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山西代表團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提交了酒類食品安全建設方面的議案,并在發言時提出,以人民為中心,打擊造假,加強生產許可證管理,樹立行業標準,加強食品安全管理,讓人人都能喝上放心好酒。李秋喜在講話中還介紹了汾酒混改“成績單”。
“這兩天,我認真學習了政府工作報告,深刻認識到這是一份實事求是、直面挑戰、傳遞信心、民生導向、重點突出、勇于擔當的好報告,是以人民為中心、以抗疫為重心、以保市場主體為主要抓手、以不提具體GDP為特征、措施非常具體、責任特別明確的好報告。我相信,這也必定是一份經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好報告。”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山西代表團會議期間,李秋喜發言時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一個特別突出的核心邏輯和核心主線,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六穩’和‘六保’。‘六保’是‘六穩’的前提,‘六保’又以‘保市場主體’為前提。保住市場主體,才能保居民就業、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就業是最大的基本民生,市場主體也是保糧食能源安全的主體力量。”
建釀酒原糧基地,讓人民喝上放心好酒
好糧釀好酒,為了讓人民喝上好酒,2009年李秋喜被任命為汾酒董事長后,汾酒便將建設原糧基地納入發展戰略規劃,開始在全國建設釀酒原糧基地。
11年來,汾酒以“從田間到餐桌”為思路,從有機原料基地、白酒生產、銷售、零售酒莊四個價值環節構建“全產業鏈企業”,目前建成了山西汾陽、沁縣、吉林松原和內蒙古四個高粱原糧基地,建成了內蒙古、甘肅山丹軍馬場兩個大麥原糧基地,在河北張北和甘肅永登各建成了只有汾酒在用的麻豌豆原糧基地。
目前,汾酒在山西、吉林、內蒙古、甘肅、河北等地擁有了50萬畝原糧基地,并已經培育出汾酒1號、2號、3號、9號等釀酒專用高粱種子。
在李秋喜看來,汾酒要建成四個一流基地:“華中華北地區一流的產業包裝基地,掌握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國內一流的原糧種植基地,到2020年達到50萬畝,年產量達到25萬噸,同時還要將原糧基地打造成山西省產業扶貧的重要項目;建成國內一流的白酒產業基地;建成世界一流的杏花村文化旅游基地,每年接待游客超過180萬人次,讓人民參觀了解中國千年非物質文化遺產——白酒,讓中國千年酒文化在廣大人民中傳承發展。
從“根”上加強酒類食品安全建設
為了讓人民喝上放心酒,在本屆大會上,李秋喜提交了酒類食品安全建設方面的議案。
李秋喜說,酒類食品安全建設是我本次參會的議案內容。抗疫形勢越嚴峻,食品安全越不能放松。目前,我國酒類食品安全有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制假”與“售假”方面。“制假”是“售假”的源頭,不僅要把精力放在流通環節、售假環節、市場最后一公里,更要把重點放在生產環節、制假環節、生產向前一公尺。
二是生產許可與無證生產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酒類生產企業18000多家,而有生產許可的酒類生產企業只有8000多家。無證經營的1萬家酒類企業正是假冒偽劣的重要根源。所以,不僅要管好有證經營,更要治理好無證經營。
三是有標準與無標準方面。我國的白酒標準體系還不夠完善,在生產的許多環節由于技術水平原因,沒有相應的標準。所以,我們不僅要嚴格執法標準化管理,更要對無標準的環節進行安全控制,并積極推進完善的標準化建設,確保涉及全國人民食品安全的酒類產業健康、持續、安全發展。
三年改革汾酒,實現了再次騰飛
在以人民為中心,讓人民喝上好酒的同時,汾酒通過三年改革,實現了再次騰飛。
李秋喜說,國企是市場主體的核心力量,國企改革的落腳點是提高核心競爭力,其關鍵在于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具體舉措一是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二是完善國資監管體制,三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基本完成剝離半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五是聚焦主責主業,六是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國資國企改革作為山西轉型綜改的關鍵一招,著力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建立在山西對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過程論、重點論、系統論、主體論、標準論的深刻把握之上;建立在“治晉興晉強晉,在省域實現‘中國之治’”的方向之上;建立在“為解決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難題和推進能源革命提供山西方案、打造山西樣板、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的目標之上,是全局視野、戰略眼光、科學思維和實踐偉力的集中體現,是理論上相互支撐,實踐上環環相扣,結構邏輯高度統一,核心思想一脈相承,目標指向一以貫之的完整體系。
2017年2月,汾酒與山西省國資委簽訂了三年任期經營目標責任書,成為省屬國有企業中第一家目標責任書改革試點單位,三年來,形成了“1+35”的汾酒改革方案,完成了引入戰略投資者、股權激勵、整體上市等一系列歷史性的體制改革,努力下好“契約化管理、綜合化指標、系統化授權、制度化約束、市場化激勵”這五步棋,思想觀念突破、體制變革突破、機制創新突破、經營業績突破、公司形象突破、改革試點突破,為汾酒帶來了強大的動力和活力。汾酒不僅獲得了“2018全國國企管理創新成果”一等獎,還成了白酒行業唯一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企業,成為山西省乃至全國國企改革的“汾酒樣本”。
截至2019年,汾酒實現酒類銷售收入118億元,比2016年增長146%;實現酒類利潤29億元,比2016年增長383%;行業排名從2016年的第七名到2019年底排名第五;汾酒品牌價值達377.27億元,較2017年增加214.44億元,排名上升76位,進步速度為全國第一;汾酒市值從2016年12月30日的216億元到2020年5月21日的1063億元,增長了392%。汾酒國企改革不僅為汾酒插上了再次騰飛的翅膀,更為汾酒提供了健康持續的強大發展動力和發展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