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為保守的觀點認為,未來數年,在白酒產業大盤中,醬酒將擁有約2000億的份額,而更為樂觀者則預測,未來醬酒將擁有萬億份額,成為獨領風騷者。
這場席卷全國的風口中,同樣不乏北方老牌醬酒企業的身影。到底北方醬酒在這場盛宴中表現如何?未來會占據幾分市場?這引發了業界的關注。
2020年10月11日,由《華夏酒報》主辦的“品味與價值——首屆‘北方醬香’戰略發展研討會”在第10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所在地濟南舉行。會上,國內頂級白酒專家、北方醬酒領袖型企業代表、市場營銷專家、媒體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北方醬酒的價值所在、未來所向。
重尋北方醬酒品味與價值
“茅臺熱”起始于名酒價值回歸,“北方醬酒”未來的市場表現,同樣與其獨特品味、品牌價值相關聯。
于10月11日舉行的“品味與價值——首屆‘北方醬香’戰略發展研討會”上,“產業形勢與醬香現狀”、“醬香機遇與南北派系”、“北方醬香的發展之道”成為與會嘉賓重點探討的話題,涵蓋了醬酒釀藝、市場狀況、戰略方向。
這些話題之下,隱含著尋找、塑造北方醬酒品味與價值的主題。
實際上,與南方醬酒一樣,北方醬酒生產企業眾多、流派紛紜。“品味與價值——首屆‘北方醬香’戰略發展研討會”,其聯合主辦方則為北方醬酒的兩大代表性企業云門酒業和華都釀酒。
在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華看來,北方醬酒的核心價值,一為釀酒傳統和技藝傳承的歷史價值,二為基于北方的獨特生態與水土所形成的品味價值,三為基于前面兩個要素而塑造培養的品牌價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醬酒的代表型企業,其醬酒釀造歷史呈現源流交織的狀態——既有自主傳承,也有與南方代表型企業交流、學習而來。
以立足于北京燕山腳下的“華都釀酒”來說,其醬酒傳承,一方面為20世紀70年代,在國內白酒大師周恒剛主持下研發的“麩曲醬香白酒”;另一方面為“八大名酒進北京”背景下,茅臺酒廠專門北上授藝后所掌握的“茅臺大曲醬香”工藝,兩者融匯,成為華都釀酒獨特的釀藝傳承。
北方醬酒的另一集中地山東,其釀藝源流同樣博采眾長。
伴隨著醬香熱的不斷升溫,魯酒陣營中開始了新一輪的醬香熱,山東已經成為川貴以外新的醬香酒生產產區。
山東醬酒的典型代表云門酒業,擁有山東省醬香型白酒標準生產示范基地,曾于2009年攜手茅臺集團、郎酒集團共同起草制定了《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成為中國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的三大制定者之一。
南方、北方醬酒釀藝源流交融的歷史,以及生產地獨特的生態與水土,形成了不同于南方醬酒的獨特風格。
其代表之一為華都釀酒推出的“承天門”系列醬酒具有典型“醬頭清尾”的北方風格。這種獨特傳承與品味,正是北方醬酒的價值所在,也是它崛起于“消費多元化”時代的根基所在。
風口下誰能隨風起舞?
醬酒業高速發展,豈能南方企業一枝獨秀?
事實上,北方醬酒企業也對這一熱潮分外重視,試圖借風起舞。
按照業內專業研究機構的調研,2017年我國白酒行業總銷售額約為6000億元,其中醬香型白酒銷售約為900億元~1000億元,占比15%左右,醬酒產業實現利潤約為400多億元,占我國白酒行業利潤的35%~40%。初步估算,未來五年內,白酒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醬酒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占比將從2017年的15%左右增長到30%以上。
到了2018年,中國醬酒市場在茅臺、青花郎等醬香主流品牌的帶動下,進入了量價齊升、產能與容量共增的發展態勢,醬酒品類已經呈現出與濃香型白酒并駕齊驅的場面。
銷售額大幅躍升,若從單位利潤的角度來看,醬香型白酒已經獨領風騷、無人能及。
據測算,2018年,我國醬酒的真實產能在50萬千升~60萬千升,占我國白酒整體產能的4%左右;醬酒銷售收入約1100億元,約占我國白酒收入的20%;醬酒凈利潤在430億元~440億元,占行業利潤的35%左右。
醬酒市場已經成為白酒市場的新風口,那么,誰能在這一領域隨風起舞?
