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山東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第五屆妙府老酒封壇節啟動,同時,青島妙府黃酒文化旅游園揭牌。500余位嘉賓見證了這一盛事全程。
“妙府老酒作為中國北方黃酒的優秀代表,20余年來,始終堅持產品品質至上的原則不動搖,著力為廣大消費者生產提供安全、放心和健康的老酒系列產品。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市場和社會的一致贊譽,將一如既往地成為妙府老酒打造百年企業的發展動力,而感恩、孝敬、傳承和責任,也將始終成為妙府品牌文化重要的內涵元素。”中國釀酒大師、山東省人大代表、妙府老酒總釀酒師于秦峰在活動儀式上致辭說道。
據悉,妙府“古遺六法”釀造工藝已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妙府黃酒封壇儀式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國北方幾千年的老酒釀造過程中,封壇是老酒釀造工藝中必備的一道工序,有著四千年釀酒文化歷史和三千年“古遺六法”釀造工藝的即墨妙府老酒,在傳承和發揚傳統老酒文化的同時,開啟了中國黃酒封壇之先河。
豐厚的歷史文化
據記述,即墨“妙府”商號形成于隋朝開元年間,與即墨同步。秦王李世民征戰路過即墨,老百姓用即墨妙府老酒犒勞秦王及將士,秦王喝后大加贊譽,說“天下一絕”,并問造酒的女酒管說:“此酒是用什么做成的?”女酒管指著大廟山下的黍米說:“用秋天收獲的粘米(大黃米),還有米湯溝泉水做成的,米湯溝是神水溝。”實際上,米湯溝就是現在經國家鑒定的“青島嶗山麥飯石泉水”。
史書記載,明朝弘治年間,即墨文人藍田考上進士后,晉升為河南道御監史,后因貪官污吏攻擊被貶回老家即墨。回家后藍田為即墨百姓辦了三件事:一是構筑墨水河河壩,保護水源,當時的墨水河就是現在的石棚水庫上游這一段,離現在山東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一公里;二是建立“即墨妙府酒坊”;三是建立“可止軒”書屋。對即墨妙府酒坊,藍田制定了一套嚴格的操作工藝,其中主要細節做工均為女性,可見藍田對“即墨妙府酒坊”的重視程度。妙府老酒品質優良,積淀深厚,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我國北方黃酒釀造歷史上最早的品牌老酒。
高品質從原料開始
據專家介紹,妙府老酒是以優質黍米(大黃米)、陳伏麥曲和嶗山麥飯石深井水為原料,經過獨特工藝發酵釀造而成的原汁壓榨酒,在適宜鮮酒色、香、味、格更協調、更飽滿的條件和環境下,經2年、5年、8年、10年、15年等不同的陶壇貯存年份而成。
妙府老酒所用黍米源自妙府內蒙、遼寧和吉林二十萬畝黍米種植基地,無污染、綠色健康;水被譽為老酒之血,六法工藝強調“水泉必香”說的就是只有好水才能釀出好酒。妙府釀造用水麥飯石水,采自地下200米礦物質層,麥飯石水水質優良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曲被譽為老酒之骨,骨不“硬”則酒不香,妙府選擇即墨高筋優質小麥作為制曲原料,制曲嚴格遵循“曲蘗必時”,每年中伏時節踏曲,陳伏三年使用,麥曲功效卓越,質量安全可靠。
封壇老酒傳遞親情友情
自2007年妙府舉辦第一屆封壇節以來,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四屆。這項具有文化價值及民俗特色的活動已成為冬至時節即墨妙府最隆重的節日。
多年來,妙府封壇老酒逐漸成為消費者寄托愿望、表達孝心、傳承感情的一項時尚又有紀念意義的活動。不少外國友人到妙府參觀中國傳統的老酒釀造工藝,并簽封老酒,留下美好的祝福和回憶。妙府封壇酒封存的不僅是濃郁美酒,更是人生中的值得紀念與期待的盛事、喜事。為老人祈福健康,為孩子許下美好心愿,為朋友贈送一份具有特色且值得珍藏的友情。在那美好時刻到來時,開啟多年前封存的老酒,把酒言歡,分享喜悅,焦香馥郁的美酒,將人生渲染得更加多彩。
妙府老酒多年來以“傳統、孝道、精誠、報國”為理念,以“以人為本、孝德為根、以事論事、誠信善良”為核心價值觀。本次封壇大典,封壇儀式將由傳統的生產者自我封壇儲存,延伸至廣大消費者積極自愿參與,此舉使老酒封壇變成了廣大消費者寄托愿望、表達孝心、傳承親情和有情的有效載體,變成了人生中值得紀念的一件盛事、喜事。據妙府老酒總經理于淵超介紹,目前妙府封壇老酒存量市值達3億多元,這為妙府不斷為市場供應高品質的放心老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