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元素怎樣交融?如何在設計美學上體現消費者需求?這成為很多酒業設計師最為注重的問題。實際上,年輕一代設計者們習慣以東西交融的思維來運用設計美學,更以年輕人的本位思想把設計握潮流,成為主導中國酒業美學設計的中堅力量。
2016年,一款出自于深圳“凌云創意”的酒業設計作品在德國獲得IF設計大獎,引發業界矚目。IF設計獎與德國紅點,美國IDEA并稱為世界三大設計獎。而這款產品的設計師、深圳“凌云創意”創意總監鄧雄波,則堪稱中國酒業設計界年輕一代的代表。
創意主導設計
科班出身,一直從事于酒水產品的包裝設計工作,這樣的職業經歷,讓鄧雄波對于酒業設計擁有了豐富的經驗和更為直接的感悟。
2010年,鄧雄波畢業于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專業。其后他南下深圳,開始了自己的設計師生涯。
“有幸的是,我剛開始入職的那家設計公司,就主要從事于酒水方面的包裝設計業務。”鄧雄波說,這讓他對于酒水設計的經驗,從零開始一路累積,而他也從“助理設計師”逐步成長為“設計師”、“創意總監”。
入職三年,讓鄧雄波對于酒水設計有了直觀印象,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的設計語言。
從與生產廠家關于產品的最基本定位方面的溝通、到設計主旨的確定、設計風波的形成、設計框架的大體完成,到最后逐步溝通修改。在這兒,鄧雄波對于酒水設計領域有了初步的涉獵和掌握,極大的工作強度也讓鄧雄波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從菜鳥到主設計師的轉變。
“與別的工業品設計相比,酒水類的產品設計有著諸多不同。”鄧雄波說,現代工業品的設計原則以“簡潔”、“線條流暢”為主,但是酒類產品,身上兼有傳統和現代屬性。一方面要表現出內涵酒質的特性,另一方面包裝也有一定的獨立審美價值,最終這兩個方面的融合,造就一件完整的商品。
在鄧雄波看來,設計師雖然完成的是視覺要素,但是這種外在的設計,是基于對酒類商品內核的把握而來。
2013年,為了更好實踐自己的設計理念,鄧雄波與幾名志同道合者共同創立了“凌云創意”,在鄧雄波看來,凌云創意以品牌創意為主導,這不同于傳統的包裝設計公司。
成立之初,凌云創意度過了一段艱難時光——客戶資源極少,這個新生的企業在業界欠缺影響力。
“但我們所確立的以品牌創意為主導的理念并未改變。”鄧雄波表示,在新的市場環境之下,酒業企業在推出新品的時候,不止是關注產品簡單的外在形象,而是需要這種外在形象與內核形成統一的吸引力!
“沒有創意的設計很難吸引到消費者。”鄧雄波說,盡管初期客戶稀少、理念很難被人所知,但他們一直堅信這樣的理念。對待有限幾個客戶的時候,這種理念得以貫徹,并且得了客戶的認同。
在鄧雄波看來,客戶既然在了解其設計企業的服務模式下選擇了他們,那么一來是對他自己產品的看重,二來也是對凌云創意的一份信任,所以凌云創意對待客戶也是一視同仁,無論是大客戶還是小客戶,拿出同樣的服務標準來服務,讓他們的產品贏得市場,只有這樣的雙贏局面才能共同做強做大。
抽象概念具象化
對于設計師最難的是什么?在鄧雄波看來,是將抽象的概念加以具象化,實現視覺語言與宣傳語言的統一。
“在酒水行業經常會面對一些抽象的概念,有時候這些概念說的多了,消費者是聽得多,實實在在感受得少。”鄧雄波在思考,如何將其具象化?
