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瀘州老窖聯合文學期刊《十月》雜志社主辦的“瀘州高粱紅了”2019文化采風之旅在酒城瀘州舉行。
電視劇《喬家大院》作者、編劇,海軍政治部創作室原主任朱秀海,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江蘇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魯敏,中國作協全委、《作家》雜志主編宗仁發,《十月》雜志主編陳東捷,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修文等20余位文學界嘉賓循香而至。嘉賓們親臨瀘州老窖有機高粱種植基地體驗、采風和創作,深入田間地頭獲得了豐沛的創作靈感。
采風期間,嘉賓們還走進“中國第一窖”——1573國寶窖池群和瀘州老窖天然藏酒洞——純陽洞,感受中華酒文化的深厚底蘊,以及瀘州老窖打造的從田間到餐桌的有機健康文化。
在“瀘州高粱紅了”文學座談會上,嘉賓們圍繞美酒、生活與文學創作展開交流與討論,碰撞靈感,分享心得,在1573國寶窖池群旁開啟了一場穿越446年的靈感對話。
座談會上,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林鋒表示,作為國有大型骨干釀酒企業,瀘州老窖秉承“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大力推動以白酒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文化傳承、融合和創新,增強和引導文化自信。林鋒提到,“2011年,瀘州老窖基于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首次啟動‘瀘州高粱紅了’文化采風之旅,通過藝術、文學、民俗與中國白酒文化的珠聯璧合,不斷弘揚和豐富著燦爛的中國詩酒文化。如今,‘瀘州高粱紅了’已進入第9個年頭,眾多文學名家親臨瀘州老窖糯紅高粱基地,深入田間地頭,書寫了眾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成為行業獨樹一幟的文化活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瀘州老窖在行業內最早提出“有機高粱”的種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