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版本備受市場熱捧的同時,第七代經典五糧液最后一批產品將以限量收藏版的形式推向市場,同樣備受收藏界和消費者關注。
第七代經典五糧液時間跨度達到16年之久,其限量收藏版也將與前六代五糧液一樣,以品質和品牌影響力打底、憑借高稀缺特性成為市場追逐的熱點。
八代登場,精益求精下是對經典的傳承
在第100屆全國糖酒會這個特殊時間里,第八代經典五糧液正式登場。回頭看來,經典五糧液經歷了七次代際更迭,經典的傳承、細節上的提升與打磨,貫穿了經典五糧液從第一代到第八代110年的歲月歷程。
3月18日,以“創新發展·共享未來”為主題的五糧液品牌經銷商營銷工作會上,備受外界關注的第八代經典五糧液正式亮相。
從設計風格上來講,第八代經典五糧液是對經典的繼承和延續,整體保持了第七代經典五糧液的設計風格,同時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對品質、包裝、防偽進行了三重升級,在優化包裝細節的同時,更加凸顯五糧液“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尤以酒味全面而著稱”的獨特風格。
千年傳承,651年“活窖”,110年品牌歷程
五糧液歷史悠遠,與唐代重碧酒、宋代姚子雪曲一脈相承,擁有我國惟一現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其中最早的明初古窖池始建于1368年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51年,從未間斷發酵,既是中國白酒行業器物瑰寶,也是中國釀酒技藝傳承與創新的見證。
第一代五糧液,1909年“五糧液”正式得名,1932年,五糧液擁有了第一枚注冊商標。
此后,五糧液經歷了七次更迭,每一次都帶動收藏價值的進一步提升,更見證了五糧液不斷壯大變強的市場化發展歷程。
從第二代五糧液(1934年—1958年)的玻璃瓶,到第三代五糧液(1959年—1965年)的“玻璃瓶手榴彈”瓶型、第四代五糧液(1966年—1988年)的“鼓型瓶”、第五代五糧液(1989年—1998年)的“晶質瓶”、第七代五糧液(2003年至今)的PET透明盒包裝,一代代更迭下,既是對傳統品質的堅守和提升,更是收藏價值的不斷凸顯。
高品質與稀缺特性造就的收藏價值,隨著歲月流逝而不斷飆升,初代、二代價值堪比“博物館收藏”級別文物,第三代五糧液曾創下單瓶近百萬元的拍賣記錄。
目前,在名酒收藏市場,第七代經典五糧液還相對“年輕”,生產日期在十年前的產品市場收藏價約為4600元,但隨著時間的沉積,價值勢必會進一步提升。
七代珍藏,多重價值保障點爆收藏熱潮
第八代正式登場,第七代經典五糧液的收藏價值逐步顯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七代經典五糧液最后一批產品將以限量收藏版的形式推向市場,稀缺性凸顯的珍藏版勢必將使其成為收藏界追逐的熱點所在。
據悉,到今年5月30日,第七代經典五糧液將停止投放,成為絕版。
最后一批限量收藏版經典五糧液,將具備高稀缺特性,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經銷商才有資格申購,并且每個經銷商的配額十分有限。這就意味著市場上將形成“一瓶難求”的現象,爭搶購買會讓收藏價值瞬間引爆。
除了數量稀缺和發售資格嚴控之外,每一箱收藏版五糧液配備“一證六卡”,也凸顯了其與眾不同的一面,提升了收藏價值。
據悉,收藏版五糧液每一箱配有一張收藏證書,每一瓶配有一張收藏說明卡。一共七張證卡,和普通產品有了明顯區隔。
收藏證書上,細數了經典五糧液的發展歷程以及目前的市場收藏價格,體現出五糧液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收藏證書上有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的簽名,為產品的收藏價值進一步賦能。收藏版五糧液盒體還新增消費者寄語,表達了五糧液對消費者一直以來的陪伴和見證的衷心感謝。
從宋代“姚子雪曲”到1909年正式得名“五糧液”,第一代五糧液隨之誕生,110年來,五糧液共推出八代產品,第七代最后一批以收藏版的形式呈現,為之前的版本劃上句號的同時,也為所有消費者提供了一種見證歲月變遷、見證五糧液精彩發展過程的歷史實物。
業界認為,第七代五糧液停止投放之后,稀缺性會慢慢凸顯,而其中收藏版限量投放,更是稀缺中的稀缺。高稀缺性決定了不論是第七代經典五糧液,還是收藏版五糧液,都擁有極大的收藏空間。同時,收藏版更是通過“與眾不同”的第七代經典五糧液限量收藏版、收藏證書、消費者寄語等元素,大大加持了其收藏價值和紀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