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選聯工委副主任顧忠東率考察團來到丹泉酒業,就企業發展情況開展專題考察,在丹泉集團公司董事長吳榮全的陪同下,考察團先后參觀考察了丹泉酒業釀酒車間、酒庫、水源處、丹泉洞等地。考察團對丹泉酒業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打造高效循環經濟,注重走可持續發展路子,釀造出了廣西最高檔次的優質白酒,成功打造廣西第一白酒品牌等給予高度評價。
近年來,丹泉酒業科學打造產業集群,積極圍繞“惠農增收,促農增效,助農增值”方針,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己任;大力實施好酒工程、品質工程和品牌工程“三個工程”,科學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和工業、農業、旅游業三產緊密融合,摸索出一條以工業帶動農業、旅游業共同發展的道路。
業內專家評價認為,丹泉酒除了擁有釀造環境無污染和安全性的綠色生態資源等多項要素外,還因為其“醬香突出,入口醇和,回味悠長,空杯留香”的外顯風格,以及丹泉酒內在性的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綠色、生態、有機、健康的高屬性品質。據科學分析,丹泉酒所含的各種芳香成分多且豐富,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物質就多達100余種,而其中含量相當高的酚類化合物及酸度成分,是人體健康和保健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
多年來,丹泉酒業注重社會責任,積極圍繞“惠農增收,促農增效,助農增值”方針,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己任,企業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科技”的模式,在南丹縣八圩鄉建設萬畝釀酒糧食標準化種植基地,建成集釀酒原料生產、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生態農業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多功能基地。
基地由企業并通過政府向群眾連片租用土地,在此基礎上由企業投資進行土地改造,小塊改為大塊、坡地改為平地,并建設配套的水利工程和路網工程,實行機械化種植。同時,科學依據農作物所需養分的需要,進行土壤改良,使土壤更加適合農作物生長。基地實行立體化種養,多元發展模式:建設萬頭豬場和萬頭牛場,利用釀酒的酒糟養豬和養牛;建設萬畝有機糧食基地,種植紅高粱和小麥等糧食,糧食用于釀酒,秸稈經過粉碎、發酵處理后用于養牛,實現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發展農業觀光旅游,配合丹泉洞天酒文化景區建設,在示范區發展農業觀光休閑項目。
“品牌打造,產品質量是基礎,更是核心保障。丹泉美酒之所以受到消費者的高度青睞,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具有卓越的質量。丹泉人始終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視質量為產品在市場搏弈中獲勝的法寶。有著二千年歷史的丹泉酒,造就了丹泉獨特的釀酒工藝。創新是企業保持勃勃發展的力量源泉,而堅持質量和科學的傳統工藝就是丹泉的創新。”廣西丹泉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莫偉明如是說。
近年來,丹泉酒業還著力打造5A級工業旅游景區,實行體驗式營銷。他們把白酒生產工藝與酒文化有機結合,開發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藏酒洞——洞天酒海,建設面積13.3萬平方米,藏酒5萬噸,洞中常年溫度16~17℃,濕度85%~90%,是白酒陳化老熟、產酯產香的最好條件,且洞中自然景觀與酒文化景觀緊密結合,渾然天成。
廣西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視察洞天酒海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至高的評價:“洞天酒海價值連城,不能簡單用金錢來衡量它的價值”。當前,企業計劃投資10億元,按照國家5A級旅游景區標準,以洞天酒海為核心,建設丹泉酒文化廣場、丹泉文化博覽館及工藝體驗中心、酒文化風情小鎮,力爭把南丹城區建成著名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