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酒在白酒行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別在產銷量、銷售收入、上繳稅收等經濟指標上始終位居前列。然而,上世紀90年代末,由于種種原因,魯酒開始由盛轉衰。近年來,“振興魯酒”被提上議事日程,應當說,通過多方努力,魯酒振興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振興之路依然漫長。在山東泰山生力源集團董事長馬西元看來,魯酒板塊要想真正實現振興,其關鍵歸根到底在于企業。如果企業不借勢發力,乘勢“突圍”,只是把“振興”二字放在口頭上,不去制定相應的戰略規劃和路線圖,然后去逐步實施,振興魯酒只能是一種美好的愿望。
馬西元認為,一個板塊的振興,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業的自強,這兩點缺一不可。2009年,山東省出臺了振興魯酒發展規劃,并充分挖掘自身芝麻香的優勢,聯合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和中國企業聯合會召開了“中國芝麻香型白酒高峰論壇”。這些舉措在業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魯酒也一度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特別是今年“中國低度濃香白酒論壇”及全國秋季糖酒會在濟南的召開,魯酒的自身優勢被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和消費者認識和接受,同時,這也為魯酒企業新一輪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目前,魯酒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文化,文化是品牌的基因,是酒作為精神產品的支撐,魯酒歷來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對文化的挖掘和對品牌的塑造,魯酒企業若能把文化挖掘好,就等于給品牌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二是品質,這是客戶和消費者認可的基礎,要把低度濃香和芝麻香的獨特優勢發揚光大,做成山東白酒的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代名詞;三是誠信,這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兒女的優秀品質,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也是廠商長期合作的前提,魯酒最終要走向全國,誠信和務實永遠不能丟。”馬西元向《華夏酒報》記者表示,“作為魯酒大家庭的一員,振興魯酒,泰山生力源責無旁貸。近幾年來,泰山生力源集團將產品結構調整、品牌塑造等方面放在企業發展的戰略層面。”
“未來3年—5年是魯酒發展的機遇期,最突出的表現不是‘量’,而是‘質’,品牌集中度將越來越高,產業整合的步伐愈加快速。對魯酒來說,這是機遇更是挑戰,我們期望魯酒能夠盡快突破發展瓶頸,整合資源,實現突圍。對于泰山生力源來說,我們是有信心的,目前,泰山生力源只能算是全國二線白酒的普通品牌或是區域強勢品牌,5年后,隨著全國市場的擴張和泰山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泰山會進入全國二線強勢品牌之列。”馬西元表示。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王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