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酒熱”潮涌不斷,在消費市場上嶄露頭角的北方醬酒品牌,終于以全新的面貌抱團出現。2020年10月11日,由《華夏酒報》主辦的“品味與價值——‘北方醬香’戰略發展思想會”在濟南舉辦。這次盛會之上,著名白酒專家季克良、著名白酒專家高景炎領銜坐鎮,北方醬酒主力企業齊聚,共同展現“北方醬酒”風采。北京、山東、黑龍江……北方醬酒企業分踞其中、運作已久且頗有成效,在《華夏酒報》倡導的“北方醬香”平臺聚合效應下,北方醬酒的浪潮已經成型。
一片藍海之中,誰是勇立潮頭的“弄潮兒”?早在2016年茅臺尚未全面升溫之際,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都酒業”)就重啟了醬酒戰略,成為這一波醬酒熱潮之中的佼佼者,而其推出的“文化引領,品類創新,品牌煥新,品質提升”四大戰略能否成為一面旗幟,為北方醬酒樹立發展模板?
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北京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北京釀酒協會副理事長、國家級白酒評委朱華
水土和風味,塑造北方醬酒個性
“北方醬酒的核心價值,來源于釀酒傳統和技藝傳承的歷史價值、來源于北方獨特的生態和水土所形成的品味價值,基于歷史價值和品味價值而形成的品牌價值。”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北京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北京釀酒協會副理事長、國家級白酒評委朱華點出了北方醬酒的“價值”所在。
以“承天門”為代表的華都醬酒品牌,其風格與來自南方的醬酒有著明顯不同。這種風格既有技藝傳承的印記,也有基于獨特生態和水土而顯露的個性。事實上,華都酒業一度是北方醬酒發展的引領者,其釀藝傳承融匯南北。
著名白酒專家、貴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院長吳天祥長期從事于醬香型白酒的技術、市場研究。他認為,北方醬酒的第一波熱潮起始于20世紀60、70年代——以周恒剛為代表的老一代白酒技術專家,立足于北方生態和水土,研發出“麩曲型醬香酒”,影響了北方諸多白酒企業。
華都酒業的前身北京昌平縣釀酒廠,即為“麩曲型醬香酒”的試點研發地。其后,在“八大名酒進北京”的歷史背景下,出于幫扶首都企業的目的,茅臺酒廠頂級釀酒師北上授藝,使得昌平縣釀酒廠掌握了“大曲醬香型”白酒工藝,成為北方醬酒的領導者。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昌平縣釀酒廠大力發展醬酒產業,改制后的華都酒業繼承了這一傳統,醬酒生產延綿不絕。至今,已經累積了3000余噸醬香型原酒,貯藏時長少則10多年、多則40年。
2017年,時任茅臺集團黨委書記李保芳在參訪華都酒業后,決定再續前緣,在釀酒技藝、品牌建設等方面繼續予以幫扶。在這種情況下,融匯了“大曲醬香”“麩曲醬香”工藝于一身、在北方獨特生態水土滋養下釀就的華都醬酒,形成了有別于南方醬酒的獨特風味。
不同地域、不同水土,造就了不同風味的名酒,這一點,業界早有定論。著名白酒專家、“源坤”創始人鐘杰就認為,風味食品都有其地域性,高度依賴于生態、水質、土壤、氣溫、氣候、微生物,再加上不同地域的釀造方法和貯藏方式,這以上的種種,讓每一種中國白酒都獨具特色,各有千秋。在朱華看來,不同醬酒板塊在區位上“南北有別”,除了釀造技藝的源流差異外,水土、生態與以貴州仁懷為代表的南方產區有著明顯不同,若不能在風味上做出“個性”,又如何在講求差異化的市場上取勝?
