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哈爾濱鴻俊祥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高俊斌是在黑龍江省酒類流通協會舉辦的一次會議上,健壯、粗放、豪氣。回程的路上,他幽默、睿智、踏實厚道的談吐讓記者折服。近日,記者專訪了這位東北漢子——高俊斌。
賣茅臺酒是最喜歡的事
上世紀70年代初出生的高俊斌是黑龍江省嫩江縣多寶山銅礦人,懷揣夢想的農村娃在上世紀80年代末走進本省一家技校求學。
“我是1989年考入地處雙鴨山市的黑龍江省鐵礦技術學校,1991年畢業后分配到嫩江縣多寶山銅礦做經警工作。1994年被借調到銅礦駐嫩江縣辦事處后勤部門,負責辦事處員工們的吃穿住行、煙酒糖茶的采購。”高俊斌介紹,當時下海潮席卷各行各業,不甘心做這些簡單且重復的工作,就追隨著這股潮流下海了,1997年在嫩江縣火車站廣場開個叫“文華”的百貨食雜店。
百貨食雜店的開張及生意紅火,讓高俊斌初次嘗到了商業經營的甜頭,隨著百貨食雜店的經營擴大,他的商業思維也在快速攀爬。
“食雜店只經營了兩年,我便決定把店面出兌出去,用兌來的錢一是搞收購糧食的生意,二是在嫩江縣下轄一個較大的鄉鎮開一家煙酒批發部。當時,批發部的名字叫芳香名煙名酒店,專門經營白酒、啤酒及煙草。后來證明,收購糧食的生意有些選擇錯誤、煙酒批發部生意則逐漸證明著他的人生價值。
嚴格地說,高俊斌生意上第一桶金來自于四川一家白酒企業的產品。
“2004年的秋季去北安市出差,在那里接觸到一款來自四川省邛崍的白酒,口感、酒質都很不錯。于是決定投入30萬元進行代理進貨。當年春節前在嫩江縣鋪貨完畢,每個月能賣4~5千箱。”第二年,高俊斌又代理了國窖1573和玉泉方瓶白酒。
嫩江縣人口少,酒賣得再好也達不到高俊斌的內心價值訴求。
“企業的發展遇到瓶頸,想持續發展就得到更大一點的城市打拼。2012年我把在嫩江的所有生意又全部出兌,同年9月份,在哈爾濱市代理了瀘州特曲、瀘州老窖專賣店產品、1573酒等。”高俊斌說,店面開業的當天生意就非常火爆,一個客戶一單就買走近13萬元的酒水。
2014年,高俊斌注冊哈爾濱鴻俊祥商貿有限公司開始代理茅臺系列產品,該公司也是黑龍江省為數不多的的國酒茅臺專賣店之一。
“從剛開始做酒生意我就最羨慕、敬佩和茅臺酒打交道的商人、大咖。”高俊斌說,“賣茅臺酒是我最喜歡的事、是我的理想。”
給員工貼正能量標簽
代理茅臺系列產品的同時,高俊斌還在經營著奔富葡萄酒專賣、花冠女子汗蒸洗浴、良子足道等企業,員工人數達百余人。在和員工們的相處中,他把自己一步步人生打拼的心得、感悟及理念毫無保留地傳遞給企業員工,潛移默化到企業生活管理中。
“這些年事業上的起起伏伏讓我總結出一個道理,一個人的心態很重要。心態好了你的事業、家庭、生活都會不錯,我始終教育員工:要想有一個好的前程、好的人生,人的心態必須要調整好。”高俊斌說,心態還反映著一個人的品德與修養。
作為私營企業的最高管理者,除了讓企業員工有個好的心態之外,高俊斌對企業管理還有獨到的見解。
“不要認為私營企業有了規章制度,就能讓員工徹底認同和遵守,表面的服從和內心的認同相差很遠。制度越來越多,培訓越來越多,員工并不一定買賬,流失率的高低可以作為私營企業管理成功與否的參考。相當一部分員工離職與其相關業務的主管有直接關系。試想,員工都準備離職了,咱們企業還能有什么影響力? 員工的徹底認同,關鍵是私企‘帶頭人’自己的魅力和專業技能,自己以身作則,讓員工內心受到觸動,這樣影響才持久,帶來的執行力才會強。” 高俊斌說,私營企業除了有管理制度,企業主還應有適當的感情投入和相當的魅力影響,才能得到員工的認同。
在高鴻斌的眼里,每一位員工都是一個優秀的個體。
“一個企業把員工看成什么他就是什么。有些私營企業老板習慣給員工貼‘強弱’、‘勤懶’的標簽,往往最終真如所料。” 高俊斌接著說,帶著標簽與員工溝通,自己的行為和舉止很容易被對方捕捉到,對方也會同樣為之,造成弄假成真事實。 對優秀員工常包容和多鼓勵,對能力欠缺員工批評和排擠,都是不正確的。 其實,很多標簽都是私營企業管理者心里預判出來的,并不代表真實。不然,為什么有的員工換了個工作環境就判若兩人?所以,總體上來說,應該相信每個員工都在努力創造一片自己的天地,要多鼓勵、多肯定,多給員工貼正能量的標簽。
在火鍋餐桌上推廣茅臺文化
出差在酒類流通行業是最正常不過的事了,高俊斌更是如此,他最愿意出差的目的地城市之一是大慶,大慶有“王鐵人”。每次去大慶,高俊斌都心懷敬畏到鐵人紀念館瞻仰,再去讀誦紀念館前方立交橋上撰書著的一句話:“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這幾年白酒是低谷期,但做白酒的人們始終沒放棄走出低谷的信心及決心。我信奉‘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句話,世上就沒有什么困難是不可克服的,我們白酒人需要找的只是通往成功的方法。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頭腦里應只有‘想盡一切辦法’、‘這是我的責任’。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說的也是這個道理。”高俊斌接著說,無論白酒流通行業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只要我們積極主動地思考,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關鍵在于自己敢不敢想。
在高俊斌的茅臺專賣店采訪期間,《華夏酒報》記者發現店鋪側房有一間擺放講究、只能容納一桌客人的火鍋餐廳。
高俊斌看著記者疑惑的眼神解釋:“這是我茅臺酒營銷的一部分。以前,東北人請朋友喝酒,有火炕的,喝醉了倒在炕上呼呼大睡,像在自己家中一樣舒服、燙帖。這都市里沒有火炕,但咱有這火鍋也能談笑風生、坦白心胸、解除不必要的拘束。在這里喝酒不談利害、不涉交易,圖的就是個痛快勁兒,還能喝出咱東北人淳樸的古老遺風、豪爽干脆的本性及那份快要淡去的真情、友情。”
高鴻斌對在自己的火鍋餐桌上能推廣茅臺文化的創舉頗為得意。
“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茅臺酒的品質、文化內涵,我每個月花費9千元聘請了兩位地道的火鍋師傅打理特色美食,客戶消費茅臺酒10萬元以上,我便請他過來吃一頓火鍋。”高鴻斌說,“通過這火鍋,我和客戶、消費者、行業內外的朋友盡情溝通著,這種溝通不僅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也加深著友誼,且宣傳推廣著茅臺酒的文化、品質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