很快這樣的機會來臨,江蘇一家白酒企業找到凌云創意,尋求設計合作。他們有一款名為“兩相贏”的產品需要設計瓶體與包裝。
“這個產品的名字叫‘兩相贏’,毋庸置疑,要表達的就是‘贏’的概念。‘贏’的概念經常在商業社會中提及,但是當一個商品,被冠以‘贏’這種很抽象的概念的時候,又該如何表達呢?”鄧雄波和他的團隊認為,針對這個抽象的概念與氣質,需要采用一些列巧妙的設計手法,使得產品可以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地感知到它的獨有氣質,以及贏的理念。
“兩相贏可以理解為共贏,共贏的前提是雙方共融。”因此,在設計上,鄧雄波采用了太極陰陽魚的主標造型以及容器上所纏繞的一凸一凹寓意力量交融的設計,都表達了共融的概念。
另外,他將贏字在包裝上進行了一個跨版編排,然后在手袋正背面均開窗,鑒于中國消費者送酒一般兩瓶一起送的習慣,當購買兩支產品,一起放入手袋后,兩支產品側面正好拼成一個贏字,通過手袋的開窗,讓產品更快地讓更多的消費者熟知,也讓兩相贏的主題不言而喻。
這款產品副品名為“一贏到底”。喝酒的時候有一個動作,是越喝到最后,倒酒的時候,瓶底也就越朝上,將贏字雕刻于容器底部,一來是表現了名稱所傳達的意思,二來是可以在共飲的時候提供一份很好的寓意。
為江蘇江中釀酒有限公司設計的“長壽知香”酒,同樣體現了這樣的設計思想。
該款產品為喜慶用酒,專供壽宴市場。鄧雄波認為,縱觀市面上眾多的壽宴用酒,多數手法要么太過直白,要么太過隱晦,讓壽文化這一民俗文化沒能結合當下消費審美。
為此在設計上,結合江蘇江中世界長壽之鄉這一優勢,凌云創意的態度是,民俗文化,絕對不能等同于土,采用吉祥元素組成的壽字,飽滿卻不紛亂,讓其有內容可看,又不失去祝壽必備的喜慶氛圍。以“長壽知香”四字設計成為印章形式,瓶身底紋為傳統賀壽層面。表現出喜慶吉祥之意。
為云南紅設計的一款產品榮獲2016年德國IF設計大獎獲獎作品,代表了凌云創意與鄧雄波設計的高點。
這款“云南紅”產品在設計上注入了更多的東方之美——典雅柔美的手型讓人聯想到企業所在地云南這個少數民族眾多的地方,仿佛能歌善舞婀娜多姿的少數民族少女在翩翩起舞,在提供了視覺感官享受之余,手型還起到一個固定瓶身的功能性作用。在設計上暗銀色和黑色搭配襯托出云南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神秘特性。
視覺年輕化
產品的年輕化成為白酒業應對調整期的一個重要命題,同樣,在設計界,年輕化同樣是重要命題。
但是作為設計師,鄧雄波對于產品年輕化的觀點與眾不同,在他看來,諸多打著年輕化招牌的設計作品并未真正理解年輕化的精髓。
“產品不僅僅是要做得漂亮,更重要的是塑造產品獨有的氣質屬性,不然何談其他?另外就是真的需要對目標消費群體有一個很清晰的認知才行。”鄧雄波說,之前江小白的興起讓酒業諸多企業大打年輕牌,將卡通圖案印制在產品上,配以流行化的網絡用語……這樣的酒業設計模式大行其道。
“站在年輕人的角度,我們真的其實對那樣的卡通形象很不感冒,年輕不應該和卡通畫上等號,年輕消費者通過網絡接觸到的流行信息比之前要多得多。”鄧雄波說,年輕人的訊息獲取、流行獲取的渠道更多、更豐富。簡單的卡通并不代表年輕,再者國內的卡通形象往往粗制濫造,與國外流行相差甚遠。
在鄧雄波看來,之前消費者之所以選擇江小白或是因為此前沒有一款這樣理念的產品,這種理念更多是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這一點可以說是年輕人眾多氣質中的一個,江小白將其抓住并表現出來,讓人記住了,但如果再按照這個路子走,就變味了。
“我們認為應該‘將自身消費者化’。”鄧雄波認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作為產品的打造者,需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考慮消費者需求、不僅是品質上的,還包括視覺上的,考慮若打造出這樣視覺效果的產品,消費者會不會因此買單?
正是站在這樣的角度,鄧雄波反對盲目跟風的年輕化設計潮流,而是真正捕捉到年輕消費者內心所需的潮流,將之以線條、色彩來表現。在這樣的理念下,鄧雄波為天津蘆臺春酒業打造了新穎的年輕化小酒。
消費者才是真正客戶,鄧雄波始終堅信這一點,在他看來,無論設計潮流怎樣更迭,唯有抓住消費者的需求與消費傾向才能真正設計出抓人眼球的作品。若不被消費者所接受,再高的顏值、再美的語言,在市場面前也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