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次電話約訪,《華夏酒報》記者終于見到了古納河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瑞山。幾句簡單的寒暄后,李瑞山的一席話道出了他多年來一直堅持的行為準則,“人活著別忘初心、懂得感恩,明白自己應該干什么事,要永不言棄。酒廠的未來在我心里,傳承堅守純糧釀酒在我心里,消費者更在我的心里。”
古納河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古納河酒業)坐落在呼倫貝爾的首府海拉爾,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三大草原之一,位于額爾古納河上游,而額爾古納河流域就是蒙古族的發源地、是蒙古人民的故鄉。
這里沒有田野、山林,沒有鋼筋水泥,只有碧草藍天、甜潤的空氣,只有牛羊成群和策馬奔騰,在這里你會發現你走進了天堂,你還會發現天堂原來是綠色的。
遵父遺愿,做有功德之事
初識李瑞山,《華夏酒報》記者便自信滿滿地斷定:“你是蒙古族的同胞。”堅毅寬厚、達觀熱情、壯碩的身材、黝黑的臉上格式化地布著草原人慣有的胡須,這氣質和外貌讓任何人只一眼便覺得這是位典型的蒙古族漢子。
但是李瑞山卻笑著說:“我是漢族人,可能這里的天高水長、牛羊歡騰、氈房炊煙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廣闊胸懷賦予了我蒙古族兄弟的外形。”
李瑞山出生在海拉爾市區東面哈克鎮一個叫聯合村的村子里,爺爺是“闖關東”過來的山東人。
幼年時的李瑞山是在“站不倚門、話不高聲、夾菜不過盤中線、長輩坐下說吃飯才能吃、樂善好施、忠厚傳家、做人求本真”這些山東老家家規中成長起來的。“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的精明智慧、目光長遠、胸懷大志對我影響很大,父親是我這輩子最敬重和崇拜的人。”
在李瑞山19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他不忘父親病榻前的囑托與教誨,立志要把這個家帶起來,要做一件安濟自己心靈的大事業。
上世紀90年代初,李瑞山報讀了上海中國專業人像攝影學校。畢業后,他回到家鄉在海拉爾的一家影樓實習并工作,后任該影樓技術部主任。“1996年,我成立了自己的廣告文化公司并正式進入廣告行業,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2010年,白酒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而且海拉爾并沒有響當當的白酒品牌,于是我決定跨界投資,清倉原來的全部資產,組建了古納河酒業。”李瑞山介紹說,古納河酒剛起步的幾年里很受本地消費者的歡迎,在2012年左右,牢牢占領著海拉爾白酒市場70%的消費份額,近幾年由于白酒市場消費疲軟和一些不法商販兜售冒牌的古納河酒,讓產品丟失了一部分市場,這可能也是“創業容易守業難”這句話的真諦所在吧。
據介紹,古納河系列白酒是選用東北優質高粱、大米、豌豆、大麥為主要原料,采用傳統工藝、純糧釀造、多微發酵的方式釀制而成,酒品口味醇正、安全、健康。如今的古納河酒業是內蒙古酒業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年設計生產純糧白酒5000千升,擁有呼倫貝爾市最大的純糧白酒釀造基地,且開發產品達10個系列26個單品,有注冊商標6個, 位列內蒙古自治區白酒行業前列。
堅持傳承,釀制純糧品質酒
海拉爾一年四季都非常干凈,冬季你在雪地不管“摸爬滾打”多長時間,起來后身上一塵不染;夏季的天空白云朵朵、纖塵不染,策馬揚鞭馳騁草原,讓人流連忘返;春秋兩季的自然風光,讓都市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李瑞山以同樣美麗的心境在這里堅守著純糧固態發酵、純糧古法釀造,捍衛著中國白酒傳承千年的價值與尊嚴。
“古納河系列白酒始終堅持以高粱、大米、豌豆、小麥等多種糧食為原料,在選料上堅持‘綠色、優質、營養、健康’的原則,顆顆飽實圓潤、質地純正;生產用水采用中國最美、最寬廣草原深處的無任何污染地下水,晶瑩清澈、甘洌爽凈,且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李瑞山說,要釀造高品質的好酒,需要時間的培育和歲月的凝練。這不是僅僅通過唯美的文案、美輪美奐的廣告就能實現的。釀酒人和種地的、擠奶的、牧羊的、捕魚的一樣,“好酒是喝出來的,進嘴巴的東西騙不了人”,理性回歸性價比是自由釋放尊貴的情感。
純糧釀造是如今酒行業使用率最高的一個詞語,白酒行業的人們把這個詞給重新撿到手里來,也是在職業道德、產品品質、消費訴求、經濟增長這些年來的打磨、拷問下逐漸認識到的。
“中國白酒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純糧釀造,但是純糧釀造至少需要2至3年,這幾年大多數白酒生產企業年銷量遠遠高出其正常產能。食用酒精勾兌白酒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在白酒行業監管缺失的背景下,企業的道德感、責任感在此時顯得格外重要,雖然獨善其身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但唯其如此,才能夠避免悲劇。前幾年的塑化劑風波、勾兌門事件的確將白酒行業推向風口浪尖,但這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并不見得完全是壞事,至少對那些擁有珍稀資源、堅守品質和道德倫理底線的白酒企業來說,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李瑞山接著說,“我此生誓把純糧釀酒進行到底,即便企業破產、財富歸零、寧可一無所有,也絕對不踐踏自己的良心、行業的良知,不做違背自己初心、初衷的事情。”
