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茅臺為帶領的醬酒產業,僅僅以全行業8%的產能,實現全行業27%的銷售收入,獲得全行業的40%的利潤。一時間資本蜂擁而上,他們不僅開始大量地囤積醬酒,更是跟酒廠合作,投資酒廠布局。
與此同時,在資本市場,以茅臺、汾酒、酒鬼酒為首的股票市值一路飆升,帶動了整個白酒行業股票的水漲船高,企業和投資人身價都超水平提升,更加刺激了資本市場進入白酒行業,炒作白酒股票和白酒產品。
資本市場因此流傳著,一面購買囤積高端白酒產品,一面持有白酒企業股票,投資人不僅贏了股市的收益率,在持有高端白酒的過程中,還贏得了實物投資的超值回報。可以說,2020年以來的中國白酒市場乃至資本市場,白酒投資絕對是躲不過去的話題,也是投資人必不可少的選項。
那么,在白酒售價漲聲一片、高端白酒發展一片大好、白酒資本市場超景氣的大環境下,大舉進入白酒行業的資本卻開始紛紛退潮,未來市場會怎么樣?其實,白酒資本退潮大可不必驚慌。
了解造成白酒資本潮的背景
茅臺的“價值燈塔”引領
2020年,茅臺的股價迅速從千元跨越到2600元的高位,售價從2000元價位直奔3000元價位,并且在年底的拆箱銷售中,整箱茅臺的價格高達3800元,原廠箱皮回收價格500元,在茅臺“價值燈塔”的引領下,越來越多人看到了白酒投資的機會和潛力,這使得很多業內外資本開始涌入茅臺鎮,涌入白酒行業,造成了白酒市場2020年的瘋狂資本潮。
疫情的企業“錢方”失措
2020年以來,突發的疫情讓很多企業賺錢的道路受到影響,白酒作為進入門檻最低、使用頻率最高、產品保值最好的實物資產,成為各行各業受疫情影響和中美貿易摩擦的企業優先考慮的跨界投資方向。所以,在這種“錢方”失措下,企業家開始跨界經營白酒,一方面自己用,一方面銷售,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
資本的抱團避風取暖
簡單來說,從2019年以來,A股市場的投資風格發生了顯著變化。大量基金機構和機構投資者扎堆頭部上市公司,即"機構抱團"。隨著疫情的突發,2020年以來,機構抱團現象越來越明顯,大量資金流入白酒股,形成"流水的風格切換,鐵打的白酒避風港"的說法。
知道白酒資本退潮的大環境
2021年白酒上市造富運動被遏制
2021年,白酒行業的兩大上市熱門企業郎酒和國臺紛紛被終止IPO,這給處于造富運動中的白酒資本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沖擊。
2021年5月28日,距離第一次提出上市計劃十四年、首次遞交IPO招股書一年之后,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證監會的反饋意見。證監會要求保薦機構在30天內對問題逐項落實并提供書面回復,如未能按期提交反饋意見,證監會將予以終止審查。
2021年6月5日,證監會發布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審核工作流程及申請企業情況》中顯示,貴州國臺酒業已于6月2日提交終止IPO申請。
盡管有多方助力,白酒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難度依然不小。在去年頒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中已明確,包含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等12個行業,原則上不支持其申報在創業板上市。
2021年白酒股市白馬效應被壓制
雖然中國資本市場一直有“喝酒吃藥”的傳統,醫藥和白酒一直是中國投資人的兩大重要的保底選項,而且不管是熊市還是牛市,白酒股票始終都是股票市場的“大白馬”。所以,白酒資本熱一直都不曾停止,更何況在2020年這個超級好的年份呢?
