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軍旅,復員后與酒結緣,從沒有銷售經驗的新人到全國輕工業系統勞動模范、泰安市優秀企業家,泰山酒業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張銘新一直堅持用“新”打造泰山酒業,為實現企業“百年幸福泰酒”的愿景而努力。
從銷售新人到廣受贊譽
1982年,張銘新從部隊復員,被組織安排到泰安啤酒廠原料車間成為了一名“拌料工”。就是在這里,張銘新的人生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
踏實肯干的張銘新很快就成為了車間主任,后來由于酒廠產品滯銷,張銘新被調往銷售科負責銷售工作。這對于他來說是個全新的領域,沒有之前的經驗可以借鑒,然而也許是軍人的閱歷給了他靈感,他以軍隊管理的方式對銷售工作進行了改善,在他的帶領下,產品的銷量翻了近十倍。
隨著產品銷量的一路上漲,1992年到1993年,張銘新先后被提拔為廠長助理、經營廠長等職務,1995年,張銘新被泰安市組織部提升為泰山酒業集團前身——山東泰山釀酒(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集團黨委成員、副總經理,銷售公司總經理。
2000年,張銘新被任命為泰山酒業集團黨委成員、董事、總經理。此時的白酒行業處在深度調整期,面對經營困境,張銘新決心全力開發省外市場,他抓住江浙粵市場消費者白酒消費低度化的傾向,通過實施大客戶制,迅速將淡雅型低度濃香型的泰山產品打入當地大眾市場,最終創造了令業內外廣泛贊譽的“泰山現象”。
用智慧書寫泰酒人的“發展密碼”
面對酒業“新常態”,張銘新認為,對于一個現代企業而言,認清所處的環境形勢,科學把握發展方向,是企業戰略最根本的問題。
2015年12月21日,在泰山酒業集團2016年經營目標責任書簽字儀式上,張銘新正式提出了“打造百年幸福泰酒”的企業愿景。2016年12月26日,“泰山酒業2017年營銷年會暨航天、航空、高鐵戰略合作新聞發布會”的順利召開,標志著泰山酒業集團再次跨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大步,為百年幸福泰酒的宏偉藍圖再添新篇章。
作為泰山酒業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張銘新在會上表示,今后白酒行業市場不會擴張,甚至還會下降。在這種形勢下,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日子更不好過。加上當前原材物料大幅漲價,都考驗著每個酒企的盈利能力。看誰的資金鏈健康和抗風險能力強,誰就能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勝出,毫無疑問,泰山酒業做到了這一點。
張銘新把2016定為泰山酒業的“創新提升年”,提升是目的,是方向;而創新是方法,是保障。在他的帶領下,2016年,泰山酒業上下同心聚力,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取得了超預期的經營業績:按可比口徑計算,截至2016年12月20日,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利稅2.6億元,超額完成了2016年的各項任務目標。
“泰山酒業之所以能夠適應行業的‘新常態’,并實現逆勢增長,這主要得益于企業多年來形成的‘五大競爭優勢’,即戰略優勢、品牌優勢、品質優勢、市場優勢、資金優勢。”這也是泰山酒業集團能夠在嚴峻的市場形式中逆勢而上,不僅保持著魯酒的頭把交椅,還引領著白酒行業的風向所呈現的核心競爭力的原因。
張銘新詮釋了泰酒人創造“泰山現象”的“發展密碼”。
貫徹優勢,助推泰山酒業逆勢增長
對于泰山的戰略優勢,張銘新如此解讀:“戰略決定成敗。每個企業都有各自不同的戰略。泰山酒業之所以有今天的良好局面,首先得益于多年來始終堅持的穩健發展戰略。穩健與發展是企業的兩個層面:穩健是企業發展的一種形態,而發展是企業的最終目的。做企業就好比跑馬拉松,拼的是耐力而不是速度,所以企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發展節奏,不能隨波逐流,必須穩字當先。在這一戰略思想的指導下,泰山酒業在行業形勢好的時候不冒進,在行業調整的時候不保守,從而避免了企業經營的大起大落。”
“多年來,我們成功打造出了‘一體兩翼’的發展模式。‘一體’就是做強做大白酒主業,也就是以泰山特曲和五岳獨尊為主體的雙品牌運作。應該說,穩健發展確保了企業發展的節奏,而‘一體兩翼’保證了發展的質量,兩者相得益彰,為市場的穩健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后盾。”張銘新告訴《華夏酒報》記者。
在品牌優勢方面,張銘新認為,品牌是企業的核心,是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泰山酒業始終堅持把品牌建設作為一項核心工作來抓,立足于泰山文化,不斷加大廣告投入,以提升泰山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泰山酒業在七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挖掘泰山酒文化,傳承泰山酒傳統釀造技藝。2016年,“泰山酒傳統釀造技藝”項目還入選了“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進一步提升了泰山品牌的文化內涵。
