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張弓厚重的文化底蘊,又有中國低度白酒鼻祖的無窮魅力,既有低度白酒典型的風格特點,又有時尚的風格色彩,既有傳統的歷史文化,又能彰顯現代的思維與氣息。這就是即將在中國千商大會博鰲酒業峰會揭開神秘面紗的張弓低度標志產品——張弓大曲1973留給《華夏酒報》記者最深刻的印象。
10月29日,《華夏酒報》記者獨家采訪了河南省張弓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孟艷。
歷史難以忘記
提到張弓低度白酒,孟艷有說不完的話題。1971年張弓酒廠郭宗武等技術專家歷時3年,為解決高度白酒降度后出現失光渾濁、酒味寡淡這一困擾白酒界的技術難題,采用低溫冷凍過濾技術,經數百次實驗,終于在1973年研制成功38%vol張弓酒。
1975年6月,時任中科院院士方心芳組織技術人員對張弓38%vol低度酒進行了鑒定,鑒定意見為:“色澤無色透明、香氣濃郁、綿軟醇和、后味甜長,是目前我國第一個突破40%vol以下的曲酒。”1977年,輕工業部委派陶家馳、萬良才工程師到張弓調查名優酒情況,了解到張弓低度白酒的研發生產行之有效,非常重視,認為為白酒低度化創出了一條新路。
1978年12月,輕工業部在長沙召開“全國名優白酒會議”,在潘裕仁局長所作的大會會議總結中指出:河南張弓酒廠采取冷凍過濾的工藝研制而成的38%vol優質大曲酒,是我國白酒發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填補了我國低度白酒的空白。它有利于人民身體健康、節約糧食、擴大出口貿易,指出了我國白酒的發展方向。1984年,第四屆國家名酒評比中,38%vol張弓大曲獲“國家優質酒”稱號。1992年,38%vol張弓酒在阿姆斯特丹世界優質產品評選中,榮獲“世界金獎”。
1987年,國家輕工業部等三部一委在貴陽召開全國釀酒工業增產節約會議,提出中國釀酒工業的發展方向: “優質、低度、多品種”和“四個轉變”,即“普通酒向優質酒轉變,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蒸餾酒向發酵酒轉變,糧食酒向水果酒轉變”的發展方針。這一政策的推出有力推動了低度白酒的發展。2007年在鄭州黃河迎賓館召開了中國首屆低度白酒高峰論壇,會上進一步確立了張弓低度酒的標桿地位,被譽為“低度鼻祖”。2008年 38%vol張弓酒被授予“中華老字號和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孟艷說,歷史不容忘記,低度白酒的研制成功,不僅是張弓酒業的驕傲,更是中國白酒行業發展的里程碑。
百人團隊逐鹿博鰲
孟艷說,說起張弓,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起“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這句風靡大江南北的廣告詞。張弓酒好,好在哪兒?恐怕見仁見智。但要說在低度白酒領域,張弓是當之無愧的鼻祖。
“張弓酒業將組織超過百人的團隊,在即將在海南博鰲召開的中國千商大會博鰲峰會上嶄露風采。”孟艷告訴《華夏酒報》記者,團隊既有當地政府部門主要領導,也有公司的高層,既有全國各地的核心經銷商,還有核心媒體記者,通過這個大展示活動,讓張弓形象王者歸來。
孟艷說,在中國千商大會博鰲酒業峰會期間,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中國副食流通協會、中國酒業新聞網聯合主辦,河南省酒業協會、河南省張弓酒業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屆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將在博鰲亞洲論壇大酒店隆重舉辦,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劉秀華、著名白酒專家梁邦昌、江南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徐巖及商丘市縣有關領導和全國各地的張弓酒業經銷商參加論壇,為中國低度白酒發展建言獻策,為中國低度白酒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孟艷說,張弓低度酒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是老一輩張弓技術團隊為中國酒業作出的卓越貢獻。張弓低度酒,被譽為“中國低度白酒鼻祖”,博鰲酒業峰會期間,張弓酒業傾力研發的張弓大曲1973將隆重上市,這是未來張弓酒業的一個大單品或超級大單品,也是張弓低度白酒的核心產品、標志性產品。
孟艷表示,在今后的發展中,張弓酒業把弘揚低度白酒文化、創新低度白酒工藝、拓展低度白酒市場作為發展的新引擎,作為提高張弓核心競爭力的有效載體。講好張弓故事,講好低度白酒故事,讓更多的消費者愛上張弓低度白酒,把張弓低度白酒打造成豫酒的名片,打造成中國白酒的名片。
為低度白酒發展提供資金技術保障
孟艷告訴《華夏酒報》記者,近年來,張弓酒業將度系列和張弓超值系列產品列為張弓酒業的兩大戰略產品,度系列是張弓多年來培育成熟的代表產品,在市場上擁有眾多的粉絲;而升級版的張弓超值酒,作為張弓企業文化和酒水精華合二為一的一款產品,以其富有文化色彩、時尚的瓶形及回歸品質的理念,已經成為張弓酒業開拓全國市場的代表性產品。針對張弓酒忠實消費者的需求和呼聲,張弓酒業近期又開發了張弓記憶系列酒,如張弓大曲酒、張弓特曲酒,這些酒當年曾經風頭無兩,代表了一代人對張弓酒的記憶。
為進一步彰顯張弓低度白酒的風格特點,2016年8月,張弓酒業聯合河南省酒業協會,共同建設張弓酒風格研究中心,傾注河南省酒業協會專家資源、技術力量,打造張弓產品的個性化和差異化,從而帶動豫酒復興和崛起。
孟艷告訴記者,為進一步提升張弓技術團隊力量,張弓酒業已經與江南大學達成初步意向,擬在博鰲酒業峰會期間舉辦河南張弓酒業與江南大學簽訂長達十年的戰略合作協議書,整合江南大學更多的專家技術力量,保證張弓酒的品質。同時,為鼓勵我國白酒行業發展低度白酒,推廣低度白酒文化,經協調相關部門,發起成立中國低度白酒發展基金,張弓酒業研究決定,在第二屆中國低度白酒發展高峰論壇期間,首先向中國低度白酒發展基金注資100萬元人民幣,用以鼓勵推動中國低度白酒發展的人物和技術創新。
孟艷說,品質是產品的基礎,沒有穩定的產品,如無源之水,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從自然條件上講,張弓地處黃河故道附近,釀酒用水水質優良,并且富含鍶,經檢測,每升水含鍶量0.41mg;水質ph值8.2,呈明顯的弱堿性,弱堿水出好酒;再加上張弓酒使用的高溫曲以優質小麥為原料,采用獨特的技術,被譽為“中國第一曲”,對開發差異化、個性化的張弓低度白酒,條件更加優越。
談到張弓酒業未來的發展,孟艷董事長告訴《華夏酒報》記者,隨著飲酒人群年輕化和健康化需求,在低度白酒熱的當下,張弓如何重塑輝煌并引領擔當振興豫酒的重任?張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文化先行。
孟艷說,一瓶沒有文化內涵的白酒是無法流入消費者內心的;一個沒有文化深度的酒企是無法持之久遠的……正因為白酒行業所特有的文化傳承和基因記憶,張弓酒業把準了低度白酒文化之脈。
孟艷強調,低度白酒是張弓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張弓為振興豫酒發展所提供的最強有力助推。在低度白酒熱潮的當下,張弓要把低度白酒推向新高度,成為新時代中國白酒的金字品牌和絢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