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就此表示,口碑效應、終端動銷以及消費者購買心理,將是決定醬酒品牌發展速度的關鍵要素。
事實上,北方幾大醬酒品牌,正是基于這些要素而實現了快速增長。對于華都釀酒來說,北方“醬頭清尾”的獨特風味,形成了消費者對其的特有認知,這些口味、品質特色與其他優勢疊加,快速形成消費者口碑,對“承天門”醬酒的快速起量形成極大支撐。
據悉,2019年度,華都釀酒銷售額達3.5億元,其中醬香酒占據極大比例,而2020年其規模有望再度攀升,僅利稅一項就可能突破億元大關。
云門酒業則憑借“齊魯第一醬”的專業口碑,在齊魯大地快速擴張,僅在2018年,其醬香產品收入就占到52%,同比增長121.7%。
風口已來,北方醬酒表現不凡,而未來是否能把握住大機遇,還有待于看其整體表現。
北方醬酒的攻守之道
10月11日舉行的“品味與價值——首屆‘北方醬香’戰略發展研討會”上,企業代表將與白酒專家、媒體代表共聚一堂,分析南方醬香所長,找到北方醬香之短,重塑北方醬香產業地位與行業形象。
作為行業價值的發現者和傳播者、作為酒業歷史最為悠久的專業化媒體平臺,《華夏酒報》同樣在關注北方醬酒的市場表現和戰略選擇。
相比于南方醬酒的縱橫卑闔,北方醬酒此前略顯低調,強化對大本營的經營成為其共同選擇。如何依托北方大本營在攻守之道中平衡發展?這對所有北方醬酒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同華都依托于首都、云門扎根于齊魯一樣,諸多北方醬酒企業都在聚合本土資源,以大本營的知名度帶動關聯區域市場,同時尋求以差異化思路應對來勢洶洶的南方醬酒產品。
不過,在交通快速發展所帶來南北市場一體化的大勢下,北方醬酒是否有其他選擇?堅守大本營伺機擴張的戰略選擇是否依然有效?
事實上,北方醬酒企業的發展戰略,與自身所擁有的區位優勢以及所面臨的戰略機遇密切相關。
朱華認為,全力發展北京這個大本營市場至關重要,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京也是北方消費市場的中心地帶和戰略制高點。華都釀酒以此為基點全力培育消費者,可以利用消費中心和制高點的優勢,將北方醬香風格明顯的“承天門”系列醬酒,擴散至整個北方乃至全國市場。
其他北方醬酒同樣面臨“攻守”的戰略選擇,不過區域市場的高速發展,給予其一定的成長空間,這成為他們在面臨一線名酒沖擊之前的緩沖。
云門酒業總工程師、集團副總潘學森表示,在醬酒熱的大形勢下,山東省酒業市場容量接近90億元,而這一市場的消費容量正在進一步釋放。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山東醬酒市場容量將達到100億元~150億元。在這樣的態勢下,類似于云門這樣專注于醬酒生產的山東本土酒企將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10月11日舉行的“品味與價值——首屆‘北方醬香’戰略發展研討會”上,北方醬酒領袖型企業更為明晰地理順企業發展戰略、更為明白地呈現攻守思想,將北方醬酒的圖謀與愿景完整呈現。
同時,《華夏酒報》也會借助于專業傳播平臺與傳播手段,針對北方醬香的優勢進行深度挖掘、包裝與傳播,助推北方醬香迅速復興,在這一場醬酒熱潮中承擔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