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ProWein葡萄酒展會是世界頂級葡萄酒博覽會之一,日前,德國葡萄酒協會全球市場總監Steffen Schindler專程來到上海參加ProWine China酒博會,《華夏酒報》記者與Schindler就德國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悠久的葡萄酒歷史和文化
《華夏酒報》:德國的高精尖機械類產品世界聞名,德國的啤酒也享譽全球,請您談談德國葡萄酒的歷史。
Schindler:素有“啤酒王國”之稱的德國,其葡萄酒雖然沒有啤酒那么大的名聲,但也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德國種植葡萄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那時,羅馬帝國占領了日耳曼領土的一部分,就是現代德國的西南部。羅馬殖民者從意大利輸入了葡萄樹以及葡萄栽培和釀酒工藝。中世紀的時候,葡萄和葡萄酒主要是由修道院和修道士發展起來的。此后德國的葡萄酒文化同基督教有著密切的關系,至今有些種植區還在主教的所有權之下或者留下了主教教區的名稱。到了19世紀,德國的葡萄酒商業比較發達,總種植面積是如今的幾倍,但是后來出于工業革命和戰爭等各種動亂的原因,德國的葡萄酒業衰退了許多。
《華夏酒報》:在葡萄酒文化方面,德國有哪些別具一格的地方?
Schindler:如今,葡萄酒在德國已形成它特有的文化韻味,從酒杯酒具、酒館酒吧,到各種葡萄酒節以及葡萄酒品鑒會、專題講座等活動,每一個享用葡萄美酒的場合都充滿著浪漫氣息。德國葡萄酒文化也與音樂、生活緊密相連,一年一度豐收季節的德國葡萄酒女皇選舉和仲夏時節在葡萄酒產釀區舉行的音樂會,更是把德國葡萄酒文化渲染到極致,吸引著無數游人酒客流連忘返。
德國葡萄酒女皇選舉的歷史開始于本世紀30年代,每年葡萄酒農場或生產商的女兒可參加本產區的葡萄酒女皇選舉,德國葡萄酒女皇則產生于這些地區級的皇后當中。自1996年9月起,已經有兩位德國葡萄酒女皇來訪中國。
獨特的產區特色和風土條件
《華夏酒報》:請介紹一下德國葡萄酒產區的特點和風土情況,以及它們有何優勢?
Schindler:德國沒有像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樣好的自然條件。德國的葡萄酒產區分布在緯度47~52度間,是世界上緯度最北的葡萄酒釀造地區。靠北的地理位置讓德國的氣候比世界其他葡萄產區要更加寒冷,因此,不能到處都發展葡萄種植。然而,德國有萊茵河、摩澤爾河、美因河等眾多的河流和支流的大片河谷地。
德國葡萄酒的特點首先源于其特有的產地和氣候條件,這里的葡萄大都種植在河谷地區。在河谷地帶,日照充分,氣候溫和濕潤,冬季的適當低溫又滿足了葡萄枝蔓休養生息的條件,而且河水在白天可以吸收熱量,晚上釋放熱量,葡萄園由此獲得相對較高的溫度。
此外,德國每一個產區都有自己的特產。北部地區生產的葡萄酒一般清淡可口,果香四溢,芳香馥郁,幽雅脫俗,并有新鮮的果酸;而南部生產的葡萄酒則圓滿充實,果味誘人,有時帶有更剛烈的味道卻又不失溫和適中的酸性。最常見到的德國酒是來自摩澤爾(Mosel)河流域和萊茵(Rhein)河流域的4個主要產區。
盡管寒冷氣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德國的葡萄種植業,使其種植的葡萄品種以白葡萄為主,但也為其創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品種雷司令(Riesling)。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雷司令能夠超過德國。除雷司令外,德國種植的白葡萄品種還有米勒·圖高、西萬尼等。此外,德國也種植有少量的紅葡萄品種,較重要的為黑比諾等。
《華夏酒報》:德國葡萄酒的總體產量和規模在全球排名不靠前,但特色、個性化優勢明顯,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Schindler:德國的葡萄酒出產于13個種植區,擁有大概10萬公頃的葡萄種植面積,65000家葡萄種植企業分散于這些地區,種植各具地區特色的葡萄。種植的葡萄品種近140種,但是較受市場歡迎的只有20多個。
德國出產的葡萄酒中,白葡萄酒占65%,剩余35%為紅葡萄酒。近幾年,德國葡萄酒每年的產量在9億升左右。
德國雷司令讓世界驚艷
