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國傳統文化比作一棵蒼勁有力的大樹,那么,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就猶如這棵大樹的枝干,支撐起整個文化體系的博大精深。匯聚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水滸文化、黃河文化、運河文化、釋儒道文化、軍事文化、紅色文化等遺址遺跡的山東陽谷縣,堪稱區域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早在六七千年前,人類就在山東陽谷縣聚居,閃耀出熠熠的光彩。陽谷縣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發源地,是中國釀酒業的策源地,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24節氣在這里總結起源,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在這里穿行而過。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景陽岡酒文化。
坐落于山東陽谷縣的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傳統文化的發掘和傳播,致力于酒文化的挖掘、傳承與創新,建設了景陽岡酒道館、陽谷縣歷史文化展廳、景陽岡陳年酒莊、釀酒基地、儲酒罐區中心、明清酒坊、魯西農耕文明展館、水滸文化長廊、賴茆酒復窖庫、千秋陽谷文化園等工業旅游景點,與陽谷當地的獅子樓和景陽岡景區融為一體,據統計,年接待外地游客10萬人次、全國各地客戶團體100余個,組織中小學生開展酒文化和釀酒工藝的科普教育達萬余人次。
“文化的滋生是需要沃土的,文化的吸收是需要環境的。陽谷縣的文化儲備,綿延數千年,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發掘、整理,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打造出一個個能夠領略中國傳統文化、觀摩釀酒技藝傳承的‘小空間’,讓大家在‘小空間’中領略大文化、汲取養分。”對于景陽岡工業旅游景點的打造,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傳新表示。
趙傳新說,“我們的本職工作是釀好一瓶酒,但怎樣讓消費者認知到這瓶酒從哪里來,這瓶酒承載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是什么,我們還需要與主流消費群體,特別是年輕群體做好溝通,這就需要一個媒介,而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和傳播媒介,就是文化。”
在2010年建成的酒道館內,收藏有夏代銅爵、戰國鷹嘴提梁壺、周中期的鳥星尊、漢代獸面酒埠、清代琺瑯彩雙耳抱月瓶,共2800多件珍貴的酒器文物;游客若是走進千秋陽谷文化園區,可看到千年文廟大成殿、孔子弟子論語(東廂房)、武松展館等景點,感受千年陽谷文化與景陽岡酒文化的融合之美;若是置身魯西農耕文明展館中,“穿越感”就會油然而生,立在布滿歷史塵埃的犁、耬、石碾、馬車、獨輪車、扇車、紡車等傳統農具前,仿佛能看到一幅老輩農民辛勤勞作的生產圖景……
“感知過去,是為了更好地建設未來。”這也是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打造工業旅游景點、弘揚傳統文化的初心所在。
八兩·雅量:就要這個范兒
“這個feel,倍兒爽,倍兒爽!這個feel,倍兒爽,倍兒爽!爽爽爽爽!”這是大張偉創作的《倍兒爽》的歌詞,顯示了年輕人尋求獨立自主的個性主張,也是大張偉號召大家勇敢做自己,從繁重忙碌的生活中及時抽身,找回久違“爽爽爽爽”的感覺。
在酒類產品市場上,時尚化、個性化的產品包裝和品牌主張,已然成為不少酒企與年輕消費群體共情、共鳴的新載體。在消費為王的時代,如果你不足夠懂得消費者,那么,就無法贏得消費者的“我樂意”,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是為“我樂意”買單,是為諸如“倍兒爽”等情感消費掃碼付錢。
