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C2F的核心競爭力?
一、供應鏈不能成為長期核心競爭力。
C2F與B2C/O2O的最大區別是廠家直供,即最短鏈條。但基于現實利益,廠家前期看不到C2F的絕對市場份額時不會輕易打亂既有渠道的經銷秩序,不可能將大量產品納入供應鏈滿足終端的產品需求。
盡管C2F是直達餐飲終端,廠家前期也只能供應幾個專包產品,這時工廠端的產品資源很豐富,但多數高懸在空中難以落地,供應鏈的優勢前期還體現不出來。等到后期廠家完成渠道變革實現線上線下產品統一之后,則可以放開手腳對B2C/O2O等所有模式直供產品,這時短鏈供應也就不能成為C2F的獨家優勢了。
二、擁有第一終端,但構不成獨占型競爭力。
C2F將餐飲作為第一消費終端,滿足了酒類消費體驗感、場景化、即時性的需求,由此獲得酒類營銷最佳陣地,也搶得了回歸餐飲重建盤中盤時代的先機。但這只是先機,還構不成核心競爭優勢,因為前期廠家為維護煙酒店渠道還不會供應餐飲渠道暢銷的產品,消費者自帶酒水習慣的改變還需要時間來引導。
餐飲店對于C2F模式的需求還缺少剛性依賴,所以,一旦市場時機成熟有大資本介入時,就會出現巨資爭奪餐飲第一消費終端的大戰,C2F的運行方也無法阻擋競爭者的加入,先期的獨占優勢餐飲優勢就會失去。
三、 數據服務無法形成獨家競爭力。
目前,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日臻成熟和公開,信息采集及處理工具可為全社會共享,許多模式都可以基于此建立大數據處理信息系統并開展大數據服務。O2O模式打通了線上線下信息鏈,而且直接面對消費者可以獲取大量數據,C2B打通了消費者到商家的信息鏈,商家可以為廠家提供供應鏈和消費者數據。C2F雖然建立了消費者到工廠的信息鏈,但是餐飲端信息也不是封閉的,通過餐飲聯盟和B2B渠道等都可以獲得,所以難以形成長期的有償服務的數據競爭力。
四、開放平臺也不是核心競爭力。
從廠商進入門檻上來看,目前除了天貓、京東這些巨頭外,行業電商都在由收費向免費或低費轉變,盡管行業電商之間還在互設門檻阻斷流量,但未來隨著整合的加速,平臺也就合二為一變成共享了。C2F只是為工廠、物流、終端商、消費者進入產銷信息數據平臺開設了無障礙通道,但決定這個平臺競爭力的是流量不是入口,所以開放共享型平臺也構不成核心競爭力。
五、符合場景的終端點單系統才是核心競爭力。
1.精準的餐飲營銷場合選擇。
這就使得C2F在最合適的場合、最需要的時候為廠家與消費者搭起了一座橋梁,解決了長期以來廠家與消費者溝通的最后一米和最后一秒的阻隔痛點。
2.具有100%的客戶轉化率及粘性。
C2F的引流入口設計使得進店者必登陸點單系統,100%都是粉絲,產品豐富,價格合適必下單,客戶轉化率也是100%,根本不存在客戶轉化率這個難題。同時,由于實行會員積分消費模式,客戶粘性問題也不用擔憂。
3.點單系統的多功能設計。
C2F推出的消費點單、產品推介、以酒會友、酒文化欣賞等功能區,均以省錢、找樂為出發點,設計出撈一把、闖一關、考考你、搶紅包、見面禮、猜廣告、行酒令等商業+文化+娛樂的融合式板塊,讓消費者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下了解和消費產品,讓廠家的市場推廣和銷售投入轉化出最大效能。
C2F落地的三個節點問題及策略
一、關于C端節點
C2F模式的原點是消費者,第一消費場所是餐飲店,如何消除酒水自帶率就成為C端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可采取如下策略。
1. 爭取廠家開發專包產品直供餐飲店。
扭轉自帶局面首先需要開發餐飲渠道專銷產品直供餐飲店,同時解決廠家專包產品的規模成本問題。實際操作中由于市場區域多和餐飲店差別大,單店都開專包產品不現實,需要餐飲店聯合起來以市場或片區為單位,通過平臺對接中國名酒定制酒聯盟,采用聯合、分類等方式開發獲得廠方的產品專包權。
2. 彌補消費者放棄自帶的利益損失。
消費者自帶酒水價格一般比B類餐飲店低25%左右,彌補方法是實行會員制給予消費者“會員價+積分”的利益回報,回報價值控制在消費額度的25%左右,使之基本對沖自帶利益的損失。
