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里有句俗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在古人的眼里,時間的珍貴,是用金錢都難以衡量的。但在今天,一秒鐘可以創造多少價值,足以用數字來量化。
據大數據統計:一秒鐘,中國餐飲收入約13.6萬元;一秒鐘,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約31萬元;一秒鐘,中國消費品進口額約4.97萬元;一秒鐘,海南免稅店賣出商品1038元……
當我們還在拼手速“秒殺”時,這一秒又一秒,卻不斷疊加出中國人一年約40萬億元的消費量。而酒類,作為鏈接人們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又怎會錯過如此“海量”的消費市場?
2021年5月6~10日,由商務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在海南省海口市盛大召開。
據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局長韓圣健介紹,首屆消博會展覽總面積為8萬平方米,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精品展。
其中,國際展區6萬平方米,占參展總面積的75%,參展企業648家,參展品牌1365個,來自69個國別和地區。國內展區2萬平方米,參展企業857家,參展品牌1263個。
作為國內首個以消費精品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消博會的舉辦不僅優化了國內消費領域供給側改革、促進了境外消費回流,同時在推進國內消費轉型升級下,構建起國內國際互促的“雙循環”發展大格局。
4天的時間里,這場聚焦全球“高、新、優、特”產品消費的精品展人潮涌動,《華夏酒報》記者在現場感受到,海南“shopping”已成為一種新風尚。
據官方統計,首屆消博會共迎來各類采購商和專業觀眾超過3萬人,進場觀眾超過24萬人次。在“高”熱度下,國內外酒類企業也收獲頗豐。可以說,一系列新消費、新產品和新服務的背后,正是中國酒業巨大的消費潛力在賦能。
進口烈酒大放異彩
如果要說本屆消博會上酒類最靚的仔,非愛丁頓洋酒集團莫屬。
作為全球單一麥芽威士忌最暢銷品牌——麥卡倫的擁有者,愛丁頓洋酒集團與深圳市鴻之佳商貿有限公司簽署了合作訂單,年度意向金額超過1億元。這也是麥卡倫品牌在中國南區(廣東、廣西和海南區域)最大的一筆訂單。
“對于麥卡倫來說,這不僅是一次亮相,更展示了我們對未來中國市場的信心及承諾。希望借由消博會的平臺,讓進口品牌、產品通過內地商業合作伙伴,更精準地滿足國內消費者持續增長的消費需求。”愛丁頓洋酒(上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是全球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
對國際酒類品牌而言,中國是當下最令人關注的酒業市場之一。國際酒業巨頭保樂力加攜手騰訊發布的《洋酒興趣粉絲藍皮書》顯示,在社交文化與消費升級的共同培育下,中國洋酒市場已進入“最好的成長發酵時代”。
為此,本屆消博會上,保樂力加攜旗下92款享譽世界的烈酒與葡萄酒品牌重磅亮相,產品不僅涵蓋干邑、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力嬌酒、香檳等葡萄酒和烈酒的主要類別,參展數量還創下歷年來之最。
“保樂力加對于海南發展成為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充滿信心,海南也將是我們未來重點布局的區域之一。”保樂力加中國董事總經理高晟天(Jean-Etienne Gourgues)表示,“得益于中國消費市場的強大韌性與活力,我們在2021財年前9個月取得銷售額增長34%的出色成績,這也意味著我們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喜愛。”
事實上,從各大電商平臺的銷售數據來看,洋酒在中國市場確實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消費者需求也日趨多元。
拼多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其洋酒銷售額同比增長200%,進口威士忌、白蘭地以及法國干邑等品類熱銷。而年輕人群則是洋酒消費生力軍,其中,90、95后的消費占比持續提升,成為洋酒市場中的新鮮驅動力。
“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年輕,中國市場的產品越來越時尚和時代化,尤其是疫情后中國酒類市場的發展提速,我們在和迭代的中國消費者一起成長,市場也在擁抱國際品牌。”5月7日,路威酩軒(LVMH)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吳越攜公司一眾高管亮相消博會并表示,對LVMH旗下的酩悅軒尼詩品牌來說,參加消博會絕不僅是參與一次展覽,而是一種姿態——對海南的開放和中國市場前景充滿希望。
同樣看好中國市場的,還有全球知名烈酒集團帝亞吉歐。本屆消博會上,帝亞吉歐展出旗下核心威士忌品牌——尊尼獲加藍牌和蘇格登、百利甜酒,以及中國白酒品牌水井坊。
《華夏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為邀請現場觀眾品鑒世界酒品,探索品牌故事,帝亞吉歐還舉辦了“飲酒智慧”測試(DRINKiQ)等系列活動,在與消費者趣味互動中,傳遞“理性飲酒”理念。除此之外,全球高端烈酒市場領軍者人頭馬君度集團、古巴百年酒企百加得洋酒集團等烈酒巨頭也悉數亮相。
盡管首屆消博會外資酒企和外資品牌占大頭,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正是中國市場的果敢、包容與自信,使其經受住了疫情帶來的空前考驗而后迅速崛起,并以自身開放推動全球化向前發展,為世界酒類經濟的復蘇提供了新的增長動力。
國潮正當時
“消博會不僅展示了國際消費品牌,還設有國內展區。”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這既為各國消費精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展示交易機會,也為中國各地和各國消費精品銷往世界創造商機。
據悉,本屆消博會上,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廈門、大連2個計劃單列市,分別組織本地消費精品和老字號參展。其中,還包括川酒、通化產區、寧夏賀蘭山東麓產區在內的一眾國內知名白酒、葡萄酒、黃酒以及啤酒企業。
