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讓一個曾經輝煌的奶業品牌,因質量問題毀于一旦,一個價值曾高達150億元的三鹿集團就這樣轟然倒塌,一個曾經家喻戶曉的三鹿品牌就這樣隨風而逝??梢哉f,這是2008年中國企業界的“特大地震”,是中國企業發展史上的一大恥辱和一個沉痛教訓,值得每一個企業家和企業人銘記。日前,涉及制造、銷售、生產三聚氰胺粉的有關人員已獲死刑,三鹿企業的主要領導也都接受了審判,原董事長田文華被判無期?!叭鼓谭邸笔录l生后,很多長年積累下來的問題被一一披露出來,值得我們反思。
企業逐利不能缺失道德和責任 企業應該是為社會謀利益,而不是危害社會,更不能為一己之利,讓多數人受到傷害?!叭鼓谭邸笔录毓夂螅腥苏f三鹿如果倒下了,對國家而言是又一個民族品牌的毀滅;對河北而言是每年3個億的政府稅收收入蒸發;對個人而言是三鹿的員工近4000人集體下崗。另外,還有三鹿背后的2萬多奶農、5萬多農民。據此可以看出,三鹿的生存與倒下,關乎成千上萬人的利益。但筆者認為,人命關天,生命無價,能不能設身處地地想想那些雙腎積水、急性腎功能衰竭、需要實行腎臟試管引流術的無辜嬰兒,以及在惶恐與憤怒中度過佳節的難以計數的年輕父母?當然,我們需要自己的民族品牌,中國消費者曾經用實際行動支持和愛戴著他們,然而卻得到了這樣的“回報”。所以說,如果民族企業都是些缺乏責任心的企業,那么,民族的希望是渺茫的,“中國制造”將被永久性地打上“低檔、劣質”烙印。
做企業,不能只向錢看,只講“圖錢”,不講“前途”,只顧“錢景”,不顧“前景”。 企業家也要有良心,不能喪失基本的社會道德和社會責任。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三鹿奶粉”事件再一次證明:“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用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
有些企業,為了貪小便宜,原料偷工減料,生產馬馬虎虎,其實是給自己挖坑,一旦質量問題被曝光,離倒閉也就不遠了。因此,做企業必須從原料、生產、包裝、流通各個環節,保證產品的整體質量。
因為食品原料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產品的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質量,所以企業要堅持原則,嚴格把關好原料質量關。檢驗中嚴格按標準操作規程對物料進行檢驗,不徇私情、不違章、不使假、不留隱患,嚴把產品供應鏈各個環節的質量關,防患于未然。出現問題及時上報,以保證企業產品質量的穩定、均一、安全、有效。質量不僅僅是質監部門的事情,而是全員參與,切切實實落到工作的每個細節、生產的每個流程中,落實到每個員工的心中、行動中。
以史為鑒,以人為鏡,“三鹿奶粉”事件再次讓我們切身體會到,用戶是企業的衣食父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因此,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必須以此為出發點,時時處處將“質量”二字放在首要位置,正如河南宋河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一貫堅持的:一切讓位于質量,一切服從于質量。當產量和質量發生矛盾時,產量讓位與質量;當成本與質量發生矛盾時,成本讓位于質量。
決策失誤將“三鹿”推向深淵 企業高層決策正確與否,關系到企業的安危和員工的生活保障,三鹿高層在發現問題時,卻沒有采取正確果斷的決策,僅僅為了4000余名員工的眼前利益,而毀掉一個食品帝國。其實,透過“三鹿奶粉”事件的真相不難看出,三鹿原本可以不“死”,但是,由于其在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原三鹿集團高管的決策失誤,錯失了挽救三鹿的三次機會:對消費者的投訴反應機制遲鈍和遲緩;缺乏社會責任感,對消費者的投訴一拖再拖,對問題奶粉遲遲不作處理,導致危害繼續蔓延擴大;存在僥幸心理,促使三鹿沿著錯誤的方向繼續下滑,走上了萬劫不復的地步。
顯然,如果三鹿從開始接到消費者的投訴時起,認真檢查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認真把好三鹿奶粉的質量關,及時停止收購被摻雜了三聚氰胺的奶源,及時召回問題奶粉,不僅受害的兒童不會有這么多,而且三鹿也不會走入絕境。
國人期待放心產品
“三鹿奶粉”事件,表面上看是可惡的不法分子為逐利,拿人的生命開玩笑所致,但究其實質,又是誰給這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呢?這讓很多人感到迷茫。
中國制造業真的到了需要一場徹徹底底質量“革命”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質量代表著未來,“質量影響力”決定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企業的前景和希望。在“質量革命”的歷程中,我們的確需要翻越三座大山:反對利益主義、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形式主義。希望“三鹿奶粉”事件是一個觸動,能夠推動我國質量事業的發展,期待職能部門多做些防患于未然的工作,畢竟用生命作代價敲響的警鐘,太過于沉重。同時,我們也希望全國所有的食品企業都能踐行道德承諾,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正確認識義利關系,以實際行動講道德、守誠信,制售安全放心產品,對社會負責,對廣大消費者負責,早日推出讓國人、讓世界放心的產品。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