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由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山東白酒協會、華夏酒報社主辦,山東百脈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酒業新聞網承辦的“新時期魯酒發展研討沙龍”在淄博華美達大酒店舉行。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長、原山東食品工業協會會長郭友武、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會長薛劍銳、山東省白酒協會會長姜祖模、智邦達(中國)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山東百脈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業準,以及來自國內的行業媒體、大眾媒體等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沙龍活動圍繞后疫情時代魯酒出現的新問題、新局面展開討論。受疫情的影響,魯酒企業和全國多數酒企一樣,走到了一個新的發展瓶頸期,這期間出現了很多困惑和迷茫,同時也誕生了很多創新的思路和經營模式。
提振信心,創新發展
機遇與挑戰并存,從歷史的發展看,每當有大的事件出現時都會有奇跡發生,有人將其總結為“彎道超車”理論,這說明“贏,從來都不是在起點,而是在轉折點”。這場突如期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會不會成為魯酒發展的“轉折點”,會不會給魯酒帶來“彎道超車”的機會?各位專家、領導獻言獻策,為魯酒發展探討有效的辦法。
山東省白酒協會會長姜祖模向大家介紹了魯酒當前的發展情況,他認為,要“貫徹魯酒振興發展戰略,做好魯酒產業發展規劃”,同時需要找準定位,做好優勢產品,發揮產區特長,加大創新力度,為魯酒的發展奠定強有力的基石。
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會長薛劍銳在發言中強調,在這個特殊時期,克服困難、提振信心最為關鍵,同時魯酒要發揮產區優勢,山東屬于低度濃香代表產區,也是北派醬香產區和芝麻香產區,要充分發揮產區優勢,并變產區優勢為市場優勢。抱團發展是魯酒做強、走遠的有效措施。薛劍銳強調,魯酒企業在結構調整、質量提升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要牢牢抓緊這種變化和機遇,緊跟行業趨勢。魯酒的根據地和大本營在山東,做好本地市場的消費者培育和引導工作至關重要,既要抓住現有的消費者,又要抓住年輕消費者。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長、原山東食品工業協會會長郭友武倡議,只有轉變思路、改革創新,才能開創魯酒發展新格局。而郭友武提出的“從山東文化的精髓入手,挖掘魯酒文化,講好品牌文化故事”的觀點和做法值得大家去嘗試和堅持,魯酒全國行也是魯酒走向全國的有效措施。同時,他對魯酒未來的發展描繪了宏偉的藍圖和期待,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認可。
品牌的提升、市場的拓展永遠離不開的是品質,離開品質支撐,品牌就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山東百脈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業準就“創新白酒生產工藝,提升魯酒產品品質”進行了闡述。馬業準的發言極具代表性,對于百脈泉酒業在品質上的表現,這幾年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2018年公司的泉城壹號榮獲“中國白酒酒體設計獎”,同年,公司首次參加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獎大賽就捧回四枚金牌;2019年公司捧回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最高獎項“大金獎”;再到不久前在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的線上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上榮獲“青酌獎”,正是百脈泉品質最好的見證。
跳出山東看魯酒
魯酒該怎樣走向全國市場,首先要從全國市場看魯酒的定位和占比,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智邦達(中國)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健從全國的角度分析了魯酒的發展。他提出,魯酒在做好本地市場的同時,要立足傳統、改變思路,把魯酒的優勢與時代特點進行有效結合,實現魯酒在新時期的新突破。
《華夏酒報》總編輯助理、中國酒業新聞網總編輯助理、山東事業部總經理王惟強就山東的區域品牌如何強化品牌力、鞏固市場地位以及應對來自一線的沖擊進行了發言。他提出,全國各地的酒類品牌各有特色,魯酒尤為突出,發揮特色優勢和地域文化,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鞏固現有消費群體、吸引未來群體,不失為有效之舉。
華糖云商運營總監、資深酒業觀察家王正坤在發言中指出,從行業整體的角度看,魯酒在品牌塑造和提升方面還有諸多的事情要做。他提出,百脈泉酒業從傳統的產品定位升級到泉城壹號、齊魯壹號,再到未來重新打造定位清照酒,正是實現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市場的遞進,這也是魯酒突破現有地域市場瓶頸的有力舉措。
各位領導和專家在現場闡述的觀念、立場和方法,全面而到位,那么具體到某一個企業該怎么落實呢?山東百脈泉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銷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康新春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暢談了今后的具體舉措。他用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方式,以百脈泉酒業公司為切入點,巧妙地融合了各位領導專家們的思想,構想了今后企業應對的策略和辦法,并提出了“針對新時期白酒消費理念變化,百脈泉酒業如何應對”的主題,為眾多的魯酒企業起到了推窗望月的作用。
與會者一致認為,“新時期魯酒發展研討沙龍”活動的舉行及時高效,且會議高起點、范圍廣,嘉賓們的發言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一定會給魯酒的未來提供可行的、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