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剛剛邁出變革的步伐,那年,白酒行業收入約為200億元。
25年后的2020年,中國白酒銷售收入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1995年的200億元僅與2019年的6308.4億元相比,足足增長了30多倍。
業界人士認為,隨著20世紀90年代以批發、零售為主的“小、散、亂”業態被營銷與文化并重、線上和線下并行、大商超商領跑,誠信服務至上的酒類流通新生態所替代,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數據的背后是酒類流通市場發生了深刻的“蝶變”。
1118億瓶酒連起來可繞地球558圈
12月10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二十五周年會員大會在重慶召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姜增偉,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周克勤,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中國商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周京英,中國酒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延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強,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劉員,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劍南春、舍得、古越龍山、國臺、寶豐等近百家知名酒企,全國各省市酒業協會代表,商源、蘇糖、人人大、1919、象嶼等知名流通企業出席本次會議。
25年來,中國酒類行業經歷了計劃供應、市場供應和流通渠道扁平化、多元化、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與體驗化的過程。隨著社會進步發展,人們對酒類的消費需求,在貨真、價實、誠信的基礎上,還關注體驗性和便捷性。酒類流通行業積極適應,創新服務,充分滿足了市場需求,有力推動了酒類消費的增長與升級。
酒類消費的活躍表現,離不開酒業與市場的“一體化”關系。酒業在市場扎根很深,流通就是扎在市場里的“根”,敏銳地發現市場需求,作為上游生產供給改革的指引,同時又充分滿足和服務于消費需求。
數據顯示,中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量總和是5590.13萬千升,其中白酒產量785.9萬千升,啤酒是3765.3萬千升,葡萄酒是45.1萬千升,黃酒是353.1萬千升。
根據這組數據算一筆賬的話,按照500ml/瓶計,相當于酒類流通行業一年賣出了1118億瓶酒,酒瓶連起來可以繞地球558圈。這背后是酒類生產行業、流通行業營銷改革不斷升級和創新的結果。
姜增偉表示,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二十五周年,其實就是酒業與市場“一體化”關系的充分體現。通過這個平臺,酒廠、酒商和酒類零售的最優秀代表聚集在一起,產業各個環節鏈條之間進行充分溝通交流,大家一起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廠商同心合力,才能讓消費更旺更強。
“人們的酒類消費需求不斷提升,在喝真酒、喝好酒的基礎上,越來越注重酒類消費的場景、文化、體驗和服務等附加價值。廣大酒類流通企業積極適應這種變化,加快轉型升級,在產業端和消費端之間,建造了高速路、高架橋,從而將社會發展、消費升級的外部趨勢,切實轉化為酒業壯大發展的強大動力。”王新國指出了酒類流通行業的積極變化。
25年來,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在推動酒業持續向好發展的同時,幫助會員企業、酒類經銷商成長壯大,在行業變局中掌握主動權,促進長效發展。特別是2013年以來,開展創建以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為目標的“國家級放心酒工程”。七年來,“國家級放心酒工程”共產生示范店5批次791家,樹立優秀標桿,提升企業形象,彰顯品牌價值。
周京英認為,為了與消費升級、需求升級的外部趨勢相適應,引導和推動酒類流通的創新升級,“中國酒業營銷金爵獎”的評選體現了流通在經濟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極具行業價值。在優化頂層設計上從不同維度,以廠商相交、相通、相融的方式,促進酒類行業上層建筑的優化完善,發揮領袖廠商的龍頭作用,帶動中國酒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創新發展,共話酒類營銷新時代
中國酒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延才表示,建立誠信體系、引導流通升級、優化頂層設計、賦能酒業營銷、組織學習培訓、履行社會責任、推進標準建設、排解行業問題,長期以來,協會在八個方面的努力已經見效,為酒類流通行業的進一步向好發展,給予有力指導。關注和研究“雙循環”經濟格局下的酒業發展,對激發消費、拉動消費起到了顯著作用。
回首崢嶸歲月,在協會建立以來的二十五年里,經歷了酒行業的不同發展階段,包括“終端為王”、“渠道為王”的市場強勢階段,包括“廠家主導”、“品牌為王”的產業強勢階段,但無論廠商的市場強弱地位如何變化,酒類流通行業的價值站位卻始終不高。未來,協會將通過各項工作的開展,提高酒類流通行業的價值站位,樹立“現代服務”“文化傳播”“健康生活”等酒類流通高級價值,為行業發展爭取更大主動,拓展更大空間。特別是加強對酒類流通商業品牌的傳播推廣,提升其行業地位和社會影響,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讓酒類商業價值有更加充分的發揮和表現。協會將更加廣泛地開展行業交流活動,促進酒類流通各環節關系的深化,促進成為生態整體,共生共好,共享共贏。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市場規模為35.84萬億元,數字經濟占中國GDP的36.2%。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一系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正蓬勃興起,數字時代已然到來。數字化革新之下,白酒擁有了全新機遇,酒類營銷尤其面臨發展挑戰。
在12月11日舉行的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酒類營銷數字化高峰論壇上,V積分數字科技合伙人蘇婕以頭部品牌私域用戶運營為例進行闡釋,認為通過電商、線下銷售門店、社會化營銷平臺的在線化,可以幫忙找到消費者,數字化能將消費者的消費頻率、消費能力具象化。青島啤酒創新營銷事業部電商總經理史永剛以《消費品的新舊兩個世界》《數字化營銷思考》強調了未來私域流量對于盤活會員能力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酒類流通企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業態分散,假貨泛濫、定價混亂等行業亂象,令消費者、頭部酒廠和終端零售商頭痛不已。“保真”二字,成為流通行業的核心命題之一。自2013年以來,協會開展創建了以行業自律、規范市場為目標的“放心酒工程”。參與示范企業(店)由各省、市協會審查推薦,經過協會審核、專家審議、社會公示等過程,最終產生“放心酒示范店”。2017年,在第三批評選中,協會首次將放心酒示范工程擴大到生產領域,從源頭為消費者保駕護航,進一步規范了酒類流通秩序,為消費者營造了放心健康的酒水消費環境。在12月10日的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二十五周年會員大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159家企業榮獲2020年放心酒工程示范企業(店),為行業整體的誠信經營創造了良好氛圍。
強筋壯骨,共話酒類營銷數字化。圓桌論壇環節,暢銷書《深度粉銷》作者、粉絲營銷專家丁丁、華龍酒直達董事長翟山、VETO年輕派威士忌創始人顧磊、快手食品酒水行業總監王京、北京通達韋思總經理王石斯,就多維視角下的酒行業數字化進行討論時,也提到了酒類營銷數字化的難點和痛點。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進口酒專業委員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數字化營銷專業委員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團體標準技術委員會的成立為行業細分領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王新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