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黃淮名酒板塊最上游的名酒企業,寶豐酒從一開始就走出了一條與其他企業不同的發展之路,成為這一板塊中唯一的清香型白酒品牌。并且依靠企業多年的努力打拼贏得了消費者的認可,擁有一批忠實的顧客群,也正是憑借著清香型白酒,寶豐酒贏得了“中國名酒”的金字招牌。
當然,由于體制、市場和環境等原因,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寶豐酒走了許多彎路。出于對本土品牌發自內心的感情,出于做大做強寶豐酒的信心和決心,潔石集團于2006年4月份入主寶豐酒業,拉開了寶豐酒業二次創業的序幕。
一年多來,除了在生產、管理和市場系統近億元的巨額投入外,在寶豐酒業二次創業的戰略方向選擇上,有幾個問題一直是我們重點思考的:清香型白酒的市場容量有多大?發展方向是什么?如何持續做大清香市場?
第一個問題,如何認識清香白酒市場?
自2000年以來,白酒市場按香型劃分的結構性變化日益明顯。濃香白酒市場從最高峰時期90%左右的市場份額持續下滑,去年大約為80%。與此同時,以醬香、清香為主流的其他香型白酒得到了長足發展。
隨著以汾酒為首的清香白酒企業的發力,各個品牌在本地市場和部分區域市場開始快速復蘇,尤其是華北地區,清香型的勢頭更為明顯。初步測算,2006年,以汾酒、寶豐酒、二鍋頭為主的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大約占全國的5%,比2000年提高了約2個百分點。而且從目前的市場變化看,這一比例仍將繼續提高。
從消費層面看,隨著消費者收入的提高和消費心理的變化,相應的對白酒香型口感多元化的要求也隨之提升,也為清香品牌以及其他香型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消費基礎。
從產區結構看,由于華北地區清香型白酒較為集中,基本上每個省市均有清香品牌存在,清香型白酒首先在華北地區、在家門口市場集中做大更有可能。汾酒在山西的一枝獨秀、二鍋頭在北京的根深蒂固和衡水老白干(由清香型演化而來)在河北及周邊的快速提升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基于對以上市場因素的判斷和寶豐酒在當地牢固的市場基礎,我們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確定了“清香為主、濃香為輔”的戰略發展方向,繼續發揚寶豐酒傳統的清香工藝特點并在口感和風格上不斷創新,堅持不懈,將清香寶豐酒持續做大做強。
第二個問題,如何做大清香白酒市場?
首先是清香型白酒消費概念的引導。我們發現,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在逐步擴大,但消費者更多的是對各個地方品牌的認知,而不是基于對清香型口感的了解與認可。所以要想做大清香市場,首要的就是各個品牌對于清香型白酒口感、風格與品質訴求的差異化的確立,以及消費概念的傳播與引導。只有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和認同清香型白酒與其他白酒的不同之處,并在此基礎上認可某一個品牌,清香型白酒的消費人群才會不斷擴大,才有做大市場的前提。
其次是消費者口感的培育。由于清香型白酒與其他香型白酒在口感風格上的明顯不同,要著力于培養消費者對清香白酒口感的適應性與依賴。我認為,消費者忠誠的最高境界就是生理依賴。而大量的事實證明,長期飲用清香型白酒的消費者將很難再適應其他香型白酒的口感。這種生理依賴為我們繼續全力培養消費者的口感適應性堅定了信心。
最后是清香型白酒企業的聯手做大。清香型白酒產區的相對集中,為各個品牌聯手合作,致力清香工藝創新、傳播清香白酒概念、引導清香白酒消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果有可能,我們將與其他品牌一道,攜起手來,發揮各自的品牌優勢,共同持續提高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