《華夏酒報》:德國人工作嚴謹世界聞名,德國雷司令干白也讓世界驚艷,請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Schindler:雖然從產量上來說,德國并不是全世界排名前幾位的產酒國,但德國是雷司令大國,其雷司令具有千變萬化的風格,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已經成為了德國葡萄種植業的一面旗幟。
雷司令得天獨厚的酸甜平衡特性,使其在配菜方面也有廣泛的適應性,適合和海鮮、豬肉類搭配,甚至與較難配酒的泰國菜和中餐搭配也能表現卓越。年輕的、清香的雷司令葡萄酒,從干酒到甜酒,都相當適宜在夏天飲用。
苛刻嚴謹的酒質評級
《華夏酒報》:1970年的德國酒法(Das deutsche Weingesetz)規定了對葡萄酒的分級,這是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請介紹一下德國在品質監管方面的做法。
Schindler:這個酒法把葡萄酒分作兩大類:普通酒(亦稱餐酒)和高質酒。高質酒對原料、加工等都有明確、細致的規定,要經過嚴格、繁瑣的檢驗。而普通酒除去常規的食品檢查,不受特別的質量限制。德國酒法不僅規定了在哪個地區適宜栽種什么葡萄品種,同時還規定了葡萄收獲的日期和含糖量。
德國葡萄酒最突出的特點是以葡萄采收時的自然含糖度作為評定葡萄酒等級的依據,依此構建了德國葡萄酒質量等級體系。《酒標法》中最重要的規定是在酒標上必須標示該款葡萄酒所屬的質量級別。德國《酒法》在兩大質量級別普通酒即餐桌酒和高質酒(包括QbA和QmP)制定了比歐盟《酒法》的規定細分許多的級別體系。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葡萄酒等級的劃分是基于葡萄采收時的成熟度,而非葡萄酒裝瓶時的糖分殘余。同一葡萄品種可以釀制各種風格的酒,從干型到甜酒。如果酒是干型的,酒標則顯示成“Trocken”,這與葡萄酒所屬的級別無關。有時酒標顯示“Halbtrocken”,這指的是半干型。
把中國定位為戰略性市場
《華夏酒報》:近年來,德國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雷司令干白備受消費者推崇,你怎樣看待中國市場,今后有何舉措?
Schindler:中國市場對德國葡萄酒來說非常重要,從出口量上來說,中國已經成為德國第七大出口市場,也是亞洲最大的市場。不僅如此,由于中國市場有著非常大的潛力,它還和美國、英國以及荷蘭并列,是德國葡萄酒協會最看重的戰略性市場,我們對中國市場未來的增長抱有極大的信心。
從2015年1月1日起,德國葡萄酒協會在中國建立了其代表處,它開啟了一扇向中國進口商、分銷商和消費者展示品質超群的德國葡萄酒的窗口。我們期待隨著我們中國團隊的宣傳與推廣,讓更多中國消費者能了解、體驗到德國葡萄酒及其文化的無窮魅力。經過近一年的運營,我們收到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饋。
2015年,德國葡萄酒在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的份額位列第十,在近年葡萄酒進口量滯漲的不利環境下,德國葡萄酒進口量仍每年保持穩定增速。截至到2015年8月底,德國葡萄酒出口至中國市場的總金額與總量,分別同比上年提高7.7%與10.3%。
2016年,德國葡萄酒協會除將繼續主辦“德國雷司令周”、組織德國產區訪問團、舉辦大型消費者活動、參加ProWine等業內展會外,還會推出一系列值得期待的新活動。例如,3月初舉行的中國Top 50德國葡萄酒評選,是國內首次針對德國葡萄酒的官方專業評選。獲勝酒款將跟隨協會的腳步到訪全國各地,出現在各類展會、品鑒會、研討班、教育課程上。德國葡萄酒協會還將首次亮相全國最重要的業內展會——成都糖酒會,并邀請當地經銷商進行推介活動。8月底,還將有15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資深葡萄酒講師,親赴德國參加首次德國葡萄酒協會認證講師培訓。通過考核的講師們,未來會在各地開設德國葡萄酒協會認證消費者課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德國葡萄酒協會將繼續在中國市場長期、持續地投入,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德國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