餐飲店回報消費者利益的來源,一是廠家短鏈直供所增加的利潤空間,二是積分連續消費產生的銷售增量利潤。
3. 推廣吧臺下單方式改變消費者煙酒店購買習慣。
消費者習慣煙酒店購買的原因首先是餐飲店價高,其次是餐飲店的產品相對單一,無法滿足消費需求。因此,一是餐飲店公開承諾拒絕酒水暴利,并明碼標價銷售取信于民。二是造勢引流,通過首單打折、點單撈酒游戲、微信群轉發獎勵、食客粉絲團眾籌消費等手段吸引客戶店內點酒。三是建立快捷吧臺點單配送系統,利用終端聯網及LBS定位技術實現所有餐飲店產品共享,確保本店沒有的產品周邊店10分內及時送到。
二、關于平臺節點
平臺的上游客戶是廠家,下游客戶是終端店,能否吸引和擴大兩端客戶關鍵是能否提供超強的服務,這是平臺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此,必須圍繞兩端需求建立新型的服務功能。
1. 完善信息功能。
一是建立供應鏈信息系統,打通從餐飲店—平臺—廠家各環節,徹底解決渠道供應鏈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暢銷品阻塞及滯銷品沉淀問題,保障各環節動態化的最佳庫存。二是建立終端消費分析模型。通過電子吧臺采集手機、職業、時間、地點、品牌、產品、價格、頻次、額度等消費數據。三是建立餐飲端產品營銷模型,采集和分析餐飲店經營流水、銷售產品結構、區域增長趨勢、區域市場差異等宏觀數據。
2.設計眾籌功能。
建立眾籌服務平臺,解決餐飲店在產品專包開發、重大節日聯合促銷活動、吧臺下單消費模式推廣等項目的資金來源及風險分擔等問題。平臺以第三方身份設計產品專包眾籌、重大聯合促銷、推廣引流活動等方案與廠家對接,并通過平臺完成組織實施。平臺可對項目合理收取服務費使之成為C2F模式的盈利點之一。
3.開辟論壇功能。
在平臺開辟餐飲終端營銷論壇,邀請專家、供貨商、餐飲店參與,共同探討餐飲發展、營銷創新、經營管理等問題,為餐飲店提供營銷咨詢增值服務,增進兩端客戶的了解和互信。
4.增加混搭功能。
開辟混搭營銷領域,幫助廠家和餐飲店吸引客戶、降低營銷費用、提升經營業績。需要按照兩條路徑落地實施:一是在界內與各市場供應鏈平臺商合作,整合餐飲聯盟組織資源和供應方產品資源,開展混搭經營及促銷活動。二是在界外與關聯行業洽談合作,整合雙方渠道、產品、客戶資源,通過C2F供應鏈完成合作產品的物流。
三、關于F端節點
如何讓企業拋棄觀望猶豫態度快速加入C2F供應鏈,關鍵是能否幫助廠家平穩地從傳統市場代理運行模式轉向平臺商運營模式。
1. 餐飲渠道切入降低啟動難度。
廠家猶豫觀望的原因之一是怕渠道變革引起市場動蕩,影響銷量。因此,導入期供應鏈只涉及餐飲渠道AB類店,因為經銷商都不看好這類店且不會引起太大的矛盾,導入期主推餐飲渠道專包產品,成長期可適度導入渠道共享產品,并嚴控產品外流,盡力回避與其它渠道的矛盾,最后在成熟期憑借區域平臺物流優勢逐步覆蓋所有渠道。
2. 建立高效的的營銷對接系統。
廠家觀望猶豫的原因之二是擔心加入C2F供應鏈后只剩下向平臺供貨而營銷功能無法發揮,從而失去對市場的掌控出現市場落地真空地帶。因此可以通過建立平臺商運營部及五大營銷系統與廠家對接來解決問題。五大對接系統為:供應保障系統對接、數據服務系統對接、市場管控系統對接、售后服務系統對接、營銷策劃系統對接。
3. 打造樣板引領企業。
廠家猶豫觀望的第三個原因是之前各類電商模式要么曇花一現,要么落地效果很差。因此可采取對策:一是市場聚焦,選擇一兩個企業打造戰略合作樣板取得示范效應。二是采取產品聚焦策略,每個市場打造1~2款電子吧臺暢銷產品,進而引爆市場;三是實施前期免費服務,后期收費的策略吸引企業即時進入。四是與媒體和咨詢界合作搞C2F模式論壇,加強與企業的溝通促使企業轉變態度。
4. 建立矩陣式大容量物流平臺。
廠家猶豫觀望的原因之四是擔心加入C2F會革了傳統渠道商的命從而引發市場動蕩。可以采取的策略是,通過建立片區為塊、渠道為條、品類為系的矩陣式城市物流網,并擇優將原有的經銷商整合到物流平臺,使其從傳統經銷商轉型為平臺物流商,同時將其所有的優質終端納入,最終協助廠家完成傳統渠道的轉型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