文化和品牌,撐起北方醬酒大旗
水土不同,“個性”鮮明。盡管北方醬酒在風味個性塑造上有了自己獨特的一面,不過,如何讓北方醬酒品牌勝出,這才是終極問題。
“茅臺鎮有上千家醬酒企業,品牌數量成千上萬,北方白酒企業涉足醬酒領域的也非常多,其中新生的品牌也以百千計。”有經銷商認為,提高品牌的辨識度成為當務之急。
立足于首都北京的華都酒業,在產品風味上凸顯“北方”的同時,同樣在品牌文化上扛起了“京派”大旗。
從麩曲醬香到大曲醬香的傳承和革新、北方水土與生態帶來的獨特口味,成為華都主打的“北方醬酒”底蘊所在,而具有地域特征的品牌文化,同樣是其以差異化面貌開拓市場、攻城略地的重要根基。
2016年,茅臺等名酒企業慢慢呈現回暖之勢,高端消費市場逐漸恢復生機。這一年,華都酒業管理團隊針對消費市場所做的調查顯示,北京高端白酒市場容量約為80億元,其中,茅臺占40億~50億元,五糧液占15億元左右,洋河、國窖、汾酒等品牌也都占有一席之地。北京本土品牌在其中僅占有約5億元份額。
這讓朱華看到了機會:“北京市作為首都,無論是旅游還是商務往來,白酒消費都占比極大,對許多消費者而言,來到北京卻喝不到本地產的、帶有首都地域標記的高端名酒,無疑是一種遺憾,這正是我們的機遇所在。”
在這種形勢下,既擁有獨特“個性”,又有著豐富“京派文化”意蘊的“承天門”醬酒應運而生。“承天門是北京皇城最大的IP,也是天安門的前身。”朱華認為,對老北京來說,“承天門”是京派文化的象征和名片,對來自全國的消費者來說同樣如此。華都酒業視承天門酒為戰略品牌,是北京文化名酒的集大成者,代表著北京地產白酒的最高水準。它立足于華都深厚的釀酒技藝傳承與多達3000噸的老酒儲備,融合皇家文化、京城文化、醬酒文化為一體,成為中國中高端醬酒品牌的全新旗幟。
資本加持與品類創新,規劃北方醬酒的未來
白酒市場日益多元,品牌林立,高低區隔。消費者的需求與喜好可在一夜之間改變,對于新晉勢力北方醬酒而言,如何持續增加與消費者之間的黏性,如何保持品牌持續的發展動力?這同樣是影響未來興衰的關鍵要素。
在朱華及其管理團隊擬定的醬酒發展戰略中,資本與創新是最重要的基礎。除了具有茅臺基因的背書外,北京首農食品集團、北京糖業煙酒集團兩級平臺也為華都酒業提供了雄厚的資本加持。作為首農食品集團旗下唯一的白酒企業,華都得到集團的大力支持,并且正在重塑北京地產白酒的格局,成為北京地產高端白酒的代表,一張北京白酒新名片!
2019年,國營體制的華都酒業引入多元資本,全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隨著其上級單位北京糖酒集團改制重組舉措不斷落地,酒類業務板塊利好不斷,這意味著華都酒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北京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北京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暉在相關活動上力挺華都:“華都的發展順應了醬酒浪潮的天時,地處首都北京的地利,茅臺幫扶的人和,以及上級平臺的支持。”
2020年10月13日,“融合創變,進無止境——2020華都酒業產業戰略發布會暨經銷商答謝會”在濟南舉行。朱華在會上表示,對于華都酒業來說,融合創變是二次創業的核心精神,也是企業不斷精進的方法論,更是未來發力的戰略方向。
華都酒業在這次會上發布了融合創變的重要成果——添加了蝮蛇提取液的養生老酒“華都天養酒”。華都天養酒針對高凈值人群的養生需求,以三十年醬香老酒為基酒,并且添加了珍稀的蝮蛇提取液。這無疑也是華都酒業品類創新的重要成果,在朱華看來,這款產品有效形成了競品區隔,鏈接了高層次客戶群,也給市場運作留下了利潤空間,勢必會引領一波養生醬酒的消費熱潮。
資本加持和品類創新,成為華都酒業贏取未來的重要基礎,南北釀藝的融匯、京派文化的弘揚,則為華都酒業旗下的產品提供了卓越的品質和豐富的內蘊。未來,華都酒業將進一步提升品牌和企業形象、有效開拓市場,從而帶動北方醬酒以及北方酒水行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