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韓國媒體領袖、韓國財經新聞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權成哲的帶領下,韓國真露酒業公司和樂天酒業等20余名商界領袖以及中日韓經濟發展協會中小企業促進會秘書長趙虹一行,對山東曲阜孔府家酒業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訪問交流。
隨著十八大后文化強國戰略的穩步推進,中國復興傳統文化的大潮洶涌而起,官方與民間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日益頻繁。韓國商界大佬為何對孔府家酒情有獨鐘?韓國消費者為何視孔府家酒為中國白酒的名片?孔府家為何有著遠超其他中國名酒的海外影響力?孔府家酒業公司總經理劉智濤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要素。
要素一:品牌為旗
素有“東方圣城”之稱的曲阜是孔子的故鄉,這里不僅有馳名中外的“孔府、孔廟、孔林”,更有被譽為曲阜“第四孔”的孔府家酒。孔府家酒作為儒家文化的物質載體和曲阜城市名片之一,源自孔府自家私釀酒坊,一直被孔氏后人視為“正宗孔酒”,是歷朝歷代祭孔大典的專用酒。并且,孔子的名字在韓國家喻戶曉,韓國有將近80%的人受過儒學思想的熏陶,儒學思想已融入韓國人的血脈。因此,孔府家酒一直是韓國消費者最喜愛的中國白酒品牌。
據劉智濤介紹,儒學的全面復興為孔府家酒走向世界提供了難得的契機,憑借正統儒學文化傳承這面大旗,孔府家酒遠銷二十余個國家和地區。
越來越多的韓國消費者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對孔府家酒有了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包括韓國最大的真露酒公司及韓國樂天百貨在內的韓國客商們,也敏銳地嗅到了這縷商機,與孔府家達成商業合作也成為他們此行著力推進的焦點。
要素二:品質為根
活動當天,在孔府家酒業總經理劉智濤、釀酒公司總經理張倩、市場總監左清河的陪同下,韓國訪問團參觀了孔府家酒釀造車間、陶缸基酒儲存庫,地下珍藏酒窖和酒文化展廳等地。其間,劉智濤親自向來賓講述了孔府家酒的釀造工藝和酒品特色。孔府家傳承悠久的儒學積淀與神秘莫測的釀酒技藝使得韓國商團大開眼界,在廠區參觀中,在座談交流中,韓國商界領袖無不對滿溢其間的儒學思想精髓稱頌不已,對“技進乎道”的孔府釀酒工藝嘖嘖稱奇。正統孔府釀造技藝與儒家文化的有機融合,令孔府家酒在走出國門的征途中倍添威力,孔府家酒也成為高性價比“名酒民酒化”的代名詞。
要素三:營銷為本
隨著中國白酒行業大調整的逐步深入,“大眾消費”、“民酒思維”、“產品思維”成為行業熱議的焦點話題,而能否圍繞消費者進行產品開發、營銷推廣,也成為判斷一家酒企能否逆勢崛起的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在劉智濤看來,營銷的本質就是“消費者思維”。基于此種認識,去年8月18日上市的孔府家“得意”系列,上市前就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產品研發從“廠家主導型”向“消費者導向型”實現轉變,先后對國內八個省份和國外市場近萬名消費者進行了細致的綜合采樣,對新品口感反復調試,以適應消費者口味需求,一經上市即引起廣泛好評。
其實,早在2014年,在劉智濤總經理的推動下,“消費者思維”就成為最重要的企業思維,“名酒民酒化”成為孔府家中長期企業戰略,極好地適應了時代的需求。隨著孔府家營銷重點向終端網點建設聚焦,通過渠道扁平化的市場運作手段,強化了直分銷模式和終端掌控力度,使得廠商分工更加明確,營銷效率得到極大提高。
在“品牌+品質+營銷”三駕馬車的驅動下,孔府家不可復制的企業價值日益凸顯。也正因如此,孔府家才能多年成為最受外國人歡迎的白酒品牌。據總經理劉智濤透露,“2014年,孔府家酒出口增長率同比超過50%,在韓國市場的增長更是達到60%以上,僅去年上半年的海外銷售額就超過了2013年全年。”
對于白酒企業而言,要“逆勢越冬”乃至征服國際市場并不難,只要企業能如孔府家這般,將傳統與現代有機融合,深挖品牌文化,苦修品質內功,并隨行業趨勢適時轉變營銷思維,定會創造無限的商業可能和市場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