雖然2020年白酒成為資本市場的超級白馬,但是其實白馬效應在2020年底就早有征兆。
2020年12月31日,貴州茅臺和山西汾酒兩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均被上交所處以監管關注的決定,原因跟提前泄密公司業績有關。2021年1月4日晚間,五糧液和酒鬼酒又分別收到了關注函和監管函,均與近期公開披露的業績相關信息有關。2021年1月13日晚間,今世緣收到上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其對"營收過百億"的五年規劃提供充分、客觀的事實依據。同時,2020年12月30日上海貴酒股份和2019年9月10日稽山紹興酒也均曾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的問詢函。
可以說白酒股票2021年的市場表現,從2020年底就已經注定了,這一年注定會被壓制,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局面再所難免。
2021年白酒龍頭企業發展被限制
2021年以來,茅臺作為白酒行業的市場燈塔,但是卻深陷各種輿論漩渦。從拆箱銷售到茅臺院士事件,圍繞茅臺的輿論一片嘩然。因此在各種輿論下,白酒領頭羊茅臺不僅股票從2600多元跌到了現在的1700多元,而且根據市場走訪情況,整箱茅臺在海淀區由之前的售價在4000元/瓶上下,跌到了現在3450元/瓶,散飛茅臺從3000元/瓶上下跌倒了2620元/瓶。
可以說,2021年的白酒龍頭茅臺,企業發展被限制,但是被透支瘋漲的股價和售價正在回歸理性價值。
看到白酒資本退潮后的機會
白酒發展回歸理性
從醬酒產業來看,甚至整個白酒行業,快錢或者短期資本并不能決定長期市場方向。由于特殊的生產工藝,醬酒從投產到上市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一些白酒企業布局醬酒品類尚且難以突出重圍,對于企圖蹭醬酒概念逆風翻盤的業外資本來說,這更是一條難有結果的路。
目前資本對醬酒的態度漸漸回歸理性,資本開始退潮,被炒作起來的醬酒基酒價格也開始回落,這等于讓前期因為資本涌入高燒不退的醬酒產業,重新回歸正常溫度,因此有助于醬酒產業更健康的發展,讓醬酒不再受資本侵擾,市場回歸正常發展狀態。
白酒市場回歸平靜
白酒行業是一個資金充沛的行業,很多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都被用來購買理財產品,白酒企業現金流的充裕,一直是讓業外資本垂涎之處,也因此很多區域名企都會跨界并購當地酒企。
這幾年來的經濟環境下,資本涌入白酒行業,st企業染白即瘋漲,給原本健康有序發展的白酒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刺激和風險,大量資金沉淀到白酒產業和股市上來,迅速推高了白酒產業的股價和行業價格水平,讓白酒市場陷入全民瘋狂的境界。資本退潮之后,白酒市場開始逐漸回歸平靜,這有助于業內市場健康良性發展,對于從業者來說更有利。
白酒投資回歸專業
前期受刺激涌入的業外資本,再進入白酒行業后發現市場并不如預期良好,因此開始回歸自己的主場,這并不意味著資本不青睞白酒行業,相反,這說明白酒行業的投資要求越來越專業,雖然行業進入的門檻并不高,但是行業的改造和創新的成本卻很高,業外資本短期很難改變白酒行業的市場格局,但是專業資本卻能夠在退潮后找到更大的發揮空間。
專業化的白酒投資越來越被行業和地方政府青睞,比如2018年華潤參加山西汾酒混改,以對價51.6億元后的山西汾酒11.45%股權,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當初華潤受讓成本僅52.04元,目前,山西汾酒的股票價格在300元左右起伏,可謂收益豐厚。
因為華潤的資本進入和管理系統的導入,山西汾酒的股價及市場占有率迅速提高,以終端數量為例,華潤介入之前汾酒的終端數量在20萬家左右,但是進入后汾酒的終端數量已經達到80萬家以上,而且市場能見度迅速擴張了4倍,因此汾酒的全國化迅速得到實現,省外市場的份額占有高達60%。嘗到甜頭的華潤集團,又在2021年開始入駐山東景芝酒業。
與此同時,這兩年另外一個專業玩家江蘇綜藝,自從接盤枝江酒業和貴州醇之后,在專業職業經理人團隊及資本的推動下,成功幫助這兩個區域名酒廠迅速恢復市場,完成了品牌蛻變。近期,貴州醇耗資百億在四川古藺縣簽約3萬噸擴產項目,豪賭下一個仁懷。并迅速入駐貴州青酒,成為醬酒產業不可小覷的玩家。
除了大型專業資本的推動,各地的引導也是酒企頻向IPO發起沖擊的重要力量。貴州省日前披露遠景發展目標提出要培育金沙、董酒、習酒等一批骨干企業,加快推動企業上市,預計“十四五”末將有6家上市酒企。四川、江西、河南等地的上市后備企業名單中也有當地酒企的身影。
當前所謂資本退潮,不過是一些聞到“血腥味”的資本前期瘋狂進入后的自然撤退,因此我們大可不必驚慌,白酒行業的資本浪潮在專業玩家和地方政府的引導下,正在健康開啟。經歷了2021年的資本退潮后,白酒行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和錢景。
(作者系北京圣雄品牌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