作為中國名酒領軍品牌、山西代表品牌,汾酒此次攜絲路汾酒、青花汾酒、竹葉青酒等兼具清香特色與藝術美感的高品質產品積極亮相消博會,不僅為國內外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的產品,還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客商前來問詢接洽。
對此,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表示,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汾酒是先鋒,通過積極融入消博會,高效地觸達國內市場,優化供給結構,服務國內大循環;同時積極走出去,走向世界舞臺中心,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可以說,首屆消博會的舉辦,不僅展現了世界消費市場的新機遇,也刺激著汾酒市場潛力進一步爆發。
值得關注的是,國貨復興也帶動了國潮來襲。在以“貴州風情”為主題進行布展策劃的貴州展館里,特別選取了最具貴州特色的產品在大會上呈現,包括“醉美貴州,優選醬酒”“中國茶海,優選好茶”“綠色生態,優選農特產”“多彩非遺,美好生活”和“印象貴州”五大展區。
在展廳內記者看到,為貴州的民族風情點贊的人絡繹不絕,紛紛感嘆“貴州的銀飾很精美!”“貴州的醬酒也好喝!”據悉,本屆消博會上,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省習水縣習酒銷售公司以及貴州惠群貴禮名優特產商貿有限公司3家企業向參會嘉賓展示了濃郁醬味的貴州美酒,并推薦享有“酒鄉”美譽的貴州和令人陶醉的貴州酒文化。
中國酒文化歷經千年而不斷,正是因為順應消費升級,在變中求新。因此,本屆消博會上,國潮創新也成為復星集團參展的看點之一。
旗下多個國內知名消費品牌、老字號品牌,如金徽酒、舍得酒、梅眉青梅酒等,均攜其主打產品閃亮登場,展現本土消費品牌的魅力。
展會期間,金徽酒業和舍得酒業相繼通過線下線上結合、場內場外互動等“新”形式,為消費者呈現復星消費精品“盛宴”。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兩家酒企正深度融入復星生態“大家庭”中,通過產業協同的乘數效應,開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同時,梅眉青梅酒還推出針對“酒精小白”和愛酒人群的低酒精度酒飲——梅眉日日晴青梅氣泡酒,以助力更新消費理念,引領消費潮流。
顯然,“質量好”不再是選購商品的唯一標準,“有故事”“顏值高”的商品將更受青睞。
“在商品的傳統基礎功能之外,消費者更重視品牌體驗、文化體驗,這是消費升級的重要表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指出,順應年輕人的消費潮流,在消費體驗上創新,國貨才能保持競爭優勢。
中國市場的磁吸力
如何提質創新,發掘中國酒業的新消費,探索國產酒類品牌的最新發展趨勢,以及未來持續增長的新路徑已迫在眉睫。
因為,洋酒品牌正變得越來越“中國通”。據京東超市發布的《2021酒類線上消費白皮書》顯示,威士忌、白蘭地等洋酒產品在國內消費市場正不斷地將品牌年輕化,而年輕化的背后正是龐大的Z世代消費者的磁吸力。
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Z世代洞察報告》顯示,我國95、00后Z世代活躍用戶規模已經達到3.2億,線上中高消費能力人群占比74.5%。再結合《2021年京東洋酒行業用戶洞察白皮書》發布的數據來看,國民洋酒飲用意愿不斷加強,飲酒場景趨于日常化。
不僅如此,用戶購買洋酒的價位也逐步由低端向中高端上探,《白皮書》顯示,當下,中高端洋酒消費正不斷進階,單升600~1000元、1200元以上的洋酒市場快速增長。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表示,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
“我國已經進入消費升級的重要階段,中國消費者對多樣化、個性化和高品質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陳文玲說道。
國家統計局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統計顯示,2021年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9%,與去年四季度相比環比增長1.86%,并且復蘇態勢還在進一步增強。3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4.2%,增速比1~2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顯然,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正在加速釋放酒類消費的潛力。盡管2020年,中國酒業保持穩步增長,釀酒規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353億元,同比增長1.3%,并且良好的增長態勢也延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
但在新發展格局下,“外來的和尚”都會念經了,國產的酒類品牌更應順勢而為,借勢國潮,掌握國內、國際酒類消費市場的話語權。“有研究顯示,品牌價值每增加1%,會給這個國家GDP帶來0.13%的提升。”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杜建剛表示,“雙循環”背景下,優勢品牌的集合不僅有助于在國際上打響知名度,更是中國挖掘內需潛力、開拓國際貿易的新契機和新舞臺。
在絲路規劃研究中心理事長陳元看來,著力培育優勢品牌集群是挖掘產業優勢、推動品牌創新升級、形成集群合力并以集群品牌的力量參與全球競爭的必要前提,是我國品牌建設今后一個階段的工作重點,也是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如果一個品牌做不到,那就通過十個品牌、一百個品牌來完成。”國際優勢集群品牌聯盟副秘書長吳為指出,中國品牌聯合起來,將給世界帶來真正的價值,真正的利益,讓全球消費者都來認同中國品牌。
眼下,決勝酒業“十四五”已拉開帷幕。中國酒業不僅要“墻內”開花,更要香飄“墻外”,希望國產酒類品牌在修煉“內功”的基礎上,抱團合力“出走”,在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過程中,講好中國酒業故事,并通過新的消費體驗和消費文化,打響中國名酒品牌,進一步提高我國酒類產品的質量以及中國酒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而不僅僅是靠消費的磁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