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酒復興”不僅僅是個口號,不管是外來的雄厚資本還是“標王”的壯舉,如果脫離了企業自身的天時、地利、人和,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山東白酒企業應該怎樣走,實施什么樣的戰略,是眾多企業家共同探討的問題。
山東天地緣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公淼(右)正在接受本報記者的采訪。
品牌個性戰略
山東黃河龍集團總經理孫飛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品牌形象是關鍵;對于山東白酒企業來講,這一點更為重要?,F代意義的品牌,是消費者對產品的全部體驗,品牌的附加值主要體現在品牌的核心價值定位上。”
支撐品牌的不僅僅是知名度和美譽度,還必須要有品牌個性,而且是和諧的品牌個性。孫飛認為,如果消費者對于品牌的個性還沒有非常清晰的感知,從市場的角度看,說明企業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個性;從企業的角度看,說明企業并沒有將他們的個性有效傳遞出去,或者說,有些企業還沒有意識到品牌個性的重要性,沒有提煉出或者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個性。
山東百脈泉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成新在接受《華夏酒報》記者采訪時說,“山東白酒品牌沒有在全國叫得響的牌子,沒有大的規模企業,沒有像四川和江蘇那樣大手筆的運作市場的白酒企業,這是制約山東白酒發展的一個因素?!?BR>
白酒和其他品類不同,它需要深厚的消費“理由”。李成新告訴記者,對區域性白酒來說,如何拉進和目標市場消費者的距離,加深品牌的親和力,實現品牌的好感,帶動產品的銷售是魯酒必須要明確的主要問題。而魯酒中更多的區域強勢品牌都是試圖通過非品牌的方式強加給外地消費者,在選擇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消費者對此是不會買單的。
山東百糧春酒業公司銷售總經理孫德強說:“白酒是傳統產業,以前的準入門檻較低,導致了山東白酒被戴上了低檔酒的帽子。但是,現在已經慢慢擺脫這種平民化的發展思路?!?BR>
孫德強告訴《華夏酒報》記者:“現在的白酒市場愈來愈受到葡萄酒、啤酒等替代品的沖擊,同時由于消費的理性回歸,想要創造‘金六福奇跡’、 ‘水井坊標桿’的機會已經不多了。留給白酒業唯一有效的思維和方法是‘理性征服消費者’,在如何讓消費者記住并能忠誠于自己的同時,認真思考和謀略未來,即拿什么持續創新和有吸引力的產品征服消費者,拿什么核心競爭力阻擊競爭對手,如何鍛造并擁有持久自我核心競爭力。”
魯酒要提升品牌附加值是一個系統的、穩健的、循序漸進的工程,決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之功。就百糧春來講,品牌的提升已經積蓄了多年的力量,釀酒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大師賴高淮所釀制的“百糧神釀”作為企業高端品牌從一定程度來講就是承擔著走出去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