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酒發展板塊,四川省委給宜賓繪制出一幅美好畫卷:打造“中國白酒第一城”。
2019年4月,歐洲名品商會亞太區總裁馬杜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宜賓具有成為“中國白酒第一城”的一切條件。
一個產業的興旺可以激活一座城市的活力。產業集群效應可以帶來高質量的人、物、財集中,推動一個地區進入發展快車道。這樣的城市發展案例在國內外比比皆是,從國外的底特律、斯圖加特,到國內的景德鎮、鞍山,中國產業又一城會是“酒都”宜賓嗎?
頂層設計,白酒成宜賓發展“首位”
宜賓一位白酒企業負責人表示,一個地方產業發展首先取決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撐,作為傳統制造業的白酒產業更是如此。
不少宜賓酒業人士認為,酒是宜賓的“根”、宜賓的“魂”。白酒產業作為宜賓傳統優勢產業,在區域產業發展中具有唯一性,其他地區不可復制、不可模仿,無論歷史、文化、地位還是各項數據支撐,白酒產業可以被視作宜賓經濟發展的基礎。
《華夏酒報》記者翻閱資料發現,在工業發展方面,宜賓將全力打造食品飲料2000億元產業和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能源化工4個1000億元產業,推動宜賓由工業大市向工業強市跨越。
將以白酒產業為代表的食品飲料產業放在發展首位,在當前競爭激烈的行業發展背景下并非偶然,打造“中國白酒第一城”勢在必行。
記者從宜賓相關部門獲悉,未來5~10年,宜賓市將主要圍繞搶抓戰略疊加機遇、政策機遇、市場機遇“三大機遇”;發揮品牌優勢、產區優勢、區位交通優勢“三大優勢”;做強五糧液產業園區及拓展區、南溪酒類食品園區、其他重點區縣白酒功能區“三大載體”;做優名酒文化節、名酒博物館、白酒制造業創新中心“三大平臺”;做大五糧液集團龍頭引領、宜賓酒茶集團帶動二線品牌企業、其他中小微企業匯集的底部基礎“三大梯隊”;實現再造一個宜賓酒業:即白酒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左右,全面提升宜賓產區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和競爭力,同時著力規劃引領、龍頭帶動、項目建設、品牌建設、政策支撐,以此建成“中國白酒第一城”。
平臺支撐,公共平臺建設初見成效
在與宜賓安寧酒廠總經理胡學川的交談中,胡雪川直言宜賓現在缺乏一個白酒“文化客廳”,二線酒企由于資金、渠道、平臺等各方面因素制約,無法整合行業資源,肩負不起酒文化傳承、傳播的重任。
針對胡學川的疑問,《華夏酒報》記者從宜賓相關部門獲悉,宜賓正著力打造中國國際名酒文化博物館,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國際名酒文化博物館是四川白酒產業發展的重大項目,也是展示中國白酒的重要窗口和名片,目前,宜賓正按照2021年竣工運行倒排工期推進相關工作,即將開展規劃深化設計,項目也得到行業眾多協會、各產區政府、重點酒企的大力支持。
同時,連續舉辦多屆的中國國際名酒文化節每年吸引眾多中外名酒企業參與,成為宣傳推廣中國白酒、宜賓白酒的重要載體,同時搭建起宜賓市對外開放、經貿洽談、文化交流和區域合作平臺。
而在上期談到的園區建設方面,《華夏酒報》記者了解到,宜賓將加快五糧液產業園區生態環境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非酒產業搬遷;同時,高標準規劃建設南溪酒類食品園區,打造宜賓白酒第二增長極;此外,鼓勵重點區縣建設酒類專業園區或酒類功能區,引導新增白酒企業及相關聯產業進入園區,提升產業鏈競爭力,以此推動宜賓白酒集群集聚發展。
通常一個城市產業發展無非有“由里到外”和“由外到里”兩種途徑,“由里到外”就是一個城市集中精力打造地方名優企業,形成行業影響力,通過企業及行業的經濟吸附能力帶動全產業鏈發展;“由外到里”則是一個城市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提升營商環境、做優產業公共平臺,吸引資本、企業入駐,同時培育孵化相關配套產業,形成產業集群發展。
不難看出,宜賓有中國白酒龍頭五糧液這一行業頭部企業支撐,城市發展環境逐步優化,公共平臺日益完善,兼顧“由里到外”和“由外到里”兩種途徑的“酒都”宜賓,未來可期!
內外兼修,生產營銷兩頭抓兩頭硬
走訪中,《華夏酒報》記者聽到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在宜賓老城區街頭巷尾分布著許多釀酒老作坊,由于釀酒師傅早出晚歸,附近居民很多都是枕著酒香入眠,聞著酒香醒來,整天沉醉在白酒芬芳中。曾經有一天老作坊沒生產,有居民甚至把作坊投訴到了政府,因為他們離不開這一口酒香啊。
依托優越的先天條件,宜賓幾百年來建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老窖池,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專業匠人,他們已和這座城市生活融為一體。
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五林表示,宜賓被譽為中國白酒界的“黃埔軍校”,在全國幾百家多糧濃香型白酒企業中,操著一口“宜賓話”的釀酒大師、匠人及其傳人比比皆是,他們共同傳播并促進著中國白酒技藝和文化的提升。據不完全估計,目前宜賓具有專業技能的白酒匠人有10萬之多。
而在白酒營銷方面,除了五糧液,《華夏酒報》記者也看見了許多改變。宜賓六尺巷酒業有限公司由勁牌有限公司主導興建,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勁牌從一個地方小酒企發展到如今百億巨頭,離不開企業數十年如一日地重視市場營銷建設,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每年公司都會引進規模龐大的大學生隊伍,首先進行一年的廠區學習期,進入生產一線學習企業文化、產品知識、營銷知識,然后再被派發到市場一線鍛煉一年時間,在學習的同時增強實操經驗,經歷兩年的打磨才能正式成為勁牌逐鹿市場的一線營銷人員,經歷大浪淘沙,真正進入營銷系統的都是千錘百煉的精英,也正是公司完善的基礎營銷培養體制成就了勁牌一大批營銷人才。
宜賓六尺巷酒業有限公司也借鑒了勁酒的成功做法,每年都會從高校吸引一批大學生,配備到生產、銷售等相關部門,充實人才隊伍。
無獨有偶,四川宜賓恒生福酒業集團有限公司也聘請了專業的品牌營銷團隊,堅定不移地實施品牌營銷戰術,以爭創國家名牌為目標,全面展開新的適合市場發展的品牌營銷戰略。
其實,宜賓重生產輕營銷的格局正在逐步改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產區已成為消費者對優秀白酒最重要的判斷標準,同時也是白酒最好的品質表達方式,宜賓打造“中國白酒第一城”有著堅實的根基,彰顯了一座城市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