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喜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海洋會創始發起人 尹東宏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這是曾國藩為后世留下的錦囊勸誡。在短視頻、直播熱的當下,不建議專業做葡萄酒的人再扎堆去做短視頻直播了。如果你一定要“扎”進來,要考慮三個要素:一是能否全力以赴做;二是有沒有五到十個人的團隊來做;三是如果想做一個大號,做一二十萬粉絲的號,你愿不愿意砸100萬元的投入。如果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可以試一下。
在直播經濟的大背景下,專業的葡萄酒從業者做短視頻直播,是跟自媒體平臺、各種互聯網大佬等競爭,當下,這種競爭環境已經是紅海一片了。
當然,如果大家一定要做短視頻直播,除了具備以上提到的三點要素,還要把握住當下,把握未來的機會點。
未來,5G會越來越成熟,普及率會越來越高,短視頻直播的大市場會呈增長態勢。我認為,對于單個的小體量的葡萄酒從業者來說,不建議扎堆,倒是建議以產業集群的方式即產業基地的方式,去構建一個模式,或者是一個系統,支撐葡萄酒行業整體的直播經濟。未來的直播經濟,拼的是供應鏈和團隊的精細化運營,會進入到新的競爭緯度,任何一個個體很難撐起這個盤子。
我建議,葡萄酒的產業協會可以牽頭,做葡萄酒產業的直播基地或者直播產業園。未來,葡萄酒知識類IP+創始人IP還是有機會的。直播的內容要有料、有趣、還要走心。
無論對于企業、行業還是對于個人,工具永遠都是工具。葡萄酒行業產品力永遠都是核心,供應鏈永遠都是核心,從商業零售的本質上來說,最后拼的都是產品力和供應鏈。如果葡萄酒從業者的產品力和供應鏈都沒有問題,加上好的工具運用,大家還是可以拼一把的。
短視頻直播是紅海,但也有機會。不管是疫情前、疫情期間還是后疫情時代,科技永遠都會讓你的商業模式的生命周期縮短,工具的迭代會讓你的產品的迭代周期加快,這一短一快之間,最終拼的是組織的基因和組織能力的提升。
我們發現,最后拼的都是組織的敏捷性和組織全力以赴的程度。疫情期間,能活著就是王道,工具該用的要用,形勢要看清楚,我覺得機會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