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貴州茅臺,營銷網絡覆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南部非洲及中國重要口岸的免稅市場。2011年,茅臺酒在海外的出口額突破1億美元。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國際市場上的貴州茅臺酒,正受到主流精英階層的更多關注。
很多人好奇,“茅臺模式”的核心動力是什么?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時代,傳統企業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
如果你去貴州茅臺參觀就會發現,比如在制曲車間內,仍然保留了大量的人工操作工序。培養一名熟練的制曲工人,至少需要5年以上時間。貴州茅臺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設備,但是在很多核心環節,必須采用延續了上千年的傳統工藝。
無論中外,釀酒業是堅持傳統與面向現代結合最緊密的行業。我們在這個領域深耕了數十年,見慣了各種風雨起伏。深知在走向世界一流品牌的路途上,需要每一個從業者的耐心和意志。無論是蘋果電腦還是那些世界名車,你都能在品質追求上看到類似情節。做實業的人常有要做世界上最好產品的愿望。
貴州茅臺的崛起,是包容式發展的最好例證。
貴州茅臺從60年前啟動工業化改造時的數10千升年產量,到今天年產茅臺酒30000多千升,貴州茅臺的快速發展,并未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為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代價。每年,貴州茅臺都會拿出相當數額的資金,用于節能減排以及本地的環境治理和保護。至今,緊鄰工廠的赤水河仍然是潔凈迷人的“美酒河”。
對于貴州茅臺來說,未來這幾年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企業影響能否就此跨上一個新臺階,躋身國際一流企業的陣營?企業經濟指標能否提升成為真正的“大茅臺”,參與更大舞臺上的全面競爭?茅臺酒的營銷能否走得更遠,在全球贏得更廣泛的歡迎?
“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總結世界大企業既往成長中的經驗與教訓,今天的茅臺沒有理由不居安思危,勵精圖治。
當然,今天中國企業的成長,更需要包容。這種包容,是對商業秩序的呼喚,也是對正面鼓勵的期許。希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從中國企業呈現的新形象上,能感受到善意、溫暖與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