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概念上看,遼寧是東北地區的門戶;從經濟層面上看,遼寧引領著東北的發展;之于酒水行業來說,遼寧的一舉一動對東北市場有著垂范領秀的意義。
近些年,東北酒人已意識到人才對東北酒業的重要性。9月15日,由遼寧省白酒工業協會、遼寧省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辦的遼寧省白酒品評技能大賽暨第十二屆省白酒評酒委員換屆活動在沈陽市舉辦。通過大賽及換屆活動,“遼酒”人要把什么樣的人才選拔出來?未來將打造一條怎樣的“遼酒”之路?“大遼香”到底是個什么概念?
“遼醬”+“遼香”就是“大遼香”
近些年,遼寧省白酒工業協會根據遼寧燒酒的發展史、工藝特點及發展經驗,提出了“大遼香”的概念,其包含“遼醬”、“遼香”兩大體系。
想要弄懂“大遼香”的概念,就得先明白啥是“遼醬”。
遼寧省是我國北方醬香型白酒的集中發展區域,生產醬香型白酒的企業居東北、內蒙之首,也是我國醬香型白酒五大產地之一。“遼醬”主要分布在大凌河、遼河下游流域,其使用地產紅高粱,泥底石、磚窖池,發酵周期30~60天,清蒸混入,回醅續茬發酵工藝,形成獨具一體的風格。“遼醬”發酵微生物豐富,開放式車間網絡,固態窖池發酵,場地堆積培養,使用小麥大曲或麩皮曲生香產酯酵母,培養使用細菌培養液,一邊糖化一邊發酵,同時完成系統代謝過程,酒及酒中香味物質、種類和數量較豐富,產品風味好。酒的貯藏使用血料木質酒海或枝條缸簍。據了解,用動物血漿制成的半透膜材料在酒海內與酒長時間接觸后,能減少異香雜味,使酒香純正、綿柔醇厚、醬香風味增強,而且儲存期越長酒質越好。所以,血漿酒海貯酒在“遼醬”生產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東北物產豐富,環境優美,長白山、大小興安嶺聞名于世,松花江、嫩江、遼河、大凌河水清甜甘洌,高粱、小麥、玉米、水稻、黃米等農產品品質優良,這不僅為釀制東北白酒提供了扎實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內釀制清香型白酒的基地之一。東北清香酒中的“清帶醬”就是指“遼香”。
“遼醬”+“遼香”就是“大遼香”。“大遼香”的工藝特點在于,嚴格使用傳統的高粱原料、優質泉水,小麥大曲、自然發酵、甑桶蒸餾、陶缸儲存的古法釀制。其實,“大遼香”就是東北燒酒的升級版,其在東北燒酒特點的基礎上,追求香氣自然純正、酒體豐滿、醇和爽凈、余味悠長,做到烈酒不烈口。好糧食、好水源、好曲子、好工藝、好環境的“五好”釀酒要素讓“大遼香”走出了低級工藝誤區,改變燒酒原來“清香不凈、醬香不雅、窖香不濃”的問題。
企望匠人匠心的創新型人才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對于東北酒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激發東北酒業創新活力,加快東北酒業發展速度,提升東北酒業品牌形象,人才成為經濟新格局下東北酒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由于東北地區的經濟和消費力下降以及東北酒的品牌塑造和產品策略遇到問題,再加上結構性消費升級、成本上升、名酒渠道下沉、擠壓競爭等因素,包括“遼酒”在內的東北酒始終沒有走出低谷。究其原因,是因為缺少國內酒行業一流的人才。
“古往今來,人才是決定民族興亡、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依賴于科技的進步,而科技的發展歸根結底在于人才的發展。同理,遼寧省的酒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這次大賽就是要把優秀的酒業人才選拔出來。”參會的遼寧省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張建平坦言。
中國著名白酒專家、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六人專家組”成員、遼寧省白酒工業協會高級顧問王貴玉表示,遼寧酒行業最需要的是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工匠精神就是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其目標是打造業內最優質的產品。酒行業追求“短、平、快”帶來即時利益的人不少,這些人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遼酒’需要工匠精神,只有匠心的人多了,他們在一起才能保證遼寧酒業的長盛不衰以及在競爭中獲得成功。”王貴玉說。
