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爆發恰遇春節,抗疫、防護物資極為緊缺。中國酒業人立即化身為抗疫、防護物資的采購員、保障員、供應員進行全球及各地之間的抗疫、防護物資采購儲備。
2020年1月26日,五糧液集團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款3000萬元。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五糧液共計為抗擊疫情捐款9200萬元,同時提供醫用酒精、醫用口罩等應急物資;2020年1月27日,汾酒集團向湖北紅十字會捐款2000萬元;2020年1月29日,茅臺集團捐贈8000萬元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2020年1月26日,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緊急啟動疫情防控物資、藥品全球采購行動,將正在國外參加商務活動的工作組立即轉為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采購工作組,發動旗下境外員工及全球經銷商,在北美、歐洲、非洲、大洋洲、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緊急尋找、采購各類防疫、阻疫急需醫療物資,并將首批采購的醫用防護口罩7萬只、防護服1000套、藥品2000瓶、護目鏡13000個、手套13000雙采購到位發往國內;2020年1月24日,國美酒業集團旗下的山東浮來春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緊急進行酒精裝車,共計13噸醫用消毒酒精于當日下午發往武漢;疫情初期,勁牌公司捐贈5000萬元的藥品和5000萬元現金;2月2日,洋河股份在捐款2200萬元后,再次向宿遷捐贈20000公斤消毒液,50000只口罩等抗疫物資……
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7月初,酒行業提供的社會援助超過了15億元。
“疫情無情,酒業有愛。在抗疫物質源源不斷地運往武漢,發往抗疫第一線的同時,酒業的行動折射出人性的光芒,展現了酒業人應盡的社會責任,樹立了關愛社會、關心消費者的形象,提升了消費者的信任感。”業內人士指出。
隨著疫情防控逐漸向好,酒行業吹響了復工復產“集結號”。
2020年2月10日,五糧液開始復工復產;汾酒結合自身情況,從2月10日起,陸續分三個階段精準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2020年2月18日,時任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的宋書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在中國酒業協會發布《關于有序推進酒類生產和經營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倡議書》后,截至2月18日,全國80%的酒廠實現了復工復產。
患難之下見真情。疫情下,復工復產后的酒行業更溫暖、更和諧團結。
疫情對酒類產品的消費場景產生了重創,給渠道經銷商帶來巨大壓力。為重振經銷商信心,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郎酒等酒企紛紛向經銷商推出了幫扶措施及慰問物資,攜手經銷商拼搏進取,砥礪前行。
2020年年底,酒業捷報頻傳,五糧液業績實現穩中進步,穩中上升,銷售、利稅持續增長;汾酒在疫情之下實現了逆勢增長;茅臺集團超額完成年度目標……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酒業人用實際行動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