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珠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方金20多年來憑一種工匠精神,潛心研究發現葡萄本身的內在力量,呈現葡萄酒的特質之美。實現了人生由一位入門者到葡萄酒釀造專家高手的華麗蝶變。
獨愛這一行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小時候,我對葡萄酒釀造就非常感興趣,那時的夢想,就是親手釀造一款可口的葡萄酒。”方金向華夏酒報記者這樣講述他與葡萄酒的最初情結。
方金生活的伊犁河谷有著生長優質釀酒葡萄的天然地理條件,他打小就與葡萄和葡萄酒有著密切的接觸。
“那時候物質匱乏,兒時所品嘗到的葡萄酒僅僅是半汁葡萄酒。過去人們對干紅的理解跟現在截然不同,那時是用酒精、糖水勾兌出來的。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了解到葡萄酒的專業知識,也知道了真正的干紅葡萄酒是什么樣的,我就夢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釀造真正的干紅葡萄酒。”就這樣,一顆夢想的種子在方金心里播種了下來。
1989年,懷揣著葡萄酒釀造夢想,方金如愿進入烏魯木齊市一所學校的發酵工程專業,開始學習葡萄酒釀造方面的知識。在學校期間,方金如饑似渴地學習各種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為以后的釀酒工作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2年,方金畢業后進入伊犁葡萄酒廠發酵車間實習,出于對釀酒工作的喜愛,他一心撲在工作上,虛心地向酒廠老師傅學習生產經驗。工作之余,他還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自學上。一年后,方金憑借出色的表現和能力被酒廠的技術員崗位錄用。
“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執著是一種動力,只要你全神貫注,只要你堅持,只要為了心中那個信念,最后都將到達成功的彼岸。”談到自己職業的選擇和規劃,方金常常把這句話放在嘴邊。
2009年,方金帶著那份執著的熱愛來到新疆石河子大學繼續學習。
“知識無止境,我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提高的機會,去石河子大學深造為的是能夠在不斷提升釀酒技藝的同時強化自己企業管理能力。”方金表示。
由于方金對葡萄酒近乎癡迷的熱愛,他在平時總是教授女兒一些釀酒知識,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子承父業,為中國葡萄酒行業未來的發展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工匠精神去釀酒
在方金看來,一瓶好的葡萄酒誕生需要釀酒人兢兢業業的苦干精神,需要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缺乏工匠精神就生產不出品質叫絕的產品,就有愧于釀酒師的稱號。
基于這種認識和執著,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方金帶領的技術團隊開發新項目時,以一絲不茍的精神不斷探索試驗伊珠干紅、干白葡萄酒新產品的研發。那段時間,方金吃住在廠里,為自主研發自己的干型酒積累第一手數據。
在方金和技術團隊的不懈努力下,1997年屬于新疆伊珠的第一款干紅葡萄酒研制成功并投入生產。之后,方金及其團隊又成功研發出降低原酒酸度、原酒殘糖和提高成品酒穩定性的方法,此舉大大提高了伊珠的原酒品質。
方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不久,伊珠干紅葡萄酒在中國首屆國際農業博覽會上,獲得了新疆葡萄酒業唯一名牌產品的稱號,填補了新疆干紅的空白,豐富了企業的產品鏈。
“做技術工作比較枯燥,不能有偷懶、靠投機、走捷徑的思想。要具備耐得住寂寞、不甘辛苦的精神,敢于擔當、不辱使命。”方金說道。
“在我看來,所謂工匠精神其實就是一種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理念。有人把它視為高不可攀、高深莫測的技術頂端,令人望而卻步,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工匠精神也是一種責任感、一種態度、一種堅持,只要認真去做、鍥而不舍,人人都能做到。”方金進一步闡述。
他強調:“隨著經濟的轉型、供給側的改革、消費的升級,當今的社會更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更精致更完美的產品去滿足消費者的更高需求。工匠精神需要從人人做起,變成每個人自覺的行動。”
