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位報友秦夢卿到湖南長沙旅游,意外獲得了兩份《長沙啤酒日報》。這位與我交往多年的報友知道我專門搜集全國各地的“酒報”,于是專函給我掛郵了這兩份《長沙啤酒日報》。雖說兩報其中一為2016年10月15日,另外一為2017年6月26日,相距近兩年,我還是捧讀了良久。
《長沙啤酒日報》由“長沙壹零陸生啤精釀餐吧”出品,兩期報的頭版各有兩篇打頭的美文引人入勝。其一,著名媒體人龔曉躍撰寫的《都沒有幾個酒肉朋友,您這人生可真是三俗》,其二是詩人撒韜所作的《我在l06的7個女友》。
《長沙啤酒日報》報名奪人眼球,“啤酒”紅得耀眼,而“日報”足以吊人胃口,盡顯“長沙壹零陸生啤精釀酒吧”生意之興隆。報頭下醒目的“免費贈閱 歡迎帶走”字樣彰顯了經營者的自信。
二三版是生啤、進口啤酒、飲料、烈酒、簡餐的明碼標價和告示與招牌。
四版是關于啤酒的專題。如《為什么啤酒有那么多種顏色?》《最適合冬季的啤酒原來是……帝國世濤》……
就連一四版與二三版中縫都有利用。
當然,唯一缺撼也是致命傷的地方是,從報頭處到各版首、版尾,筆者均無發現《長沙啤酒日報》的期刊數,也就無奈將這份標榜為“日報”的啤酒報,視為一家酒吧的工作報,客戶聯系報。
癡迷收集“酒報”
收藏界的收藏品如萬花筒,可謂琳瑯滿目。在酒業的收藏品中,有人集酒報、有人集酒標,亦有人專門收集異型的空酒瓶,還有人專事收藏酒的廣告宣傳品、酒類紀念品等等更是大有人在。其中,酒報與酒標的追隨者可謂最眾。
可以說,有五花八門的酒類,就有形形色色的酒標,就有“貪得無厭”的尋標人;同理,隨著酒業的發展,酒報的出版亦逐年紅火,必然引得集報界的酒報專題研究者樂此不彼,聞酒而動。
酒標從大類上可分為啤酒標、葡萄酒標、白酒標、黃酒標等等,從專題上又可分為山水酒標、動物酒標、景觀酒標、地名酒標等等。
而酒報更是星羅棋布。我國除了有一張全國公開發行的酒業報紙——《華夏酒報》外,還有《莓酒家人(由山東黑尚莓生物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瑯琊臺酒報》《蘭陵美酒報》《燕京金川啤酒》《青島啤酒報》《漢斯啤酒報》《茅臺酒報》《雪花啤酒報》等上百家酒廠的企業報。的確是一個“酒”字便亮出了報的內容。然而,也有報名沒有“酒”字的酒報。如《中國沱牌報》,系四川沱牌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現為沱牌酒業)主辦的酒類報紙,而另外一份由湖南長沙昆侖酒有限公司等三家單位聯合主辦的《葆春通訊》報,則系“宮廷葆春酒”的行業報,還有《國井》,屬于山東扳倒井集團的報紙。
酒報、酒標,前者系酒的標志,后者是酒文化的延伸,而搜集與研究有關酒的系列收藏品的興趣者,則是酒字當頭,時刻陶醉在酒文化的氛圍之中。
作為一名收藏報紙的愛好者,筆者收藏酒報,完全屬于“葉公好龍”式。因為筆者并不喜歡喝酒,但是,筆者由于癡迷于酒報的收藏,所以一旦知道誰有酒報轉讓,總是千方百計與其進行交流交換。
至今,筆者已經擁有全國各地酒報將近百種,這些星羅棋布在全國各地的酒報,形式各一,有關于酒文化的,如典型的《中國酒文化》;有純粹談酒論詩的,如《全國詩酒報》;但是,大部分酒報屬于酒類飲料行業報,如《茅臺酒報》《金不換酒報》《青島啤酒報》《雙洋酒報》《瀘州老窖報》等等。在這些酒報之中,《諸葛亮酒報》《乾隆酒報》《國王啤酒報》《堯王酒報》等帶人名的“酒報”亦各有其特色。
因為喜歡“酒報”,筆者愛屋及烏一些“酒店報”,還收藏有《山東酒店報》,甚至只要涉及到“酒”的報紙都收藏著,比如《97國際啤酒節指南》,亦在筆者的“酒報專題”中。筆者認為,收藏應該是愉悅身心的事情,只要喜歡是不需要講太多大道理,也沒有必要說足夠小理由的。筆者收藏報紙的目的,就是在于收藏快樂,快樂收藏!能體會到收藏中的樂趣足矣!
雖然筆者并不喜歡喝酒,但是,并不影響懷著激情瀏覽與欣賞這些酒報,品味把玩這些酒報,使自己完全沉浸在美酒飄香的趣味之中,難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