“喝好酒、少喝酒”已然成為飲酒消費訴求的主流觀點,加之為贏得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山東景陽岡酒廠有限公司就突破常規的包裝規格和包裝形式,推出了400ml裝的36.9度濃香型白酒——八兩·雅量。該產品采用水、高粱、大麥、小麥、豌豆釀造,嚴格遵循濃香釀造工藝,產品綿甜爽凈,八兩的包裝,便于商務宴請和自飲。
尼爾森中國區高級總監余美琳就把“傳統白酒企業要打入年輕市場”比喻為一場“持久戰”。
顯然,對于愈發壯大的年輕消費群體而言,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持久戰。
有業內人士指出,“尤其對于90后甚至00后而言,其消費主張更為清晰奔放,也更有個性,所以面對年輕人,白酒品牌需要突出個性化和情緒,采用正確的營銷方式是與年輕人市場達成情感聯系和互動的重要一環。”
為激發年輕群體的購買熱情,在天貓景陽岡酒類旗艦店,購買6瓶八兩·雅量不僅可享受1488元的優惠價格,而且還贈送車載冰箱一個。通過這樣的優惠及買贈活動,拉進與年輕群體的距離,使八兩·雅量即便在白酒銷售淡季,依然獲得了不錯的市場銷量。
李苦禪與景陽岡酒
李苦禪先生是中國寫意花鳥畫歷史上繼宋代法常、明代徐文長、清代八大山人、吳昌碩與近代齊白石之后的又一位統領時代風范的大師。
苦禪大師的畫源于自然,融乎心田,流諸筆端,復歸于自然的“天籟自鳴”之境界。他主張“書至畫為高度,畫至書為極則”,因此,他的畫筆力雄健,氣勢渾厚,以大手筆、大寫意、大寫情而著稱,在中國寫意花鳥畫方面有突出貢獻。
苦禪大師的故鄉高唐與景陽岡酒業所在地陽谷相去不遠。在這片熱土上,不僅誕生了享譽中外的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同時也誕生了令無數人摯愛的英雄美酒景陽岡酒,二者即相得益彰,又被世人所青睞和贊美。
被譽為歷史名酒的景陽岡酒,興于唐宋,盛于元朝。宋人早有詩盛贊景陽岡酒“造成玉液流霞,香甜津潤堪垮。開壇隔壁醉三家,過客停車駐馬。洞賓曾留寶劍,太白當過烏紗。神仙愛酒不歸家,醉倒景陽岡下。”
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和《金瓶梅》以警世妙筆對景陽岡酒的生動描寫,更使這別名“出門倒”“透瓶香”“三碗不過岡”的好酒數百年盛傳不衰,而當代尤被世人推崇青睞。景陽岡酒已成為獨樹一幟的中國英雄酒,不僅蘊含著降服強暴的威力和尊嚴,而且給人以奮進的膽識和必勝的信念,更富有景陽岡人淳樸美德和良好的祝愿。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景陽岡酒風靡大江南北,還遠銷海內外,并冠以南茅(茅臺)北虎(景陽岡)之美譽。
上下數千年,縱橫八萬里。人間事千姿百態,酒文化萬般變化。景陽岡酒文化既不同于暗藏殺機的鴻門宴,也不同于曹植的煮酒論英雄;既不同于斗酒詩百篇文人才子式的借酒抒懷,也不同于交友結盟的推杯換盞;既不同于慶功行賞的宴會,更不同于迎來送往的禮儀——景陽岡酒文化是飽含豪放和無畏、充滿人情味、真正的英雄酒文化。無拘無束,開懷暢飲,坦露心胸說話,光明磊落做人,而在兇暴的猛虎面前,又能借助酒的威力奮力拼搏、勇往直前。景陽岡酒文化是給人以陽剛之氣和正義感的酒文化,是最能給人信心和勇氣、最能體現人生價值的酒文化。
有道是大師愛美酒,美酒獻大師。著名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一直摯愛著景陽岡美酒,在世時為景陽岡酒題詩曰:“景陽岡上踞猛虎,傍及十里無人煙,二郎武松真好漢,臂力除暴萬民安,八百年來成佳話,口碑載道世世傳”。
而作為景陽岡人更加摯愛著這位國畫大師。為了紀念這位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的故里山東高唐縣,投入兩千萬人民幣建成占地十余畝的大師藝術館,旨在展現大師的藝術魅力,讓海內外更多的人了解這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
2006年9月17日,中國國畫藝術大師李苦禪先生藝術館在其故里山東省高唐縣落成開館,李苦禪大師生前的好友、學生、家屬以及文化界、書畫界知名人士出席了開館儀式。作為苦禪大師的老朋友,景陽岡酒業的領導出席并參觀了開館儀式,鄭重地為大師獻上了景陽岡美酒,以此來紀念他。
至今,在景陽岡酒業的酒道館里,仍完美地保存著李苦禪大師為其書寫的題詩,時刻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景陽岡人,永遠懷念這位國畫大師的恩德和厚望,以“人純酒醇”的精神,釀出更加純美的好酒、獻大師,獻人間。