“此外,我們還攜手高精尖,提升品牌高度。古代有一句詩,叫‘居高聲自遠’。這句話同樣適合企業的品牌傳播。今天,泰山酒業與當今中國最高精尖的航天、航空、高鐵進行戰略合作,可以說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必然會聲名遠揚。”張銘新說道。
據張銘新介紹,“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沒有一切”是泰酒人一貫堅持的質量觀。一直以來,泰山酒的品質都受到消費者和經銷商的一致好評,品質優勢作為企業多年發展的根本,一直被良好的傳承和不斷的創新,這源自于企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992年泰山特曲走進人民大會堂成為“國宴用酒”,就是最好的佐證。
對于泰山酒業的市場優勢,張銘新可謂耳熟能詳,他認為,泰山酒業有良好的省內外市場基礎,消費者認知度高。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泰山酒業就成為魯酒走出山東的典范,這一優勢一直延續至今,成就了浙江、江蘇、廣東、海南等市場。
此外,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市場適應性。完整的產品結構,能夠滿足不同市場、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為產品升級留出了空間。最后,一支穩定的、可靠的經銷商隊伍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是市場穩定發展的前提。“我們與經銷商歷來是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成長,不離不棄,我們與客戶的合作已不僅僅是廠商關系,而是由廠商變成朋友,由朋友變成兄弟,由利益共同體逐漸上升為命運共同體。這是泰山酒業一貫堅持的原則,也是客戶群體穩定的根本所在。”
張銘新認為,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對企業來說,資金就是血液,泰山酒業在穩健發展的指導思想下,通過大力實施“一體兩翼”的發展模式,無論是主業還是副業,都保持了健康發展。可以說現在的泰山酒業,既有產品經營,又有資本運營;既無外債,又無內債,企業的資產質量和資金流在山東白酒行業是絕無僅有的。
力爭在新的一年實現“五大突破”
2017年,張銘新將以往的經驗責任加以總結,并對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標。
“我們已對新一年的工作進行了規劃,把2017年確定為‘突破提升年’,公司層層簽訂了經營目標責任書,力爭在新的一年實現‘五大突破’,即任務目標的突破、營銷模式的突破、品牌建設的突破、產品質量的突破和管理信息化的突破。”張銘新自信地說道。
對于“五大突破”,曾主抓市場多年的他,著重介紹了企業市場營銷方面的工作思路。他說道:“《孫子兵法》中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我們認為營銷不能拘泥于固有的營銷模式,要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與時俱進,因地制宜,探索出適合企業和經銷商現實狀況的營銷模式。”
據他透露,2017年,泰山酒業在市場營銷中將著力以下方面工作:
大力推進辦事處直分銷模式,加強對市場的掌控;繼續推進戰略聯盟運作,實現互利共贏;優化產品結構,打造戰略單品;強化微營銷,探索新途徑;上馬定制酒,滿足深度需求;加強市場監管,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在張銘新看來,辦事處模式是行之有效的營銷模式,是對大客戶代理制的補充,其實質就是直分銷。2017年,泰山酒業將擴大試點,在山東各區域甚至省外市場設立辦事處。關鍵要選好目標市場,聚焦人力與資源,做好產品規劃和市場策略,力求實現重點突破;
同時,泰山酒業要繼續強化產品結構的調整,杜絕產品的盲目開發,淘汰非盈利產品。要在五岳獨尊、酒仙的基礎上,再重點打造金泰山等有影響力的長線大單品,提升品牌價值;
此外,泰山酒業將進一步強化微營銷,并結合定制酒項目,擴大品牌傳播及產品銷售,滿足消費需求。
“傳統的定制酒受時間、數量、技術的限制比較多,仍然無法滿足廣大消費者碎片化的個性需求,我們新上馬的互聯網3D定制就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這一新型定制基于兩個關鍵要素:一是先進的打印技術,不僅打印效果要好,效率也得提高;二是互聯網營銷系統,讓消費者從線上自己選擇模板、上傳信息,并網上支付。”張銘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