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醬酒能熱多久?我說只要中國經濟沒有大的波動,大家追求高品質的白酒的屬性跟人的社會歷史是一脈相承的,那么醬酒熱就會持續下去。但在醬酒熱的情況下也要理性分析,畢竟里面還有暗流。”
7月31日,由華夏酒報社、中國酒業新聞網主辦,北京華都酒業聯合主辦的,以“JIANG理性發展進行到底”為主題的醬酒理性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會上,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教授級工程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比利時布魯塞爾烈酒大賽4屆大賽評委程勁松提出要正確認識醬香型白酒。
的確,在全民“染醬”的今天,醬酒熱已經體現在方方面面。不僅僅是海量的市場規模,還有各路資本爭相涌入。但自茅臺建廠以來,醬香型白酒就誕生了,為什么醬酒以前不熱,現在熱?說到底,還是有硬核“內涵”在作支撐。
“我們的白酒以多種糧食為原料,多菌種發酵,不僅比啤酒、葡萄酒、黃酒及洋酒的發酵周期長很多,貯存時間也長,再加上具備保值投資功能,所以洋酒等其他蒸餾酒都是‘撼山易撼中國白酒難’。”程勁松指出,這充分證明現在好白酒的稀缺性,好酒的確是比較熱。
從醬酒的發酵工藝來看,好的醬酒具備高端優質白酒的感官特征,即凈、綿、厚、雅、陳。
前幾年能夠像茅臺這樣醇厚豐滿,優雅細膩,不帶土腥、咸澀味的酒不超過30%,所以各路英雄豪杰奔赴茅臺鎮選不到合適的好酒。醬酒的特點是生產周期長、成本高、風險度大,做不好會發苦發澀。
因此,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酒以前產量很少。眼下隨著醬酒質量、規模成倍增加,加上互聯網經濟,社群營銷,茅臺鎮的醬酒各有各的賣點。但不容忽視的是,熱潮下暗流涌動。
程勁松指出,醬酒質量參差不齊、泥沙俱下。“曾經很多投資人說讓我給他們帶路去茅臺鎮‘掃街’,一個個的醬酒廠去看看。哪個酒好,哪個酒的價格性價比高?我可以告訴大家200塊錢也很難買得到性價比好的酒。”程勁松指出,茅臺雖帶動了茅臺鎮白酒的火熱,但在純糧固態屬性認定、非法添加、年份識別、選酒特征及一致性認定等方面的監管上仍有待提高。此外,醬香型白酒異軍突起,行業新產品輩出,如何檢評?怎么扶持?團標制訂又要怎樣界定?都需要行業深思。
因此,我們應該正確看待醬香型白酒,既不能過度“神”化,也不能輕易“妖魔化”。說到底,醬酒熱的背后,離不開品質,也少不了積淀。
以北方醬酒為例,不管是有茅臺幫扶的華都,還是山東代表性醬酒品牌——“齊魯六醬”中的云門、古貝元、賴茆、祥酒、龍琬重釀、金貴,均有幾十年的釀造醬酒歷史。
“北方醬酒跟南方醬酒相比,香氣優雅、立體豐滿、綿甜柔和、甘洌圓潤。此外,大家普遍認為在北方藏酒更合適。”程勁松指出,北方天氣干燥,不容易長霉,儲酒的外壇干凈,更有利于酒與大自然的呼吸,有利于陳釀。
“茅臺酒是價格標桿、價值標桿、質量標桿,幾十年不變,但是人的口味是會變的。如果北方醬酒能夠做出更加醇厚、焦香柔和、體感更輕松的醬酒,會給企業留下充分發揮的市場空間。”程勁松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