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瀘州老窖、西鳳、董酒、郎酒、四特等20多家酒企廣撒“英雄帖”,招賢納士,隨著酒企多個新項目上馬,“人才”的巨大缺口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大挑戰。沒有人才,所有的戰略戰術都無法落地,因此,酒企將圍繞以下四大人才進行激烈爭奪。
深耕型人才。新冠疫情加速了酒業整合的步伐,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劇,更多區域性酒企業績增長開始出現天花板,增速放緩,甚至有下滑的趨勢,這時,基于原有業務內部進行充分挖潛的深耕型人才越來越成為區域性酒企人才爭奪的重心。
深耕型人才主要解決酒企利基市場或大單品份額增量的問題,通過在原有市場、原有產品層面進行精細化的運作,通過擠占競品的市場空間來實現銷量新的增長。企業對深耕型人才的要求更多體現在其精細化的管理能力、細節的把控能力、市場的攻堅能力等方面。
執行型人才。當前執行型人才也是很多酒企爭奪的重點,尤其是在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加的情況下,如何有效踐行公司的戰略戰術思想,如何堅定不移地執行公司制定的各項市場舉措,往往是能決定酒企走多遠的關鍵。愈是在困難時期,執行力往往會被更多企業重新拾起,酒企也更多寄希望于通過外部的執行力培訓來解決內部執行力不足的問題,殊不知,打造執行型文化、引進執行型人才才是酒企解決問題的根本,執行型人才就如同鲇魚一般能有效活化企業內部執行文化,執行型人才愈多,更能實現向執行力要戰斗力的目的。
執行型人才目標感極強,有著敢干敢沖的性格,秉承“干才有結果”的思想理念。
突破型人才。環境的變化也會促進企業創新活力,如消費的快速升級讓健康理念更加突出。“喝少一點,喝好一點”會成為很多消費者的主要消費理念,醬酒熱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一點,加之媒體和渠道的推波助瀾,很多酒企都開始紛紛拓展醬酒業務,構建醬酒運作模式。同樣,疫情讓傳統的終端受到很大影響,很多酒企也開始觸網轉型,通過自建或合作的方式來實現數字化轉型。
這些變化都需要新的適配型的人才加盟,基于新業務創新的突破型人才更是酒企爭奪的香餑餑,這樣的人才往往也是更加稀缺的。突破型人才更多是有新領域的教育背景、敢于突破常規,有新思維、新想法,并能夠在未知的領域進行突破。
適應型人才。伴隨著酒企新業務的逐步開拓和成熟,更多適應新業務的適應型人才也是酒企爭奪的對象,如數字化業務的內容人才和推廣人才,醬酒業務的招商人才、專賣店運營人才等。對于適應型人才的管理模式往往也有不同,考驗著酒企新業務的運作能力,很多酒企都有開拓新領域的沖動,這些都要求酒企加大對于適應型人才招聘渠道的構建、留人機制的設計、發展平臺的搭建等。
社會在轉型,酒企亦在轉型,不管是在原有領域內的精耕細作,還是在新業務領域的跑馬圈地,人才都是最核心的資源,可以預見,四大人才的爭奪戰將更加的白熱化,那些想干事、愿意干事的人才將在酒行業迎來新的春天,酒企的重心也將從單純的業務驅動轉向業務和人才的雙驅動,酒企的升級也從單一的硬件升級轉向軟硬件共同升級,誰擁有更多人才,誰就會贏得下一輪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