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四川九里春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召開新三板股權會議,意味著這個瞄準“軍酒”細分市場的新銳企業在資本市場上再度走出堅實的一步。而在此前的2012年,九里春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登陸天津股權交易所,成為四川首家登陸天交所的地方名優白酒企業。
產品定位分明,營銷布局多有創新,資本市場更是斬獲多多。對于轉型中的中國酒業而言,九里春注定要成為一個鮮明樣板;對于九里春的董事長馮興龍而言,這種經營思想、這種敢于創新的勇氣,與其身上的軍人烙印不無關系。
軍人的情懷
出身在老紅軍家庭,從軍20多年,轉業后專心運作打造軍酒品牌,在馮興龍的身上,有著深深的軍人烙印與情懷。
“我本人是位老兵,無論當兵還是經商,我都會努力奮斗,永不退縮。”2014年12月2日,四川民營經濟領域最具社會影響力、最具權威性的財經盛典——“2014(第三屆)四川十大杰出民營企業家”頒獎典禮在成都舉行,獲得“四川十大杰出民營企業家”殊榮的馮興龍這一即席講話獲得了與會嘉賓的滿堂掌聲。
馮興龍是一個從四川阿壩州走出來的藏族漢子,從軍20多年,從一名普通士兵到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再到團長。2006年,成都軍區九里春酒廠成為最后一批部隊改制企業,馮興龍也面臨轉業的問題,是服從部隊安排到地方任職還是自主創業,兩條不同的路擺在馮興龍的面前。在得知九里春酒廠改制的消息后,他選擇了后者。
脫下軍裝后,馮興龍的身份從軍人轉變為企業家,他拿出全部積蓄投入到改制后的九里春酒廠,馮興龍說:“從軍經歷非常寶貴,部隊給了我很多,今天所有的一切都來自于部隊。九里春酒廠這么好的廠子和這么好的軍酒品牌,我們不能讓它倒掉,軍酒是我的另一個戰場,我要把九里春軍酒賣到全國,讓消費者知道軍酒九里春不僅是一瓶酒,還是一個軍人的氣質。”
“我的一生已經和軍旅情節連在一起了。”馮興龍說,“專心釀造‘軍酒’將是我下半生的使命。”
“當兵與創業都是讓人熱血沸騰的事,當兵的時候是保家衛國,培養的是一種事業心、責任感。今天我們走向商海,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責任,希望發揮退役軍人的社會作用,同樣也充滿著一種責任感。”馮興龍這樣表示。
在馮興龍看來,運作九里春軍酒,不止是一份感情,也是合乎市場的發展方向,他認為, “九里春”本就是四川白酒的一個老品牌,有“軍酒之冠”、“軍中五糧液”之美稱,具有很深的歷史文化和品牌積淀基礎。瞄準軍旅文化,專業生產針對細分市場的軍酒大有前途。
走出軍酒之路
盡管有著良好的品牌基礎,有著準確的定位,但是在創業的過程中,九里春接連遭遇兩番沖擊。
“2006年九里春完成改制,用了兩年時間逐步梳理產品,開拓市場。”馮興龍說,正當改制后的企業逐步走上正軌的時候,2008年汶川突發大地震,酒廠所在的什邡接近震源,成為重災區,企業損失慘重。
馮興龍率領九里春員工抗震救災,與災區人民一起共渡時艱。
此后,企業逐步恢復生產,憑借著“軍中五糧液”的美名和過硬的生產品質,九里春系列產品一度供不應求,熱銷省內外。到2012年,為擴大規模實現融資,九里春登陸天津股權交易所。
但是與全國其他名優酒企一樣,九里春在2012~2013年度再次遭遇市場危機。禁酒令、嚴控“三公消費”等政策出臺,消費市場生變。馮興龍意識到必須進行改變,他一方面繼續向資本市場挺近,另一方面制定了調整計劃。這次調整涉及三個方面:市場結構、產品結構、營銷模式。
“我們以前主要走高端市場,因為有著良好的源自于名酒的工藝為基礎。但是在消費市場產生變化的情況下,原有的團購渠道發生了改變,必須要面向大眾,所以我們調整方向,開始力推面向大眾化市場的產品。”馮興龍說,這也帶來了專業化的改變,九里春引進職業酒業經理人來負責市場,與專業化的經銷商合作。
九里春也改變了以往重品質不重包裝的弱點,與業內知名設計公司合作,力圖在產品外觀上有大的提升。
此外,九里春重新制定了區域市場發展計劃,調整了營銷模式,推出了十三五期間的“35計劃”。所謂“35計劃”,就是要在十三五期間,用5年時間,發展500家軍酒供應站,達到5億元產值。
“軍酒供應站”是九里春獨家“發明”的銷售模式,主要與各地復轉軍人群體進行合作,幫助他們進行創業,同時也擴大了九里春的銷售。九里春目前已經在全國開了200多家“軍酒供應站”,最終要達到500家以上,覆蓋全國主要市場,借此完成5億元的目標。
對于軍酒供應站這一銷售模式,馮興龍說:“經過兩年多的運營,軍酒供應站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我們歡迎廣大退役軍人走自主創業這條道路,創業路上沒有退伍兵,只有沖鋒的戰士。加入九里春的軍酒供應站,不僅可以減輕國家軍轉工作的壓力,而且退役軍人是我們國家培養多年的一個人才群體,加入軍酒供應站,銷售九里春軍酒對個人、對部隊、對國家都是好事。”
以軍酒供應站為線下平臺,九里春采取“實體店+電子商務+目錄銷售+會員俱樂部”的“四位一體”的全新運營模式,來積極應對酒業調整的新階段,走出軍酒與眾不同的發展之路。
搏擊資本市場
在馮興龍看來,要實現5年開設500家軍酒供應站、實現5億元銷售目標這個宏大計劃,融資必不可少,這也成為九里春登陸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新三板的重要原因。
“最初登陸天津股權交易所,就是因為企業發展太快,產量供不應求,我們需要擴大規模。”馮興龍表示,如今掛牌新三板,也是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成為一家公眾公司后,不僅拓寬了我們的融資渠道,還通過改善我們的股本結構,使得治理結構更加規劃。”馮興龍認為,掛牌后,九里春的知名度會進一步提高,這將有利于九里春的發展。
在馮興龍看來,九里春酒業是四川地方名酒中第一家在股權市場實現融資的企業,通過這一股權融資不僅打破了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還推動企業完善了現代公司治理;不僅通過股權融資改善了股本結構,還通過股權激勵吸引了企業核心人才。
在剛剛改制之后,九里春面對著市場,需要擴張規模實現發展,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九里春先后與國內多個知名投資機構、上市公司、國外洋酒巨頭等洽談過投資合作。在尋找投資的過程中,讓九里春開始更多地接觸到資本市場。
2012年10月31日,九里春成功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四川地方名酒中第一家登陸資本市場的二線白酒。上市首日,九里春股票價格報收5.20元/股,漲幅較發行價達到30%。掛牌后,九里春先后獲得了5000余萬元的融資。
據悉,這些募集到的資金都被用于企業的營銷網絡建設和改擴建工程方面,隨后九里春酒業還先后進行了3次增資擴股,為企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金融支撐。
“目前已經進入到酒業的調整期,我們急需在公司的治理結構、融資方式、產品結構調等諸多方面進行改革。”馮興龍認為,九里春從軍隊企業改制為面向市場的新興企業,還需隨市場而動,目前行業劇變,留給企業調整的時間與空間都不大,而掛牌新三板,可以讓企業擁有改革的動力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