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古老又時尚,歷經千年而不衰……她既俚俗又高雅,能居廟堂之高,又入百姓之門……她既刺激又養身,不但調節身心,更可以激蕩思維……她既具水的外形,又具火的性格,外柔內剛,兼容并蓄……”這是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建偉在其《琥珀色的誘惑》一書的自序中寫到的他對黃酒的那份認知。
他以“雅”來詮釋黃酒以及延傳至今數千年的黃酒文化,對于黃酒市場的探索他曾用“問雅”來標注。在金融危機形勢下,黃酒行業又該如何“問雅”,找尋發展的出路呢?
傅建偉認為,黃酒行業應當化危機為轉機,在轉機中尋找商機,搶占先機,與時俱進,創業創新,走出一條穩健、持續、發展之路。
化“危”為“機”
他認為,首先,危機本身雖然是壞事,但同時又是一劑“清醒劑”,給中國過熱的經濟現狀澆澆冷,也給黃酒人提個醒。黃酒人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該是創業創新的時候了。金融危機下,在把危機變為轉機的過程中一定要把自主創新放在重要位置。在面對危機的時候,要力戒浮躁之風,企業浮躁,則市場浮躁。這一浮躁現象的根源在于我們缺乏一定的核心價值觀。對于黃酒、對于黃酒市場缺乏深刻的探討與認知。
其次,危機也是一劑“澄清劑”。他認為,很多事情表面看起來波瀾壯闊,但是實際上確實虛有其表。就目前而言,國內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在兩到三年,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浮躁的人太多了。同樣,黃酒行業也是如此。隨著企業轉制,業外資本進入,行業呈現出良性發展趨勢。但是,部分中小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找準定位而最終被市場所淘汰。這場金融危機或將成為黃酒行業的“澄清劑”,通過優勝劣汰使得扎實發展的企業發展壯大,而盲目、浮躁發展的企業則被淘汰。換個角度來看,這對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對行業的長遠穩健發展將起關鍵作用。
再次,危機又是一劑“催化劑”。危機過后的反思會使人的思維成熟,經歷過這場金融危機,大家可以進一步對國際市場、金融市場、銷售市場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黃酒人對于行業的發展也會更多地用理性思考的方式來考量今后的長遠持續發展。
最后,危機還是一劑“興奮劑”。對于部分有先覺意識的企業來說,危機同時也意味著機會。有實力的、有發展需要的企業可以收購經營不善的小企業。隨著金融危機對眾多行業的影響,企業的項目開發成本、原材料成本也隨之降低。企業如果具備自主研發能力,那么優勢地位就會在此期間進一步凸現。
雖然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來襲,但是去年古越龍山公司實現工業現價產值120773萬元,同比增加18.5%;實現銷售收入226186萬元,同比增加14.88%;實現利潤總額13274萬元,同比增加155.66%;實繳稅金總額2048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