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會長薛劍銳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開局遇舛,注定是魯酒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然而,疫情是暫時的、可以戰勝的,魯酒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趨勢沒有變,整個山東省酒類行業的發展形勢依然向好。
魯酒應求穩務實,向高端化發展
受疫情影響,多家酒企負責人坦言,企業的發展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響。“短期內,疫情對魯酒企業造成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會淘汰一些‘帶病’企業。但中國經濟的韌性強、政策空間充足,疫情不會影響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薛劍銳鼓勵魯酒企業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堅定長期發展的信心。
薛劍銳向《華夏酒報》記者介紹,5月中旬,協會顧問委員會專門做了一次調研,先后走訪了泰山酒業集團、古貝春集團、景陽岡酒廠3家白酒生產企業和臨清大家庭糖酒茶副食品公司1家商業企業,通過實地觀摩和領導層座談等形式,主要了解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企業的營銷管理和電子商務的開展運用等。從調研情況來看,這幾家企業經濟實力相對比較強,企業管理水平高,產品結構合理,高端酒營銷有特色,雖然一季度的銷量小幅下滑,但對企業的總體影響不大。
薛劍銳認為,疫情過后,山東各酒類企業首先要提振信心,勇于克服困難,堅定不移地走山東特色的自我發展路子。山東是酒類產銷大省,其本身就是一個上億人口的消費大市場,這給魯酒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我們必須抓住和利用好家門口市場這個天然優勢,充分挖掘本地市場潛力,搞精耕細作式的市場開發,科學有序地規劃市場布局,有針對性地與外來品牌進行競爭,最大限度地控制占領本地市場。
談到疫情對魯酒企業的影響以及魯酒的發展,薛劍銳做了以下預判:目前,從魯酒整體情況看,各企業要立足主業求穩務實,扎扎實實搞好生產質量和市場營銷,不要盲目地擴產能、搞副業,要持續積累企業的經濟實力,堅定不移地走魯酒高端化的路子,要科學實際定義好魯酒高端酒的概念,凡100元以上的各香型各度數的酒都可以稱為魯酒的高端和次高端酒。在大力發展優質低度濃香型白酒的基礎上,大力開拓醬香、芝麻香和各企業特色香型的生產和經營,努力爭創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要講好魯酒故事,弘揚魯酒文化,提升魯酒品位。通過持續不斷的酒文化宣傳和培育,打造和提升魯酒的品牌,為魯酒的長遠發展打基礎鋪路子,增強魯酒品牌文化和價值的底氣,加快充實和完善營銷人才的培訓與引進,使企業營銷人員年輕化、知識化,一專多能、一崗多技,為今后的電子營銷、網絡營銷和數字化營銷積蓄人才,做好各類業態競爭的人才儲備。要始終堅持勤儉辦企業的老傳統,堅持民主決策,強化企業管理,在涉及企業重大利益的問題上要強化制度管理,充分發揮職代會作用,廣泛征求職工意見,避免決策失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疫情過后,人們的消費觀念會發生一些改變,以市場和消費者為中心,深度強化消費者精準培育和引領,讓消費者真正感知到一瓶好酒的價值魅力和品質實力,這是做強做大魯酒、加速魯酒高端化進程的基礎和保障。
協會將繼續為企業辦好事、辦實事
“作為社會民間組織,如何把行業內的各工商企業緊密地團結凝聚到一起,然后共同發揮作用,這是檢驗協會工作是否成功的基本標準。”薛劍銳向《華夏酒報》記者介紹到。
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副食品協會成立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是體制改革動蕩的年代,經歷了山東糖酒副食品行業企業改革、國退民進和股份制改造的全過程,目睹了全省120多家國有縣、市糖酒副食品公司“全軍覆沒”的現實,分享了近百家酒類生產企業改制成功的喜悅。回首和總結協會的工作,薛劍銳感慨萬千。
薛劍銳介紹到,多年來,協會辦會初心不變,始終和會員企業同命運共呼吸。從魯酒四大家族到九大企業,從魯酒的集體輝煌到跌入谷底,從魯酒強勢振興到今天的平穩發展,協會始終和各魯酒企業緊密團結在一起。一是堅持不懈地搭建好山東省糖酒商品交易會這個平臺,給山東酒類行業各工商企業創造信息交流、感情溝通、商品展示和工商共融的交流交易時機,不斷改革辦會形式,提高辦會質量,83屆如一日,為繁榮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市場,振興山東經濟,促進行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二是加強行業間各工商企業的交流互動,倡導團結合作,增強行業凝聚力。協會每年都要召開一次工業企業的經營廠長座談會,通過相互交流,切磋技藝,提高各企業的酒類營銷水平,同時,還經常舉行有益的活動為企業服好務,如山東省糖酒會主題論壇已連續舉辦了5屆,對引領魯酒整體發展,提高魯酒品牌知名度和整體營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協會聯合山東省白酒協會和《華夏酒報》社,開展了“改革開放40年優秀魯酒企業和知名品牌”活動,舉辦了“消費者喜愛的高端魯酒品牌”評選活動,并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家級放心酒示范店”評選活動,為推廣和推介魯酒企業和魯酒品牌發揮了積極作用。
繼續辦好糖酒會,為魯酒發展增磚添瓦
山東糖酒會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遷:1978年~1986年單純的計劃外商品的補貨、調劑會(簡稱三類商品交易會);1986年~2000年,交易功能逐漸強化;2000年~2018年,發展成為綜合性的商品交易會,簡單來說,就是從商品計劃分配計劃外商品的交易——全部糖酒副食品商品的交易——商品交易、產品展示、信息交流、溝通友誼、展示企業形象、新產品的推廣等。薛劍銳向《華夏酒報》記者介紹說,計劃經濟時期的商品調撥會發展而來的山東糖酒會,經歷了由小到大的發展過程,逐步成為山東省糖酒副食行業第一大盛會,是山東省糖酒副食企業樹立企業形象、展示自身實力的重要舞臺,也是各工商企業加強交流與合作、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和趨勢的平臺和窗口,目前已成為全國影響力最強、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省級糖酒會,是北方地區糖酒類展會的領航者,為糖酒食品企業開拓、鞏固山東市場、強力塑造品牌形象、推進品牌建設宣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段歷史發展變遷過程中,協會始終和企業不離不棄,始終與企業同甘苦,共患難。
從40多年的發展變遷可以看到,山東糖酒會的發展一直注重革故鼎新、積極求變。作為山東糖酒食品行業信息交流、商務洽談的重要平臺,山東糖酒會也始終站在時代和市場的前沿,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自2007年,山東糖酒會將原來由承辦地的賓館飯店作為主會場,改由正規的會展中心作為主會場。從那時起,協會每年分春秋兩季在會展中心為廠商提供一個集中展示和交流的平臺,這種辦會方式一直延續至今。
薛劍銳表示,今后,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將繼續本著以服務企業為己任的宗旨,踏踏實實地為企業辦好事、辦實事,始終伴隨著山東酒類行業行穩致遠的發展步伐,為各魯酒工商企業各項建設增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