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走在山東郯城古神樹銀杏酒業有限公司廠區內,嶄新整齊的廠房掩映在茂盛的銀杏林中;廠房內灌裝機唱著歡快的歌,一瓶瓶美酒排著整齊的隊伍走下流水線,流向四面八方,走進千家萬戶……
望著眼前一片喜人的景象,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宗偉不禁心潮澎湃:這是他夢寐以求的夙愿啊,他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釀出屬于自己的醇香美酒。
追夢,從艱辛開始
趙宗偉自參加工作,就在白酒廠工作,先后干過工人、技術員、經營廠長,可謂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但天有不測風云,二十一世紀初,這家國有老廠因積重太深,被迫關門,趙宗偉也難逃下崗厄運。
“趙樓村是遠近聞名的‘天下銀杏第一村’,社會知名度較高,加之這里地下水水質優良,附近沒有工礦企業,而且這里距離京滬高速不過3公里,交通運輸十分方便,倘若能在這里建一個銀杏酒廠,那該多好啊!”盡管趙宗偉在家沉寂多年,但他每時每刻也沒有放棄釀酒之夢追求。
時光進入2010年12月, 在經過了幾年充分醞釀、考察了多個地方后,趙宗偉果斷決定在趙樓村一處廢棄的鋁合金生產廠家舊址上新建銀杏酒廠。
趙宗偉的機會來了,但追逐夢想征程注定充滿了艱辛。
當時的廠子由于長期廢棄,廠房破敗不堪,院子里長滿了齊腰深的荒草。時值數九寒冬,趙宗偉他們連個去的地方都沒有,實在凍得受不了了,就把枯樹枝堆在一起烤火取暖。缺乏資金,他們就采取集資入股的辦法,有的人把準備買房子的錢掏了出來,有的人把準備給孩子結婚的錢拿了出來……經過多方籌資,很快,500萬元啟動資金便全部到位。
開弓沒有回頭箭。面對重重困難,面對未知的將來,趙宗偉和他的團隊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義無反顧地向前沖鋒。為了節省資金,他們堅持能自己干的活決不請人,卷起袖子焊大罐、跑線路、貼瓷板、裝設備,從一磚一石到整體的鋼結構隔板,從一個防爆燈到廠區電路的規劃,從每一間消毒更衣室到食品許可的整體要求,無不閃動著他們辛勤勞動的身影。對于這個總投資超過2200萬元的項目,他們得到了當地勝利鎮政府的大力支持,將其作為2010年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予以幫扶,明確一名副鎮長靠上抓,幫助辦理各項手續,并從資金、稅費、招工等方面給予傾斜。
趙宗偉的創業精神也引起了縣領導的重視,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宣傳部、統戰部等領導先后前來視察,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在各方的幫助、扶持下,趙宗偉用了短短5個月的時間,便把廠房裝修一新,生產條件完全按照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生產許可要求進行規范化設計及建設。7月中旬,公司以無可挑剔的軟硬件建設,一次順利通過了由省、市專家組成的檢查驗收組對生產許可的驗收。
2011年8月9日,對于趙宗偉和他的團隊來說,是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第一瓶金果銀杏王中王酒順利下線了,標志著這家設計生產能力500噸、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000萬元、利稅300萬元的企業正式開始運營。
當時適逢中秋節臨近,貼著郯城古神樹銀杏酒業有限公司商標的“千歲樹”系列酒,以其精美的包裝、獨特的口味很快便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產品暢銷本地以及東北、上海、內蒙古等地市場。
至此,趙宗偉運籌了多年的的美酒夢想順利放飛。
筑夢,一絲不茍
從1980年就進入酒廠工作,在酒行業摸爬滾打了30多個年頭的趙宗偉深知,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從建廠之初,他就確立了“質量贏得市場,誠信鑄就品牌”的廠規廠訓,將質量意識貫穿到生產中的點點滴滴。
公司根據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制定出臺了《物資供應制度》、《生產系統衛生管理條例》、《生產車間質量獎勵實施條例》、《包裝物印刷管理條例》、《物料、成品轉運管理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明確了體系監督員、材料檢驗員、監督巡查員、計量員、生產質檢員和售后質檢員的職責,實現采購、生產、銷售全流程覆蓋,全程建立密集的質量檢驗與控制點,確保原材料、半成品及產成品在每個環節都能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的要求。嚴格執行“四不放過、三不出廠”原則,即:查不清原因不放過、沒有改進措施不放過、解決辦法不落實不放過、當事人得不到教育不放過和產品內在質量達不到標準要求不出廠、產品勾兌貯存期不到不出廠、灌裝不合乎標準要求不出廠。
