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順利升空。
當星空不再遙遠,當夢想變為現實,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天地往返、出艙活動、交會對接,中國人一步一個腳印走近屬于自己的太空家園——空間站。
這是中國航天技術的自信,這是國家實力的自信。中國正自信地走向世界航天舞臺的中央。一部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就是一代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創業史。中國航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攻克無數重大技術難題,獨立自主地掌握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航天尖端科技,在一些重要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人有信心、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尖端科技的重大突破,牢牢掌握推動科技發展的戰略主動。
在中國人的太空家園里,兩位自信的航天員將在全世界面前展現中國榮耀。而對于傳統的白酒產業來說,神舟十一號的成功發射同樣具備巨大的意義。因為取自瀘州老窖1573國寶窖池群的窖泥以及瀘州老窖生產的曲藥首次被搭載進入太空,將進行空間搭載實驗,這對于白酒釀造科學無疑具有空前的意義。
搭載實驗是飛船升空之后科研項目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從神一到神十的太空旅途中,從普通的西瓜、蘿卜等植物蔬菜,到小型動物均成為過空間搭載實驗的“乘客”,瀘州老窖國窖1573釀酒所用窖泥和酒曲搭乘航天飛船卻是第一次。窖泥和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將接受太空的“考驗”,為釀酒微生物空間科學研究翻開新的篇章。
濃香型白酒生產過程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是多種微生物先后參與的復雜生物轉化、物質代謝過程,具有整體性、多樣性和復雜性。其中,曲藥及泥窖發酵是古代中國釀酒工藝的一項重大的發明。
曲藥的應用,是在自然發酵生香的基礎上,對微生物的選擇和富集加以人工誘導,使其加強產酒產香的功能,弱化雜菌與雜味物質的產生,趨利避害,從而提高釀酒效率和質量。
泥窖發酵從現代生物技術角度看,它是集糖化、發酵、酯化等多種生化反應于一體的釀酒過程,窖齡越長,所產酒質越好,其根本原因就是窖泥中與生香有關的一些厭氧功能菌群隨著時間的積累,不斷地得到馴化和富集,發酵生產時間越長,窖泥中厭氧功能菌聚積得越多,從而形成濃香型白酒特有的微生物區系。
無論是大曲還是窖泥中的釀酒功能微生物都是在千百年的釀酒生產這一自然選育過程中,不斷馴化、富集、進化,從而形成了如今能夠釀造出具有“醇香濃郁、飲后尤香、清冽甘爽、回味悠長”這一典型風味特征的濃香型白酒的特定微生物種群。太空環境蘊藏著極其豐富和多種多樣的資源,而近年來發展迅速的航天育種,就是利用太空諸如超高真空、超潔凈、微重力、強輻射、高能粒子、交變磁場等綜合環境,實現地面上難以實現的菌種功能改良與優化。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迫切需要航天技術這一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對釀酒功能微生物進行認識及改良,并開發適合的新工藝、新技術。濃香型白酒釀造所用的大曲及窖泥,通過此次神州十一號搭載,其含有的己酸菌、甲烷菌、曲霉菌等功能微生物在太空環境中將獲得在地面上難以實現的功能優化,釀酒科研人員通過對返回的菌種進一步分離篩選,獲得性能提高的菌株,并開展生產應用,從而提高濃香型白酒釀造效率及生產質量等。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擁有獨立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之一,每一次的成功發射都是中國榮耀的續寫。而作為白酒濃香鼻祖的瀘州老窖,也一直在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加油助威。2010年,在“嫦娥二號”衛星發射前后,瀘州老窖面向全球發起了主題為“世界航天 中國榮耀”的全球航天英雄評選活動,向全世界展示我國航天科技的迅猛發展;2012年,瀘州老窖成為中國探月工程戰略合作伙伴,用實際行動,積極支持中國航天事業。
如果說過去瀘州老窖一直是在見證中國航天事業的榮耀誕生,那么伴隨本次神州十一號的發射以及瀘州老窖窖泥、酒曲的升空,瀘州老窖也第一次真正參與到了創造中國航天榮耀的歷史當中。瀘州老窖與中國航天事業一起讓中國榮耀在太空中閃耀。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瀘州老窖擁有持續使用了四百余年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73國寶窖池群,以及傳承了六百余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正是憑借悠久的歷史底蘊以及文化遺產“雙國寶”,被譽為白酒界的中國榮耀。
創造歷史,舉杯夢想!在見證國家大事發生的重要時刻,瀘州老窖始終與全國人民一同分享中國榮耀誕生的感動。未來,瀘州老窖還將繼續用實際行動,為不斷誕生的中國榮耀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