李瑞山在釀酒事業上創立了一套自己的“道德釀制論”:一方面是公司堅守自己的行為準則,始終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擺正自己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是嚴格按照國家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細則標準組織生產,生產過程中絕不添加任何食用酒精、甜味劑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香味物質。“其實,用古法傳統工藝與現代化生產進行完美締合,來詮釋白酒的傳承與發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我‘道德釀制論’里首先是保證產品的品質再保證產量。當然,在產能與市場之間,每個企業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是保增長還是保資源、保品質?不同的選擇將帶來不同的結果。追逐產量的增長本無可厚非,但如果盲目追求產量而犧牲產品品質是不可取的。”
追逐本真,業余時間喜藏獒
和大多數人一樣,李瑞山的內心懷揣著事業和夢想,但生活也要真性情而且活得多姿多彩,喜歡藏獒就是他業余時間的一種愛好。就像他釀制的純糧酒——度數高的喝起來夠勁、夠味,直通臟腑;度數低的入口綿甜爽凈、柔和平順,不沖、不辣、不刺喉。
“在人們眼里,藏獒是兇猛彪悍的動物,但藏獒也有他的另一面。它活在世上,一半為了忠誠,一半為了尊嚴,一旦‘失職’,就等于失去了尊嚴,它們就會離群索居,在岑寂中默默地死去。”李瑞山介紹說,藏獒內心有著異常豐富的感情世界,看到自己的同伴為戰而死時,它悲痛地雙淚長流,對著原野發出陣陣的哀呼;當因自己的“失職”導致人類死去時,它同樣流出悔恨的淚水,圍著死去的主人幾天幾夜不肯離去。
“我喜歡他們這種血液中至始至終流淌著祖先們遺傳下來的忠誠和真情,很多時候藏獒并不知道草原上發生了什么,只知道撲向狼群,所有的危難是它們永不舍棄的使命,保衛草原和牧民,保衛吉祥與幸福是它們終生履行的義務。他們是一支‘打不死、拖不垮、咬不死’的永立不敗之地的正義之師,中國酒行業缺少的正是這種精氣神。”李瑞山動情地說,“從藏獒的身上我學到很多東西,我要像藏獒守護草原一樣守護著中國傳承千百年來的純糧釀制,我要像藏獒忠誠于人類一樣忠誠于古納河酒的消費者,用本真的性情、純真的職業道德傳承蒙元文化,打造民族品牌。”
初心不棄,內心強大是未來
在海拉爾的白酒市場上,古納河系列酒很受消費者的歡迎,原因有三:一是酒品好,二是價格適中,三是企業員工都是兼職推廣員。
李瑞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斤酒中的產品成本包括三斤糧食、包裝、人工、宣傳、超過30%的糧食酒稅率等等,那么價格自然會高些,而酒精酒的成本則相對偏低一些。當然不是價格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只有剛剛合適才是真的好,我們的價格剛好可以擁有非凡的品質且沒有暴利;加之我們自己的員工、包括他們的親戚朋友全喝我的酒,為什么?因為他們了解這個酒的品質。當然,有好的糧食、好的技術也不一定釀造出品質好的酒來,因為沒有好的員工是不可能出好酒的,所以我經常對員工們說,你為我打工,我為社會打工,都是為自己的價值打工,在這個企業里,你可能不偉大,但在家庭里你是頂天立地的。”
關于酒廠的未來,李瑞山沒有直接回答記者的問題:“給你講個故事吧,這是我兩年前看過的一部韓國電影,里面的主人翁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做出了我想做出的事。故事的主人翁叫宋佑碩,是以韓國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為原型。劇中他是個普普通通的高中生,過著不起眼的生活,七年前,經常到飯店吃白食,整日里像夜店小弟那樣發名片。人不會被勤奮與堅定的信念逼死,命運也不會放棄堅持不懈的人,最終他通過努力改變命運成為了一名律師。有時候我在想,真正偉大的人物,不僅是在物質上富有,在精神上更是高人一籌。宋佑碩不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也不是視金錢如糞土的清高之士,完全是一個心存正義的普通律師。宋佑碩有錢后,第一件事是買回原來建筑的房子,不為別的,因為房子的橫梁上刻著自己永不言棄的誓言;第二件事是到飯店還良心債。他接手釜林事件后,前輩告誡他,不知天高地厚,一如以卵擊石,宋佑碩回答的一句話很精彩,‘巖石再堅硬也是死的,雞蛋再脆弱也有生命。石頭最終會化為沙土,而雞蛋孕育的生命總有一天會飛越石頭’。盡管周圍人都不看好,自己的家人受到恐嚇威脅,但擁有著強大內心世界的宋佑碩沒有低頭,而是為了民眾敢于擔當,不計較個人得失,一路向前。”
立足今日,“古納河”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來,“古納河”引吭高歌,一路歡笑。“今后,我一定用真心、真情奉獻社會,讓消費者喝上放心的古納河酒,喝出品質和健康。”展望未來,李瑞山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