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酒企的股權構成都在悄悄發生變化,是疫情沖擊給行業造成的“后遺癥”,還是經營模式的問題?
根據阿里拍賣網相關信息,東方君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方君盛”)持有的海南椰島總計6000萬股在近日進行公開拍賣。
東方君盛持有的6000萬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5.06%。其總共持有海南椰島股份6350.45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4.17%。
這不是酒企股權拍賣或者股權質押的全部——僅今年1月披露的信息顯示,酒類流通領域的著名企業如1919、酒便利,都發生過股權質押的狀況。
這是疫情沖擊給行業造成的“后遺癥”,還是經營模式的問題?
2023是股權變更年?
多家酒企的股權構成都在悄悄發生變化,這與控股方或者其他大股東面臨的狀況有關。
東方君盛持有的海南椰島股票,已經在本月初有過一次拍賣。海南椰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于2月21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東方君盛持有的公司750萬股股份于2023年2月7日至2023年2月8日在淘寶司法拍賣網絡平臺進行公開拍賣,本次拍賣股份由張壽春競得,涉及的750萬股已于2023年2月20日辦理完成過戶登記手續。
雖然月初這750萬股的拍賣,暫未導致海南椰島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變更,但是這最新的6000萬股恐會引發變動。
據了解,東方君盛持有海南椰島股份全部為質押凍結或輪候凍結狀態。第二大股東海南國資旗下的海口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6032.96萬股,持股比例為13.46%,二者持股相差不大。
此次遭法拍的6000萬股海南椰島股權,共計分為8個拍賣標的,每個拍賣標的750萬股,起拍價1.1295億元,折合15.05元/股。8個拍賣標的中的任何一個成功拍賣,都意味著海南椰島第一大股東將易主。
酒類流通領域,也有幾家企業發生了類似狀況。
今年1月5日,壹玖壹玖集團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楊陵江持股比例由91.2%降至11%,新增天幕國際酒業有限公司為控股股東,持股80.196%。變更前楊陵江出資額約為 9119萬元人民幣,變更后降低87.94%,為1100萬元人民幣。
變更后,天幕國際酒業有限公司成為壹玖壹玖集團有限公司的絕對控股方。后者持有壹玖壹玖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1919)34.16%的股權,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持有1919的28.01%股權。
不過,這次變更屬于一次股權讓與擔保——也就是天幕國際酒業暫時持有,一直到1919方面將欠付天幕國際酒業的所有款項還清之日,這期間,楊陵江仍為1919法人兼董事長。
酒便利方面發布的《股權質押的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1月19日,公司控股股東河南僑華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累計質押22,385,517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9.80%,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100.00%,占其控制公司股份的74.04%;控股股東已質押所持有的80%以上的公司股份,若全部在質股份被行權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業績下滑導致問題重重
批量出現股權讓與、股權質押、股權拍賣的背后,則是相關企業在2022年業績出現下滑的現實。
今年1月29日,海南椰島(600238.SH)公布,公司預計2022年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億元到-1億元;預計2022年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6億元到-1.4億元。
海南椰島已經連續兩年出現虧損,2021年度,海南椰島實現營業收入8.33億元,同比增長3.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14.09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2021年度,該公司酒類收入33679.19萬元,同比增加3.1%;飲料收入6633.80萬元,同比減少7.86%,小幅下降;貿易收入40346.82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同時,該公司2021年度新增全球購跨境及零售業務及由于存量房地產實現部分銷售,因此收入整體同比小幅增加。
算上剛剛推出的2022年業績預報的話,這將是海南椰島自2016年以來第五次出現虧損。
資料顯示,2016-2021年,海南椰島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525萬元、-1.062億元、4051萬元、-2.677億元、2431萬元、-6014萬元。僅有兩年為正增長,其余四年都是虧損狀態。
酒類連鎖平臺2022年的業績也大都不夠理想,很多出現了下滑。
1919發布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其實現營業收入23.45億元,同比下降9.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7.1萬元,同比下降89.2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僅有1441萬元,相比2021年同期4.91億元驟降97%。
從這幾個指標來看,其凈利潤下滑幅度最大,幾近9成,現金流也較為緊張。
酒便利2022年上半年營收為5.21億元,同比下降7.92%;凈利潤為1551.62萬元,同比下降34.71%。同樣下滑明顯。
由于業績的下降,導致很多企業出現現金流緊張局面,與借款、融資相伴的,則是股權的質押與讓與。
多元化和高速擴張是主因?
造成如此多變更的局面,首先就在于疫情的沖擊;其次,也與行業競爭狀況、企業的經營模式、發展期的大擴張等因素有著極大的關系。
“疫情造成了消費場景的缺失,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必然會造成營收量的下降。”有業界人士認為,這個是客觀因素,是所有酒企都曾面臨過的大問題。
單一領域呈多元化發展趨勢,競爭加劇而總量不足,也是造成領域內企業難有作為的一個關鍵要素。
以保健酒領域為例,其市場總量從2017年的300億元發展到2021年的467億元,雖然已經較為可觀,但相比白酒類仍顯小眾,行業內實現破局的企業極少,除了勁牌已經擁有百億體量之外,其他大多數企業維持在千萬級別左右。
作為排名靠前的企業,海南椰島在保健酒領域的體量也偏小,加之受到近年來其他白酒企業廣泛推出“健康化白酒”的沖擊,這一領域的競爭更為激烈。
海南椰島自身也在實施多元化,譬如針對2021年報虧損的原因,其稱是為推進“一樹三花”產品品牌影響力,公司在廣告宣傳、會議費用等方面加大投入所致。
“一樹三花”即“椰島鹿龜酒”“椰島海王酒”“椰島白酒”三大品類陣營。以白酒品類而論,海南椰島已經擁有濃香、清香、醬香等多個產品體系。
一方面,產品體系繁雜;另一方面,每個品系都處在一個較小的體量內,譬如其椰島鹿龜酒2021年度銷售收入不足1億,而白酒系列則不足2億元。
酒業實施多元化擴張的同時,海南椰島企業的業務格局也同樣多元化——除了酒業之外,炒房、賽馬、飲料均有涉及,這無疑會導致資源分攤而無法聚焦。
與海南椰島的多元化相比,酒類連鎖平臺造成負債乃至股權變更的主要原因則在于高速擴張的“燒錢”效應。
目前一線連鎖平臺的終端門店大多在1000家以上,還以每年數百家、數千家的規模在增加,這些遍布全國、數量龐大的門店,需要同樣龐大的現金來建設,這往往會造成平臺在短期內高負債、低盈利的狀況。
對于“賭長遠”的連鎖平臺來說,短期的變更或許決定不了什么,但也或許會改變其最終的權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