朋友圈里有人評價方金搞技術有一股“拼命三郎”精神:敢于挑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方金所在的伊珠葡萄酒位于新疆伊犁河谷,有著塞外江南的美稱。這里光照充足且晝夜溫差大,地理位置上與加拿大安大略省維度基本一致,河谷形成的小氣候非常適合種植冰葡萄原料。
方金決定在這一領域小試牛刀。通過更深入的研究發現,伊犁河谷的氣候有著自己的獨有特點,初冬驟降的氣溫,使這里的葡萄果實自然冷凍,同時保持在-8℃的低溫又不會傷害釀酒葡萄植株,是世界上絕大多數釀酒葡萄產區所沒有的自然氣候條件,在低溫環境下,采摘冰凍的葡萄釀造的獨特的酒類就是冰葡萄酒。
于是方金以此為依據,制定了冰葡萄酒的生產工藝標準,并親自參與申報100噸高檔冰葡萄酒的科研項目,該項目的申報獲得了國家的支持,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國家星火計劃。
同時方金前往加拿大學習冰葡萄酒的釀造工藝,并結合自己制定的冰葡萄酒釀造工藝,引進國外先進的冰葡萄酒生產設備進行釀造。在生產過程中嚴格管控冰葡萄原料質量,并建立起冰葡萄原料質量的保證體系,在源頭上保證了葡萄的質量。
2004年,伊珠首款冰葡萄酒研制成功,并在亞洲第二屆國際葡萄酒質量大賽上獲得金獎;2007年,伊珠冰葡萄酒被評為“新疆名牌產品”稱號;2008年,“伊珠”商標被新疆工商管理局推薦為“新疆著名商標”;同年,冰葡萄酒農業化項目榮獲新疆建設兵團科技進步獎;2009年,伊珠冰葡萄酒通過自治區新產品鑒定,榮獲新疆自治區優秀新產品二等獎。
面對諸多榮譽,方金坦言道:“做酒如做人,做人嚴謹,做事認真,做出的酒才會精致出眾。”在方金心中,釀酒是一個良心活,從最初原料的選擇到最后的成品管控,都不能懈怠,都必須用心去做。
從業二十四年來,方金憑著對葡萄酒業的一份熱愛,在釀酒路上不斷創新、發掘葡萄酒的潛在品質,呈現釀酒師的發現之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釀酒人的“工匠精神”。
發掘葡萄本身的內在力量
方金有一段關于葡萄酒的名言,頗有見地。“葡萄酒猶如手掌最長的中指,與生俱來的品質有待于釀酒師去發現創造,可是釀酒師的水平有高有低,猶如其余的手指。我的理想就是不斷發揮專業優勢,無限接近地去發掘葡萄本身的內在力量。”
他說:“好的釀酒師可以讓葡萄呈現它全部的美好風味,不丟失,不破壞。”
方金的這些理念做法完美印證了尊重自然、生態發展的科學釀酒理念,并在實際工作中一步一步得到踐行。
“葡萄酒的質量必須從源頭抓起”,為此,方金經常給葡萄種植戶傳授新知識,鼓勵他們種植優質釀酒葡萄品種,嚴格葡園精細種管,并采用“限產”的方式,從根本上提高釀酒葡萄的品質。
在方金眼中,葡萄幼苗和人的成長歷程是一樣的,從小接受著溫暖眼光的呵護,天山雪水的滋潤,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然后成長過程中要經歷一次次嚴苛的選拔,在橡木桶中靜靜地沉淀自己,豐富自己。在經歷了一段時光磨練和成長后,葡萄和人一樣都發生了質的突破,最終葡萄在酒瓶中升華了自己的價值。
“伊珠葡萄酒追求的是自然的美,自然的香。我們要讓好的葡萄經過我們的手完美呈現出它美好的特質,而不是拔苗助長,人為干涉。”方金表示。
他強調:“葡萄酒生產是一項長期的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種植、釀造、儲藏三大環節互相依存,要尊重自然規律,做到天地人和諧融合。就是現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也應最少地去進行人為干預,最大限度地讓葡萄依靠自然的力量呈現本身的美味,為人類帶來享受。”
作為一個老牌葡萄酒廠,新疆伊珠見證了國產葡萄酒的發展歷程,雖然現階段國產葡萄酒產業發展面臨著許多困難,但是在方金看來,一個葡萄酒企業要走遠走好關鍵要在釀酒理念、發展模式上把好方向。
“我從事葡萄釀酒20多年了,無論從技術的提升經驗的積累都有了很大收獲,但總結一下,我還是很看重科學釀酒理念的樹立。要說中國的葡萄釀酒發展也只是三十年的時間,有好多東西包括釀酒理念還要向西方國家學習。”
生活中的方金,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愛人是從事葡萄酒檢驗工作的,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我工作時才能夠踏實放心。”方金表示。
方金說:“若要我問我今后有何心愿,我要說的是,除了老本行技術之外,很想多參加一些培訓教育之類的活動,做好經驗知識的傳幫帶,重點做好一些釀酒理念的傳授。譬如,葡萄酒是種出來的,敬畏自然生態釀酒,食品安全等等。這些都是一些中小企業所需要的,發展理念解決不好就要走彎路。”
“作為葡萄酒行業的老兵,我對中國葡萄酒前景持樂觀態度,中國土地廣闊,風土獨特,人口眾多,有著發展葡萄酒的諸多優勢。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從政府、協會、生產、市場各個方面共同發力,齊心建設好這個朝陽產業。釀酒理念、工匠精神作為其靈魂工程必須持之以恒抓緊抓好。”方金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