公司規定,從原酒入廠就要進行嚴格的理化分析和口感品評,鑒定合格后方可入庫。在產品的勾兌、產品老熟、加漿降度、產品包裝等過程中,3名資深品酒師大的檢測不少于3次,小的檢測不少于8次。在流水線嚴格執行產品質量追溯制度,每一名工人既是生產員工,又是兼職的質量檢測員,上一個環節發現的問題絕不允許延續到下一個環節,要及時分析原因,解決之后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為增強工人們的責任心,將產品質量與本人收入緊密掛鉤,出產產品質量高的員工每月收入要高出其他員工三四百元。與此同時,積極鼓勵員工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合理的及時予以采納,公司上下形成共同參與質量管理、關注產品質量、踐行質量承諾的良好氛圍。
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趙宗偉有時到了十分苛刻的地步。他常說,生產中萬分之一的缺陷,到了具體消費者身上就是100%的失誤。黃酮甙是銀杏酒的重要添加物,為了確保白酒品質,公司婉拒了眾多廠家的供貨申請,堅持從全國知名企業浙江康恩貝集團購買,雖然僅此一項每年要增加成本20萬元,可趙宗偉卻覺得很值。為了實現產品零缺陷的目標,公司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不惜重金購買先進的儀器,先后上馬了微電腦全自動定量灌裝機、韓國產逆滲透膜水處理機、三級過濾儀、全不銹鋼水處理、不銹鋼酒罐、氣象色譜儀、分光光度計、酸度計等現代化的設備儀器。
市場是桿秤。“千歲樹”系列酒投入市場后,未發生一起質量投訴事件,產品合格率始終達到100%。2011年9月,在由12名國內知名食品專家進行的專業評審中,“千歲樹”系列酒被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險中心授予“中國著名品牌”;2012年獲“臨沂市2012市民最信賴十佳禮品”,2012年10月獲中國老年學會舉辦的“首屆中國養生長壽食品博覽會”金獎。
園夢,志存高遠
“山東是白酒釀造大省,擁有眾多的生產廠家。如果僅僅在同一個層面上發展,勢必陷入惡性的競爭。而只有創新,才能為企業贏得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趙宗偉不時用“常懷危機之感、緊迫之感”告誡自己。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白酒的消費也日益理性和健康。而銀杏酒因富含黃酮甙和微量元素,具有調血脂的保健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心腦血管障礙的人飲用,也順應了人們“健康飲酒”的需求。創業之初,趙宗偉和他的團隊就將銳利的目光瞄向了具有廣闊市場的銀杏酒。
2011年,趙宗偉成立了科研中心,聘用11名擁有高、中級職稱的技術人員擔當科研骨干。并與四川瀘州國華酒廠共同建設科學試驗基地,在新產品研發上進行戰略合作。酒廠創辦兩年來,先后推出了金果銀杏王中王酒、圣果銀杏王中王酒等銀杏保健酒,推出了銀杏王中王、牛蒡王、原漿等三大系列20多個品種,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銷量一路看漲。國內多名專家在品鑒了“千歲樹”系列酒后給予高度評價,稱其“香氣濃郁,口感綿軟,回味悠長,應當大力推廣”。
趙宗偉認為:“美酒有了文化,才就有了靈魂”。他們在研發新產品時,注重賦予其厚重的文化內涵。研發團隊根據郯城銀杏、杞柳、中國結三大特色,開發出了“郯韻風情”52度銀杏王中王酒,集健康、環保、時尚、高貴、典雅于一身,成為當地對外禮尚往來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今年,5月21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王俠(中),在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先運(右二)等領導的陪同下,來到山東沂蒙優質農產品交易會郯城古神樹銀杏酒業展廳參觀、考察,趙宗偉(右一)認真向理事會主任王俠介紹了公司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銀杏開發的銀杏王中王系列養生酒情況,王俠主任在聽完情況介紹后指出:“銀杏渾身是寶,郯城要在銀杏深加工上大做文章,并開發好、利用好,為當地經濟多做貢獻。”
面對成功,趙宗偉沒有沾沾自喜,更沒有固步自封。“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開發出更多消費者喜歡的營養保健酒,為消費者健康飲酒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趙宗偉充滿自信地表示。是啊!這只是趙宗偉夢開始的時候,從他那炯炯有神而又深沉有力的目光中,從他那先進的理念和務實的作風中,記者強烈感受到了他的銀杏酒夢想的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