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里,酒品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無論是婚喪嫁娶、交際禮儀,還是大大小小的節日都少不了酒。
進入到2021年,隨著初代00后都已成年,酒水消費的新趨勢也愈發年輕化、潮流化和低度化。
相關報告顯示,低度潮飲酒Alco-pop正在顛覆中國傳統的酒文化,成為年輕人可以自主掌握的新酒精生活方式。
低度潮飲酒來襲
那么,什么是低度潮飲酒Alco-pop?
根據《中國年輕人低度潮飲酒Alco-pop品類文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低度潮飲酒,Alco-pop,即為酒精度15度以下、甜味突出的低度酒,以及部分無糖蘇打酒,一般含有水果元素。
通俗地說,小甜水、果啤、果酒、預調雞尾酒基本都在這個范疇內。“這類酒沒什么酒精感,比果汁有意思和復雜。可以讓考慮健康又想喝酒的消費者過過小癮,并嘗試不一樣的新鮮口味和潮流。”國際葡萄酒之聲聯合創始人李燕萍告訴《華夏酒報》記者,低度潮飲酒在全球已形成趨勢,可以預見,其在中國市場也將很有潛力。
目前,低度潮飲酒在中國的萬億酒水市場份額中僅占據0.3%,但其增速卻遠超白酒、啤酒和葡萄酒,在整體酒類市場中呈現出良好的品類增長勢頭。
據天貓新品創新中心發布的《2020果酒創新趨勢報告》指出,截至2020年11月,梅酒增幅為90%,預調雞尾酒與果酒的增幅為50%,拉動品類增長的是近70%的購買人數的增長。而增長的主客為18~34歲的女性,生活于一線城市的消費者、新銳白領、精致媽媽、資深中產和GenZ人群(千禧后一代)正在成為酒水消費的主力軍。
另據CBNData消費大數據顯示,85后、90后和95都是酒水消費的代際增量來源,同時95后具有顯著的消費占比提升趨勢。關鍵人群有增量顯著高于男性的90后女性消費者、小鎮青年和具有高消費力的高校學子。
顯然,“她”力量以及年輕消費群體更潮的酒水文化消費觀念與行為使得低度潮飲正以充滿可能性的強勢姿態進入傳統飲品市場。這從近幾年的各大酒企、各類酒種推陳出新上也可以窺見一斑。
先是濃香“老大”五糧液率先成立仙林果酒公司,不斷推出低度水果口味的潮飲——冰爆、青梅果酒等;茅臺在2017年推出低度雞尾酒“悠蜜”(UMMET),兩年后又推出了“悠蜜”藍莓酒;隨后,瀘州老窖也成立了果酒公司。在2019年推出了“青語”“花間酌”“拾光”三款酒之后,瀘州老窖又于2020年,聯名漢服國風文創品牌推出了“仕女圖鑒青梅果酒”。
眾品類中,不得不說的還有白酒低度潮飲的流行教主——江小白。2019年,江小白旗下江記酒莊推出主打低度青梅酒的新品——梅見,甫一上市,就獲得了不菲的戰績。2020年,梅見更是頻繁亮相各大主播的直播間,據統計,天貓2020年“618”和“雙11”果酒類榜單中,梅見銷量均是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低度潮飲的愈發流行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強關注。
2020年5月,低度酒飲品牌“利口白”獲得真格基金數百萬美元融資;8月,成立不到1年的“貝瑞甜心”宣布獲得由經緯中國獨家投資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11月,“蘭舟”宣布完成天使輪融資,資方為天使灣創投;12月,德迅投資獨家為“走豈清釀”完成千萬元級別天使輪融資……
此外,還有無數新品牌在微博、抖音、直播等平臺上脫穎而出。
據統計,2020年,僅天貓新加入的低度酒品牌就有5000多家。
在銷量激增、資本頻頻入局的趨勢下,低度潮飲正以大浪席卷之勢滾滾而來,并成為年輕消費者心中區隔于白酒、啤酒的重要酒精選擇。
新酒精生活方式
為什么年輕人如此鐘愛低度潮飲?
“低度潮飲,是年輕人的消費潮流及社交需要的產品,之前RIO的成功帶動了各種低度果酒類產品的開發及上市,年輕人追求潮流及小眾化的品牌,以彰顯自己的個性和品位。”北京圣雄品牌策劃有限公司創始人鄒文武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低度潮飲的興起,預調雞尾酒的“頭牌”——RIO功不可沒。
2020年,第一財經金字招牌評選中首次出現“預調酒”品類,RIO作為國內預調酒領域的破冰者和先驅者,成為該品類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代名詞。
“低度潮飲的崛起,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力就是年輕女性的自我覺醒,帶動了低度潮飲酒的更好發展,年輕女性敢喝酒,愿意微醺。”鄒文武進一步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名酒企業開始低度潮飲的開發和品牌建設,未來的市場規模將到達300元~500億規模。
對此,柳河山莊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釀酒師胡首芳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作為女性釀酒師,自2018年從國外學成歸國后,她就不斷在自家酒莊中小批量試驗低度易飲香氣濃的果酒,一方面是自己喜歡,另一方面,也是緊跟市場潮流趨勢。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接受新鮮事物,不僅愿意嘗試,也愿意為此去埋單。去年,我們做成了一桶Cider,內測反饋非常好。因為很少有人會拒絕蘋果的香氣,而且發酵酒又比較健康。”胡首芳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已經有不少采購商、經銷商找到他們,都是看好消費過后的高市場回購率。
不容忽視的是,低度潮飲的崛起也折射出年輕消費者新的觀念和生活方式。據《白皮書》研究發現,年輕消費者希望在工作中能“像個人一樣”享受生活,渴望“純凈社交”,沒有人設壓力、不被社交禮儀束縛;同時希望保持日常快樂和自在的機制,主動激活身體與情緒保持快樂能量。
另外,生活高壓下選擇獨居、宅居的年輕人也希望通過獨自飲酒完成私人治愈。
因此,低度潮飲正代替啤酒和普通碳酸軟飲,成為佐餐、社交聚會和戶外場景的新飲品選擇。因為低酒精度能帶來可控的微醺,讓人愜意放松而身體不會有不適;同時甜味和果味增強了適口性、搭配多重食物都不突兀;此外,高顏值包裝讓人眼前一亮,并點綴平凡日常及特殊時刻。
“我們的飲酒年齡還在不斷地往后推進,現在00后已經開始逐漸進入飲酒的主要潮流了,他們越來越潮,越來越有新意,新潮的酒類消費場景一定也會越來越流行。”飲鑒創始人鐘宇辰指出,賞心悅目的設計、新鮮多元的飲品體驗,加上豐富口感帶來的立體感官體驗,讓低度潮飲在中國市場嶄露頭角,未來,定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老品牌積極創新,擁抱這一酒類消費的細分領域。
對此,《白皮書》指出,伴隨著品類升級,消費者嘗試意愿強烈,低度潮飲還存在品牌粘性差等問題,因此對品牌的創新速度提出了要求,企業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滿足多樣化的體驗訴求。
同時,低度潮飲酒的認知和轉化仍然高度依賴線下渠道。因此,酒企需要加大線上的投入和線下的融合。一方面,傾斜線上平臺的資源,有助于品牌觸達更廣泛的消費者;另一方面,品牌可以積極拓展新渠道主動出擊,例如自動售貨機與外賣。
此外,《白皮書》提醒廠家,低度超飲酒的場景細膩且多元,需要品類形成合力,在場景上進行全方位的滲透與教育,才能真正沖擊現有的酒文化,打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