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成都300家進口啤酒館倒閉一半”的消息在網上流傳,引發了關于進口啤酒館經營模式的深入探討。掀起成都進口啤酒館風潮的是一家叫做“麥九九”(M99 BEER)的進口啤酒館,2014年開業至今,已有上百款啤酒集中銷售,打開了成都小眾啤酒的大門。《華夏酒報》記者就這一話題采訪了成都麥九九商貿有限公司(M99 BEER)商品部CPO黃悅波。
“M99”模式
黃悅波告訴記者:“很多人不知道M99是做什么的,我們的目的是做世界啤酒的展示地。白天是啤酒超市,晚上是酒吧餐吧——我們沒有定義這個模式,是消費者定義的,可以配送、接受網上訂單。我們的目標是將世界啤酒帶到消費者身邊,將全球啤酒賣一遍。”
2014年初,黃悅波放棄了從事18年的通訊行業,和幾位相熟的生意伙伴開啟了進口啤酒的創業之旅。經過三個月市場調研、兩個月選址、一個月籌備,2014年7月12日,第一家M99 BEER(成都紅牌樓店)正式開始營業。
談到成功的原因,黃悅波說:“七分生意,三分情懷。”
進入行業之初,黃悅波與同事討論,希望在提高消費者品鑒能力的同時滿足消費的自主性,這就需要與普通酒吧不同的購買模式,于是,最終決定以大型商超的選購流程代替傳統的看酒水單消費。
“進口啤酒與工業啤酒差別很大,消費者對雪花、青島等啤酒的認知度較為普遍,只看名稱就已經了解啤酒的口感、種類。而進口啤酒種類繁多,M99 BEER每家店里都有幾百種啤酒,必須讓消費者看得到、摸得著。許多進口啤酒的酒標也很有特性,對于習慣看外觀消費的女性消費者來說,看得到實物更重要。”黃悅波說。
有酒不能沒有下酒菜,M99旗下有兩個品牌:M99 BEER和“初戀的味道”餐吧,每家M99 BEER旁有一家“初戀的味道”,提供午餐,在消費者用餐過程中不推銷酒水。雖然中午來店里就餐的顧客一般不喝酒,卻讓很多人認識了餐吧旁邊的M99 BEER,這就是M99的“雙品牌運營模式”。
眾所周知,啤酒是宵夜的主要佐餐酒。對于配餐的選擇,M99經營思路明確——因地制宜,選擇符合當地消費者飲食習慣的小菜、涼盤等。“與生啤店不同,M99 BEER主要經營進口瓶裝啤酒,消費者多以看球、聊天的休閑消費為主,小菜是必不可少的。創立自己的餐飲品牌,也方便我們對于配餐的把控。”黃悅波介紹說。
“經常有人到這里來拍照取經,甚至量取貨架尺寸。很多人以為多進點酒擺在貨架上,店面位置再好一點就能掙錢了,正是這種簡單的想法為啤酒館大范圍倒閉埋下了種子。要經營好啤酒館,需具有懂啤酒知識和懂營銷經營的兩個專業團隊,如果之前沒接觸過啤酒,想要經營好啤酒館是不太現實的。”黃悅波直言,不懂選品是許多啤酒館經營失敗的主要原因。
黃悅波向記者介紹:“M99 BEER銷售過1500多款進口啤酒,目前在柜的有800多個SKU,因為啤酒保質期較短,所以一次進貨不能太多。80%的商品占20%的銷量,因而選品采購很重要,避免啤酒臨期,根據流量、配置搭配產品、區域調配,采購的時候做安全的庫存比例。我們每周都會進貨,確保在一周之內周轉掉。小眾的產品快到保質期之時都會提前下架,這是合理的損失,因為不能影響到其他產品的展示和周轉,小眾新奇的啤酒比如酸啤等有嘗試的展示是必要的。”
對于黃悅波來說,選擇好的商品,優化經營模式、策略,正是那“七分生意”。
