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煙酒練就絕活
今年31歲的于廣州初中畢業后在當地印刷廠工作,后來到鄭州市投奔承包工程的親戚。2009年,于廣州開始單干,沒有技術的他做起了廢品回收生意,了解了里面的門道。沒多久,于廣州就動了歪心思。2009年,因盜竊電動車,于廣州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個月。
服刑回來后,于廣州老實了一陣,靠著做小買賣,攢了一些錢。2010年,于廣州開了一家煙酒超市,正常經營之余,他又開始回收高檔白酒。回收高檔白酒的業務很簡單,6折買入,原價賣出,店家從中掙差價,不問煙酒出處。但是于廣州心里明白,這些煙酒大多不會很“干凈”。
開煙酒超市的幾年里,于廣州的業務也越來越熟練,他不僅能快速鑒別白酒真偽,還練就了一項“絕技”——有些藏酒放置時間較長,因為密封不嚴會出現輕微滲漏,一般人發現不了,但是于廣州卻能聞出來。因此,他回收的白酒質量都很高。
2012年,于廣州回老家過年,遇到了小學同學劉超遠、候衛濤。三人閑聊時,于廣州提出,目前白酒價格較高,很多有錢人會在地下室囤酒,如果能“弄出來”,他負責賣個好價錢。劉超遠、候衛濤立刻心領神會。
“聞”出白酒實施盜竊
2012年,三人開始在鄭州高檔社區實施盜竊,在此期間,又加入了新成員李蒲。四人在實施盜竊前計劃縝密,分工明確:平日里,四人分散在城區各處,伺機窺探各個居民社區安保虛實,挑選保安不專業、攝像頭較少、管理不善的小區為備選。
作案時,四人先在于廣州家附近匯合,三人駕駛面包車,一人騎電動車前往備選社區。到達后,將車停在人少無監控的小巷,然后由于廣州帶著撬杠等工具先下到地下室,尋找有酒的房間,其余三人放哨。
據嫌疑人劉超遠交代,于廣州在多次“實踐”中能夠輕松聞出哪個房間囤有白酒。在鎖定有酒的房間后,于廣州將防盜門上的貓眼去掉,再次確認房間中是否有酒。看到白酒后,于廣州用所帶工具將防盜門撬開,并招呼放風的三人將電動車騎進來,將白酒運到面包車上。往返數次,直到將白酒搬完。經查,該團伙最多一次盜竊白酒38箱、276瓶。
每次銷贓從不售假
從2012年開始盜竊白酒,四人就將贓物銷往鄭州各個回收煙酒的商店。為了不引起注意,每次銷贓都由于廣州一人前往,尋找不同的煙酒店,并將得來的錢與其他三人分贓。于廣州分三成,其余三人分七成。
在銷贓過程中,于廣州發現所盜白酒也有假酒。雖然憑借他的專業和口才,于廣州也能把假酒“忽悠”出去,但是于廣州卻把它們銷毀了。因為他知道,賣出一瓶假酒,以后就會少一家煙酒店跟自己合作,將來銷贓也會很麻煩。
2014年,于廣州等人的作案工具——面包車被盜,于廣州與同伙找尋數日未果,氣憤之余,無奈決定不報案。“我哪敢報案,我看見穿警服的人就害怕,路上躲警車遠遠的。”在看守所接受訊問時,他這樣交代。
2016年11月28日,于廣州、劉超遠、候衛濤在鄭州市商城路一小區實施盜竊,并將得來的白酒銷贓。按事前的約定,這次銷贓沒有分錢,三人一致同意用此次得來的贓款購買一輛新的面包車,然而這輛新車卻永遠買不了了。
2016年12月6日,被害人楊某發現地庫被盜報案。同年12月8日,于廣州、劉超遠、候衛濤三人落網后,主動供述了第四名同伙——李蒲。
目前該案在進一步辦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