遼寧省白酒工業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欒作祿是第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作為遼寧省白酒行業的前輩,欒作祿認為,遼寧酒行業需要尊重傳承、掌握傳統技藝的人。“白酒是我國傳統的發酵產業,‘傳統’的根本在于傳承。釀酒技藝通過師傅帶徒弟口傳心授的方式代代相傳,看似落后的方式卻讓藝人的‘德’與融入酒中的工匠文化得以傳承。”欒作祿認為,傳承是對傳統曲藥固態發酵、固態蒸餾的釀造技藝、白酒色香味格優良品質和酒文化的堅守。
在近半個多世紀的國內白酒歷史中,很長一段時間,遼酒優勢不僅僅是擁有釀酒原材料的優良產地,還擁有國內眾多的白酒技術人才,但是,不少優秀的“遼酒”人陸續去了四川、貴州、山東等省。對于此,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白酒工業協會會長吳京耕表示,后疫情時代,對中國白酒行業和遼寧白酒行業的影響非常大。這期間,“遼酒”人更應該扎根于質量,而質量的根本是人才。
獲得本次遼寧省白酒品評技能大賽第一名的盤錦市盤山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總工譚軍輝則認為,白酒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從小曲到大曲,從濁酒到酒液的清亮透明,從低度發酵酒到高度蒸餾酒,可以說,創新已通過融入釀酒人的血液得到傳承,并且潛移默化地成為白酒行業工匠精神的重要構成部分。
遼酒好前程在于純糧固態酒
目前,遼寧省百年歷史以上白酒企業達20余家,歷史上,“遼酒”板塊的自身創新、傳承以及爭先創優能力有著自己優秀的一面,其產品市場空間很大。改革開放以來,由于香型劃分、老名酒影響及思維上的落差,“遼酒”丟失了生產、技術、營銷的自信,逐漸放棄了自己的優勢,導致本末倒置、水土不服和各種模仿,一直跟著別人走。
“基于這些原因,每年技能大賽的內容之一都是引導‘遼酒’人愛遼寧、愛‘遼酒’,探討聚焦‘遼酒’優勢,齊心協力拿回‘遼酒’人的那份自信。”遼寧省白酒工業協會秘書長劉立新坦言。
劉立新表示,弘揚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在推動高技能人才建設中的作用,進一步激發“遼酒”人學技術、練本領、比技能的熱情,進而培養更多高素質的白酒品評人才,推動遼寧傳統白酒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所有這些都讓遼寧的技能賽事呈現出良好的勢頭。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吳京耕。吳京耕表示,無論大賽還是換屆,都是為“遼酒”選拔未來人才,都是“弘揚遼酒、振興遼酒”的主題內容之一以及“遼酒”人才技能水平的一次次大提升、大檢閱。
在遼沈大地上,分布著500余家大大小小的白酒生產企業,在“遼酒”孕育希望且消費升級的當下,建立完善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食品安全HACCP體系和誠信經營管理理念,對于“遼酒”未來發展至關重要。與會的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處處長胡明超認為,“遼酒”人一定要繼續秉承純糧釀造的初心,嚴把白酒生產質量關,牢記誠信經營理念,信守合同,履約踐諾,踏踏實實做讓消費者放心的好產品,打響做亮“遼酒”品牌,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的良心“遼酒”人。
未來,利用遼寧省釀酒的資源和優勢,打造遼寧特色白酒、遼寧好酒、東北好酒,進而成為中國好酒,是所有“遼酒”人的夢。為實現這個夢,在“遼酒”人共同努力的同時,相關行業監管部門應從根源上解決白酒的食品安全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引領“遼酒”進入良性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