“我對M99有個期望,希望消費者踏進M99 BEER,就進入到了一個裝得滿滿啤酒的世界,被成百上千的啤酒包圍著,滿足、幸福、震撼、獵奇……還有各種的味道和感受。這是我的情懷。”為了這個期望,黃悅波堅持自己的陳列規則,拒絕部分大品牌的優化陳列要求。
教大眾喝小眾啤酒
相比于消費者習慣購買的雪花、青島等淡拉格啤酒,進口啤酒在國內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進口啤酒種類、品牌繁多,應先喝什么、后喝什么,如何選擇啤酒成為困擾消費者的主要問題。酒體從淡金到漆黑,泡沫從潔白到棕褐,香氣從果香到烘焙香,味道更是酸、甜、苦、咸、鮮都有。對于很多初嘗進口啤酒的消費者來說,第一次消費體驗選對啤酒尤為重要。
黃悅波認為:“商家有義務引導消費者選擇適合的商品,我們按入門到發燒到收藏的四個不同級別分貨到同貨柜,根據消費者的飲用習慣推薦不同級別貨柜,再讓消費者在推薦貨柜里挑選啤酒,這樣能快速甄別出合適的產品。在M99 BEER,要求每個服務員在向消費者推薦啤酒的過程中,用1到2分鐘了解消費者的品鑒水平,準確地引導消費者選購。”
“我們不做特別推薦,只做消費引導,不需要某一個單品搶了所有啤酒的風頭,我們要把所有啤酒陳列出來讓消費者自己選擇。啤酒分類很復雜,我們怎么定義啤酒分類,怎么把啤酒推薦給客人,這才是最重要的。”黃悅波在M99 BEER開業后的三個月里,通過實踐銷售總結出一個分類方法:入門級包括白啤、黑啤、黃啤、果啤、無醇啤酒;愛好級包括二、三、四料啤酒,修道院啤酒,烈性啤酒;發燒級則是精釀啤酒;收藏級包括部分紀念啤酒或具有陳年能力的、收藏價值高的啤酒。
這個方案在實際應用中效果顯著,消費者較為認同。在M99BEER旗下五家店面,每一個貨架都有標號,在每一個級別中都能找到相同類別的啤酒。品鑒啤酒時應從酒精度數低到高、口感清爽到口感濃郁。
“很多人印象里只有德國啤酒才是進口啤酒。經過兩年的市場教育,消費者慢慢接觸進口啤酒。”黃悅波告訴記者,喝慣了一種口味,嘗試新的口味是一種趨勢。中國加入WTO以來,消費者在很多進口商品的購買上出現盲從的現象,啤酒作為進口商品同樣不能免俗。只有做好市場消費引導,進口啤酒以及國內精釀啤酒才能持續發展下去。
個性化啤酒與資本入注
國內啤酒近年來疲態顯現,啤酒企業也從之前的“跑馬圈地”,開始對準新的消費需求,著力發展個性化、高端化的產品。青島、雪花等工業啤酒品牌紛紛布局精釀啤酒;百威英博收購“鵝島”精釀,強勢進入中國市場,關于“資本進入精釀啤酒”的討論就此開始。
“在真偽精釀啤酒的探討中,消費者能看到更多的、不同角度的觀點,也讓原本在小圈子中飲用的啤酒被更多消費者所熟知。許多自釀啤酒品牌請來國外的釀酒師,國外的啤酒廠也在中國設生產線,大的工業啤酒廠進入精釀啤酒領域是必然的。市場是跟隨消費者需求而來的,大酒廠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消費升級,生產自然隨之升級。”黃悅波認為,大型啤酒廠推進精釀啤酒,嫁接傳統淡拉格啤酒渠道,讓消費者看到更多的啤酒種類和品牌,才會迎來精釀啤酒市場的大面積井噴。
目前,進口啤酒消費量只占中國啤酒市場總量的6%左右,拓展空間很大。精釀啤酒是未來的趨勢,在這個趨勢里肯定有人進入、有人倒下。黃悅波認為:“希望更多人參與進來,百花齊放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