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以“JIANG理性發展到底”為主題的閉門會議舉行,會議由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白酒研究院執行院長歐陽劍主持。
南北醬酒企業的代表及業界專家共聚一堂,與會專家與企業代表圍繞“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醬酒產區概念興起后,區域化特色發展的路徑”“釀造工藝改進,對醬酒發展的意義”“北方醬酒聯盟如何發展的建議”四個話題,共同探討醬酒企業的理性發展、健康成長。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從業47年,一直致力于糖煙酒事業的北京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張德春說了這樣的開場白。他說,當時北京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有一項使命,提升民生,引領健康生活,醬酒品牌要以高質量產品與服務為己任,為消費者負責。”
“創新是酒類產業與市場接軌的關鍵因素之一。”著名白酒專家、吉林省釀酒協會白酒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武舉說,“我在東北搞醬香,東北原料與貴州原料不同,生產工藝不同,需要因地制宜釀醬酒。北方醬酒只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才能釀造出特色顯著的、讓消費者認可的產品。”
“醬酒熱對酒企來說是一個機遇,在一定條件下,我們能夠把北方醬酒工藝進行創新、改進。”北京釀酒協會秘書長傅長龍表示,建議北方醬酒聯盟能夠經常在一起,交流工藝與生產技術創新,促進醬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學茅臺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要釀造出適合老百姓口感的醬酒產品。”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工藝技術研發資深顧問郝忠說,“華都一直堅持醬酒的生產,傳承茅臺幫扶華都的工藝,科學地釀造京派醬酒。”
“酒好不好,消費者說了算。北方人喝酒喜歡綿柔,這是喝酒的喜好。”山東省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會長薛劍銳說,“北方醬酒企業要根據當地環境、消費口感,生產出適應市場的產品。”
“四川有4~5個產區,具有200多家生產企業,川派醬香最有名的企業是郎酒,但郎酒宣傳的旗幟是赤水河醬香。”歐陽劍說,川派醬香萬噸產能有高洲酒業等優秀企業,但缺乏有影響力的醬香品牌。
歐陽劍認為,川派醬香發展有短板——“沒有優秀的企業能扛起醬酒產業旗幟,在產區宣傳上,缺乏川派醬香的產區自信。”川派醬香還是要舉起標識自我特色的宣傳旗幟。
根據消費習慣,開發北方特色醬酒
山東是醬酒消費大省,山東產區作為北方醬香的重要力量,古貝春、秦池、金貴等山東醬酒品牌,一直走在根據消費習慣,開發北方特色醬酒的道路上。
古貝春的主流受眾是北方消費者。古貝春集團總經理助理、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趙恩國表示,公司于2018年12月上市了中度醬香古貝元產品,迎合了消費者“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消費習慣,目前市場年銷售額達1億元左右,未來在全國市場突破時,將進行相應的調整。
濰坊市政協委員、山東秦池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偉提出,秦池酒業遵循12987生產工藝,因地制宜釀造醬酒。秦池酒業堅持品質建設,以消費需求為導向,以匠心踐初心。同時,將文化建設滲透到企業建設中,賦能品牌傳播,強化消費者對北方醬香產品的認知。
“南北醬酒因氣候、環境不同,口感各有千秋,我們要因地制宜,并體現工藝自主性。”花冠集團副總經理、山東醬貴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甄勇表示,2017年,花冠集團就在茅臺鎮核心區域收購了生產企業,花冠集團收購“金貴”品牌后成立專注醬酒的醬貴酒業,并把在茅臺鎮的生產人員調回山東,總結適合自己的工藝流程,釀出具有特色的醬酒。同時,專注品質文化和人才隊伍建設。
在創新中做出特色
在會議現場,來自貴州的醬酒企業代表發表了對醬酒熱的冷思考。
貴州糊涂酒業集團糊塗醬酒事業部總經理孟憲彪提出,糊涂酒業憑借多年豐沛的醬酒儲備及市場耕耘,除了過往深度的華南市場基礎,2021年開始啟動的糊涂酒業面向全國化的醬酒板塊戰略,已經完成了江西、河南、湖南、安徽等華中、華東市場的布局,今年下半年將開始向華北推進。未來,我們也將堅持產品品質、堅持理性開拓醬酒市場、堅持消費者培育、堅持品牌建設,在市場投入的持續化、長久化、穩定化一貫方針下,做好全國化品牌醬酒的健康成長與發展。
“在生產工藝上,我們采用的是12987生產工藝,選用承德當地產的糯高粱和當地生產的稻殼,并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因地制宜調整生產時間,下沙時進行破碎,根據當地環境進行高溫制曲。”河北琢酒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副總經理楊文軍表示。
在貴州民族酒業集團總經理、知酒堂公司董事長王超麗看來,多產區的推動,有益于醬酒的發展,就像葡萄酒產區要突出產區特色。南北地域氣候存在差異,飲食文化也不同,我們要在創新中做出自我特色,要做出迎合消費者需求的好酒。“我們要堅持茅臺的工匠精神,守住初心,以產定銷。”
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
“因學習而改變,因創新而成功,因夢想而偉大。”
北京華都釀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國家級白酒評委朱華分析說,華都之所以自信推出中高端醬酒產品,源于市場自信。在北京,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品牌,切分約150億元的高端市場。在未來的市場開拓上,華都還會堅持品質自信與文化自信。一是對標茅臺,高標準、高要求生產工藝和環節,堅持匠人匠心;二是打造獨一無二的國門醬香的文化,在獨特文化加持下,推動華都酒業走向世界。
朱華說:“南北醬酒都屬于醬酒大家庭的一員,我們要把工藝特點、品質特色總結出來,充分發揮自我優勢,形成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的醬酒大觀園。”
“北方醬酒要集體發聲,說出北方有好醬酒。”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比利時布魯塞爾烈酒大賽4屆大賽評委程勁松提出,醬酒質量的提升且形成了一定規模,形成了今天的醬酒熱。今后,山東醬酒乃至北方醬酒要做好市場宣傳,學學茅臺鎮品牌的推廣方式,一個省一個省地推廣市場。告訴全國消費者,北方有特點鮮明的好醬酒。
醬酒產業要遵循高質量發展思路
2020年1~12月,中國醬香酒產業實現產能約60萬千升,約占中國白酒行業產能740萬千升的8%,約占白酒行業銷售的26%,約占白酒行業利潤的40%。
著名白酒專家高景炎提出,醬酒產業要遵循“穩中求進、穩中向好、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要把產品先做優,安全、高品質,再把企業做強,根據市場需求來制定產能擴張和資本投入,要有精準的市場調研,而不是一窩蜂地“別人投,我也投”。
另外,高景炎提出,任何一個產品都需要有消費基礎來支撐,醬酒產品應該在價格上更有親和力、吸引力,讓消費者喝得起、買得著,消費者對醬酒的購買心理是性價比好、價格承受得了、產品質量要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