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以“展示全球佳釀,促進開放合作”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以下簡稱“酒博會”)在貴陽盛大啟幕。據悉,本屆酒博會首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共吸引境內外3037家企業參展,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線上7個展區入駐展商1874家,線下展覽面積8.66萬平方米,設置8個展館(展區)2687個標準展位。
據《華夏酒報》記者了解,開幕式現場,各方簽約項目共30個,其中投資合作項目20個,涵蓋酒類釀造、酒旅融合、包裝配套等產業,簽約金額228.39億元;貿易合作項目10個,涉及酒類、釀酒原料、包裝材料購銷等方面,簽約金額為8.3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8.38億中,貴州醇、青酒、勻酒是最后一個簽約,但也是總體項目中最有“含金量”的。貴州省黔西南州州委副書記、州長黃興文和貴州省黔東南州州委副書記、州長安九熊先后蒞臨展廳進行了參觀指導。《華夏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三家酒企分別與三家酒類大商成功“牽手”,簽約數額總和超過了3個億。
除了在酒博會上展現出超強的“吸金”能力,貴州醇、枝江、青酒以及勻酒還組成“王炸”展團,集體亮相第106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關注,其中不乏一些經銷商專程趕來洽談、選品。
對此,貴州醇、枝江、青酒、勻酒酒廠董事長兼總經理朱偉表示:醬酒發展的大周期,是確定無疑的!
“雖然今年酒廠出貨和回款都有較大壓力,但實際的市場消化還是在上升的,只不過消化的很多都是去年出廠的產品,包括貴州醇也是這樣。”朱偉指出,關于醬酒冷與熱,需要辯證地看,如果僅看酒廠出貨數據,可以說是“冷”,但如果看消費者數量及開瓶消化數量,醬酒不僅沒有“降溫”,還在持續“升溫”。
的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醬酒就開始進入了調整期,回歸理性。但在市場端,醬酒依然擁有強大的市場潛力和品質擔當,反映在消費端,就是消費者對醬酒有了更高的需求,特別是對醬酒主產區,擁有存量老酒和名酒底蘊的老品牌愈發追捧。
細細探索,我們就會發現,像貴州醇、青酒、勻酒這樣的老名酒能后來者居上,實現彎道超車,除了有江蘇綜藝的“財力”支持,“掌舵者”朱偉的智力增持,“真年份”差異化營銷的加持,還離不開貴州省政府對產區產業以及名優酒企做大做強的有力扶持。
2021年,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實施工業倍增行動,貴州省政府制定實施了赤水河流域醬酒產業規范發展意見和產區保護規劃,科學劃定218平方公里赤水河醬酒主產區。
“今年還將出臺醬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通過立法手段加大保護力度。”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李炳軍在致辭中表示,國發〔2022〕2號文件明確支持貴州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為貴州醬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貴州是醬香白酒的發源地和主產區,要秉承傳統技藝,堅守質量生命線,大力推動醬酒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的整體水平;要始終將生態環境作為醬酒產業生存發展的命脈和根基,采取最嚴格的措施,加強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還要乘勢而上做大醬酒產業,不斷壯大產業集群,完善上下游產業鏈,豐富產品體系,鞏固提升醬酒原產地和主產區優勢,全力推動醬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李炳軍指出,要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使古老醬酒在新時代煥發出蓬勃的生機活力。
顯然,醬酒產業發展正加速從高速度向高質量轉變。從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醬酒“熱”還將持續,市場潛力也亟待進一步釋放。在此形勢下,擁有品質、品牌、資本的老名酒企業最有望成為改變和引領行業發展的新生力量。正如朱偉所說,盡管受到外部環境一波三折的影響,但“小樹根”已經逐步扎下,只待春暖花開日,便是氣勢如虹時。
如需進一步了解,歡迎來到貴州醇、貴州青酒展位參觀
酒博會:三號館 A3-26(貴陽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糖酒會:一樓大廳 A29(成都世外桃源酒店)
貴州醇、貴州青酒醬酒產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