之所以提出鼓勵企業以生態發展理念建設產業園區的建議,是因為生態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讓人類深刻意識到人類發展與自然生態直接不可分割的共生關系。多年來,實踐也證明了,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對于白酒行業而言,生態發展理念從企業自律開始逐漸形成行業共識,生態釀酒正成為白酒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評酒委員、洋河股份技術中心副主任李薇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評酒委員、洋河股份技術中心副主任李薇帶了一份關于白酒產區的提案:“產區是全球美酒的品質表達方式之一,洋河依托洪澤湖濕地,打造了世界濕地名酒產區,我建議,強化中國白酒產區建設標準,引導中國優質白酒產區形成合力,打造飄香世界的中國名片。”
5月23日“兩會”日程安排
關注兩會,關注酒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