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華夏酒報》記者在甘肅大地上行走時,明顯感受到甘肅紅川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正成為甘肅酒業眾多品牌中一支強勁的生力軍。
據了解,2019年,紅川酒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上繳利稅2億多元。
紅川酒業位于甘肅省南端的隴南市成縣紅川鎮。紅川鎮,因其紅色革命基因而得名,紅川出美酒,與這里的地理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
消費升級,紅川品質勇領先
當前,疫情防控逐漸趨于平穩,蘭州市的王先生要給兒子籌備婚禮,在選擇酒水時有點茫然,在他的親朋好友中不乏有酒量好并且非常懂酒的人,如何讓當天參加宴會的嘉賓們喝得好喝得盡興而歸,酒品的選擇至關重要。
一起當過兵的親密戰友老顧給他提了個建議,選擇紅川酒吧,甘肅地產品牌,不張揚;另外,這個酒在蘭州已經風靡多年,大家對這個品牌耳熟能詳,大小場合喝紅川的情景隨處可見;關鍵是產品性價比高,外包裝大氣上檔次,內在品質香醇過硬,飲后愉悅舒適,經得起大家的檢驗。
一語驚醒夢中人,婚宴當天,王先生呈上的紅川酒“錦繡隴南”得到了嘉賓們的一致點贊。
近幾年,在蘭州、天水、隴南等甘肅的諸多城市以及陜西、寧夏、青海等省外市場,紅川酒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正節節攀升,“征服”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大家一致認為,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中,紅川酒業的品質穩定且價格適中,是百姓心中信得過的品牌。
“純糧自釀,質贏天下”是紅川酒業堅持的宗旨。成立于1950年的紅川酒廠,在堅持純糧釀造的基礎上,繼承、融合、創新、超越;在新產品研發和釀酒技術方面不斷改進提高,最終形成了技藝精湛、特色鮮明的紅川釀造工法和綿長柔和、自然生香的獨特風格。
在原料選擇方面,紅川酒從原料甄選到成品酒出廠,整個過程始終貫穿著“質量為先”的理念,其釀酒所需的高粱、大麥、小麥、大米、糯米都精選自全國優質產糧基地,按照釀酒原料的最高標準——綠色食品標準,從成色到營養物質所含比例進行嚴格檢測,從而在五糧源頭上確保酒體品質優良。
在釀造工藝方面,紅川酒業本著“重人才、強科研、精技術、保品質”的科學理念,為了傳承和發展紅川酒的傳統生產釀造工藝,提升生產技術人員白酒釀造專業技能和釀酒標準化生產水平,長期以來在所有的職工中間形成了一種“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工作氛圍,每年都舉辦生產技能大賽,這里聚集了一大批釀造能手、勾調能手、品酒大師等,弘揚工匠精神,提升釀酒水平。在中國技能大賽甘肅省品酒師省一類決賽中,紅川酒業6名技術人員參賽,奪回了團體第一、個人第一的成績,其他5名技術人員都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本次大賽的前十名,成為本次大賽全省20家企業中最耀眼的團體。
已故中國酒業泰斗秦含章來廠視察品嘗紅川酒后,給出了“窖香濃郁、綿甜爽凈、回味悠長”的高度評價,并稱其具有國家名酒的風格。
隨著消費升級和消費者對品質追求的提升,紅川酒業及時完善產品結構,從度數、口感、包裝、價格等方面進行綜合升級,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好評。
甘肅紅川酒營銷公司總經理修衛華告訴《華夏酒報》記者,以品質為基礎,精耕市場,提升品牌,紅川酒業在調整期內實現了“逆勢增長”,從2014年的4億元銷售額,到2019年的8.5億元銷售額,足以說明一切問題。
神奇蒼龍嶺,獨特小氣候
紅川酒為何品質出眾?很多到過紅川酒廠、親身感受過這里的優美環境的人會立刻找到答案。
紅川酒業所在的甘肅成縣紅川鎮,背倚西秦嶺余脈,俯瞰甸河和廣袤的田野,海拔約1000米,當地老百姓又稱其為“蒼龍嶺”,這里群山疊嶂、峰壑縱橫,山勢險峻,奇峰峻拔,樹木蔥蘢,因其地貌奇異,曾經道教盛行,在歷史上這里也是地方紳士、富戶避暑納涼的絕佳去處。
從釀酒的角度看,群山環抱的幽谷恰好形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小氣候,這種小氣候營造出了獨特的“小產區”,并滋生了大量的微生物群,這些微生物群對于酒的發酵起到了得天獨厚的作用。
置身于群山環抱中的紅川酒廠,溫潤的氣候在呼吸吐納之間就能感受得到,甘肅紅川酒業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徽平告訴《華夏酒報》記者,紅川鎮有著上千年的釀酒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乾元年間,到了明末清初,紅川鎮的釀酒日趨隆盛,燒酒作坊竟形成三四十家規模,紅軍長征期間,當地民眾為紅軍敬獻紅川美酒,留下了“紅川美酒犒紅軍”的佳話。
雖然地處甘肅,但成縣的紅川鎮卻屬西秦嶺余脈徽成盆地、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發源于秦嶺山脈的嘉陵江流經此地,為這里帶來了豐沛的水資源和濕潤的空氣。
相比較甘肅其他的區域,這里更具備江南韻味,所以紅川酒業所在的隴南市自古就有“隴上江南”之稱,隴南由此得名,而紅川酒業公司出品的“錦繡隴南”更多地融入了這里優美的自然環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