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畢節市、四川省瀘州市、云南省昭通市四家中級人民法院簽訂了《關于建立赤水河全流域環境資源審判跨省域司法協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長江上游一級支流赤水河生態環境步入全境審判機關跨省全流域司法協同保護新階段。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流經滇、黔、川三省匯入長江,輾轉云南昭通、貴州畢節、貴州遵義、四川瀘州四市。赤水河被譽為“中國白酒母親河”,創造了無數中國白酒神話,沿途分布著茅臺、瀘州老窖、郎酒、習酒四大知名白酒企業,以及數百家中小微酒企,它們共飲一河水,同釀一縷香。
《意見》的簽訂將進一步擦亮赤水河流域白酒產區“金字招牌”,為產區、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司法保障。同時,生態環境再次成為行業“熱詞”,跨區域協同保護生態環境也為行業提供了一個生動樣板。
天人共釀,好山好水出好酒
中國白酒的獨特釀造方式,決定了其產生、傳承和創新發展依賴于天、人這兩個關鍵要素。“天”是指釀酒所需的自然生態環境,“人”則代表釀酒技藝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我們給予白酒最具溫度的定義——“中國白酒是糧谷的極致轉化,是天人共釀的一杯香水,也是溫暖靈魂的一杯熱飲”中同樣強調“天人共釀”對于白酒釀造的重要性,離開了“天”和“人”,中國白酒將無以為繼。
都說好山好水出好酒,一方好山水對于酒的釀造必不可少,釀酒之所在,縱觀中國每一家知名酒廠,無不是遠離城市鋼筋混凝土的包圍,遠離雜亂浮躁的喧囂。
然而,水作為酒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眾多生態環境因素中尤為重要,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酒的質量,所謂“水是酒之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白酒的生產過程中,釀造用水和降度用水對水的要求最高,與最終進入消費者口中的酒接觸也最為密切。
國家級釀酒大師、郎酒股份公司總工程師蔣英麗曾表示,赤水河的水土、獨特的微生物群為代表的生態環境,為白酒釀造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他們曾做過實驗,用同樣的原料、工藝,在其他地區生產出的白酒,品質與赤水河流域的根本無法相提并論,由此可見,環境對于釀酒的重要性。
《意見》的簽訂在為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司法“保護傘”的同時,也為白酒產區、企業注入了一針發展“強心劑”。據了解,按照《意見》,沿河三省四市人民法院聯合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攜手共建赤水河全流域環境資源審判跨省域司法協作機制,合力保護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安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日益增長的需求,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為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政企攜手,打造區域生態核心競爭力
此次簽訂的《意見》并非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首次跨區域合作,早在2019年11月,四川瀘州和貴州遵義兩地政府就簽署了《深化區域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探索建立赤水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和水資源調配機制。
據悉,遵義市將深化省市際協商合作,完善司法保障,協力將赤水河真正建設成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全國示范河;同時自2016年8月以來,瀘州兩級法院相繼成立環境資源審判庭或合議庭,全力推進環資審判工作,實行長江(瀘州段)水產品刑事案件集中統一管轄等制度,積極探索公益訴訟,落實補栽補種、增殖放流等生態修復措施;此外,古藺縣法院與古藺縣檢察院、林業局等部門共同掛牌成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基地,與仁懷法院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強化地域合作,加大追責力度,發揮刑事審判職能,大力打擊破壞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表示,赤水河是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精神物質搖籃,赤水河的生態環境保護事關兩岸三省流域內社會、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是大家長久以來一直沒有松懈、始終堅持推進的目標。茅臺將一如既往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全力號召引領流域內的白酒企業,以創新精神、務實行動和有效舉措,全力以赴保護好、守護好茅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產生態環境,打造形成更加健康、強勁的綠色競爭力,推動赤水河流域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保護好赤水河才能出好酒,保護赤水河就是保護自己。”在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看來,保護赤水河不能“各管門前水,顧上不顧下”。
不難看出,在政企攜手保護下,未來,區域生態環境將成為赤水河流域白酒產區、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命線和競爭力,“一條赤水河,各方共保護,三省齊聯動”的良好畫面正徐徐展開。
行業聚焦,白酒巨頭頻出“生態牌”
當前,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逐步變化,消費者健康、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這種變化要求白酒不但要有獨特風味,更要求喝得健康,還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進而達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統一,要釀造出生態好酒,就必須創造出一個有利于釀酒的自然環境。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曾表示,中國白酒作為特殊的消費品,由特殊的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構成其價值體系。白酒的物質價值來源于復雜而不可復制的生態環境、水質、本土原料、特殊的釀造工藝,精神屬性則是歷史和人文的積淀。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白酒品質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生態自然的白酒產品、綠色健康的發展理念,不斷促進產業升級和科技進步,不僅順應新時代消費升級趨勢,更為中國白酒走向世界提供了方向。
在酒都宜賓,為加強產區生態保護,宜賓制定了《宜賓市五糧液酒類生產區保護條例》,規劃建設五糧液千億產業園區(國家5A級生態景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生產,打造和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逐步實現生態文明和產業同步發展。
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曾表示,生態文明建設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五糧液作為高端食品行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根本遵循,做食品行業就是做生態環境,我們要保護好上天賦予五糧液得天獨厚的釀酒環境,打造世界一流的產業園區和酒業行業的新標桿。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美好生活離不開好酒。什么是好酒?好酒就是消費者認為健康好喝的酒。這是當前各名優產區、酒企的奮斗目標,生態產區、生態產品正不斷滿足消費理念革新。或許,酒業下一個競爭核心點將是生態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