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問題是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問題,牽涉到戰略定力,需要集思廣益求同存異。
筆者的拙見是:慎行高端化,踐行升級化。
慎行“高端化”
近年來,白酒業熱點不斷。先有年份酒熱,再有醬酒熱,高端化又成為當前的一個熱詞。有人士從良好的愿望出發,提出:高端化是白酒業的發展方向。應該說,一些具備條件的企業推出高端酒本無可厚非,但把高端化作為發展方向鼓勵大家都去生產高端產品就值得商榷了。
從白酒企業看,高端化應有一定的基礎和必要的條件,包括但不限于獨特的生態環境、精湛的工藝技術、深厚的歷史文化、對應的消費群體、超強的品牌影響力。可見,這不是每個白酒企業都能做得到的。高端化產品必須具有的專屬基因:其一為稀缺性,物以稀為貴,人人都能搞出來的東西難言高端化;其二為標桿性,成為某一品類公認的旗幟;其三為獨特性,其他企業難以復制。總之,立得住叫得響的高端化產品一定具有鮮明的核心競爭力,即自身所獨有而他人又不易模仿的能力,比如茅臺。但是,茅臺能一騎絕塵,既有現實條件,也有歷史因素,既有主觀努力,也有客觀助力,故難以再造。
從市場環境看,對一些同仁津津樂道的消費升級、中產階層擴大等話題要做全面分析。誠然,廣大群眾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逐年提高是不爭的事實,但6億人月均收入只有1000元也是客觀存在的;達到中產收入水平的人已達4億左右是不爭的事實,但他們中的許多人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撫養,甚至還背負沉重的房貸也是客觀存在的。即使富裕人群,其主流消費趨向也是休閑娛樂、旅游觀光、美容健體、子女教育等,花高價買瓶酒喝未必是高頻率的事。至于政務商務消費,其受政策管控和其他因素的制約,也不可能接納無限多的高端酒。所以,消費升級不等于消費高端化,中產階層擴大不等于消費奢侈化。把高端化作為白酒的發展方向缺乏市場支撐,基礎不牢。
從社會輿論看,一些人士對高價酒頗多微詞,不管筆者是否完全贊同他們的觀點,但這確實需要引起行業的高度重視。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高端化需要適宜的土壤、肥料、水分、光照,揠苗助長是不行的,盲從、跟風、趕時髦只會積累風險、浪費資源、分散精力、透支品牌。目前,搞高端白酒的不少,但真正成氣候的不多。一些高價酒并沒有喝進消費者的嘴里,而是躺在企業或渠道的倉庫里。因為消費者是聰明的,性價比永遠是他們心中的一桿秤。對企業來說,持續暢銷的產品才是王牌,實現利潤的持續增長才是王道,自由現金流持續充沛才是王者。盲目搞高端化,難免務虛名而得實禍。
總之,高端化不是不能搞,但它只適宜部分酒企搞,不具備普遍性,所以不宜作為白酒發展方向。
踐行“升級化”
那么,白酒的目標導向應該是什么呢?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行業內外形勢,筆者認為,白酒發展方向宜定為升級化。
從行業層面看,升級化就是實現發展方式升級,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從2019年8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到不久前舉行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都強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對此要求,我們重視不足、落實不夠。目前,白酒業從整體上講是大而不強,國際化水平不夠高,重要原因是產業基礎能力較薄弱,有些事講不清說不透,如白酒的健康化問題,因而話語權不強。為此,應加強基礎理論、關鍵技術研究,樂于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勇于創新創造。同時,要繼續完善標準、檢測、計量、認證、信息等基礎服務體系,加大對這些方面的資金和人力投入,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強弱項補短板,如白酒標準如何讓國際認可等問題。還要加大對材料優選、設備改造、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實現酒業的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的供產銷一條龍,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爭取價值最大化,在提高供應效率的同時降低供應成本,提升酒類產業鏈及價值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
升級化從企業層面看,就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強改革的力度幅度和創新的深度廣度,實現酒企體制機制經營管理的全面升級。從當前情況看,白酒業產能嚴重過剩,但不少酒企在規劃“十四五”時還在追求產能大增,低水平重復建設的隱憂仍存,“去產能”的要求凸顯。從歷史角度看,行業多年來關注的是白酒類產量、收入、利潤,而對產銷率、庫存率的重視與研究不夠。除茅臺等極個別產品外,白酒恐怕都是供過于求,大量白酒睡在企業和經銷商的倉庫里,“去庫存”的任務很重。如何發掘蟄伏的消費潛力、尋找未開發的市場乃是當務之急。從風險防范看,不少酒企的銷售收入里有許多是應收賬款,又有大量的銀行貸款和財務費用,資產負債率高、資金周轉率低,現金流甚至長期為負,“去杠桿”的問題亟待解決。從經營視角看,練內功、強管理、增效益是永恒的主題,“降成本”是其中的關鍵,而決策失誤是最大的無效成本,投資失誤是最大的成本浪費。如何降低人財物的使用成本、供產銷的流通成本,是考驗企業的一道關口。
從“補短板”的要求看,各個酒企的弱項不完全一致,但“創新能力不夠”“可持續性不強”可能是共同的短板,這就要求酒企在發展的取向上把做強做優放在第一位,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千方百計補弱項,切實提高發展質量。
從產品層面看,升級化就是落實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兼顧內外因,逐步提升產品檔次。生產低端產品的企業向中端產品升級,生產中端產品的企業向中高端產品升級,生產中高端產品的企業在總結經驗審時度勢的情況下向高端產品升級。摸著石頭過河、循序漸進的產品結構升級,風險較小而成功的可能性較大。它既符合企業自身的要求和實際,也適應消費結構升級和產業結構升級的大趨勢,有利于實現高質量發展。
總之,升級化符合中央對經濟發展優化升級的要求,也符合酒業的實際,所有酒企都可以實施,具有普遍性,所以宜作為白酒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